下载此文档

2025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名师教案识字1 春夏秋冬.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名师教案识字1 春夏秋冬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名师教案识字1 春夏秋冬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单元识字第1课春夏秋冬
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采用词串的形式,展现不同季节的代表性事物,表现不同气象的特 点。在识字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自主读,然后通过师生问答读词串,使 学生学会停顿,体会节奏感。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拍手读等形式,感受语言的 节奏美。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说出类似的短语,鼓励学生结合经验,发挥想象, 说出一年四季的其他代表性事物的特点。
语文要素
本课是看图识字,适合图文对照,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 美。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 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积累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并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运用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教学难点
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春、冬” 2个字。
.通过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 的特征。
.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它?它有哪些特别之处?板
书课题。学生认读。
(2)学习生字“春、冬”。
①观察“春”字,数一数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②教师范写,讲解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匀,中间一横最短,再写 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写一个“日”字,贴住撇,不碰捺。
③学生练习书写。
④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中 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全班齐读课题。
.图文识字。
(1)展示教材中的扇形春风图、夏雨图、秋霜图、冬雪图。
①说说你们分别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②全班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说出完整的话。
(2)展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卡。请学生根据拼音自由读一读,
再指名读。重点指导“霜”的读音。
(3)你们见过大自然里的秋霜吗?它是什么样子的?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展 示秋霜图片)
(4)比较“霜、雪、雨”。(用田字格展示“霜、雪、雨”)
(5) “霜”和“雪”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雨”字作偏旁后有什么变化? 提示:“雨”字作偏旁后变扁了,第一竖变为左点,横折钩变为横钩。用雨 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和天气有关,如“雷、雾”等。
(6)再次出示词卡,学生认读。学生读一个,教师就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1)四季的风霜雨雪是怎样来到人间的呢?指名读,注意“降”字的后鼻音。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2)怎么记住“吹、落、降、飘”这4个生字?
①演一演,体会“飘”与“落” “降”的不同。
②师提示要点:
“吹”,要用上口,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落”,意思是从天上掉下来。“降”和“落”的意思差不多,这两个字可以组 成“降落” 一词。(展示“降”的甲骨文)左边是一座土山,右边是沿着山势向 下走留下的一串脚印,左边的土山慢慢演变成偏旁
“飘”,结合“冬雪飘”这个短语来识记。雪轻轻柔柔的,一会儿飘到东,一 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所以“飘”字右部是风字旁。
(3)填一填。
飘吹降落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
小结:春风很轻柔,所以用了 “吹”;夏雨力气大,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
“落”;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因此用“降”;雪花很轻盈,在空中飘来 飘去,因此用“飘,
(4)请学生将生字卡贴到词卡下面,如“春风” 一一“吹”,并带读短语。
(5)再读短语,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借助图片进行介绍,可以加深学 生对秋霜的认知。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
起来。
二、借助插图,识记生词。
,认读词语。【语文要素】
(1)说说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图中都有哪些植物和动物?(展示插图)请学 生根据拼音读一读。
qTng cdo hOng huO yOu yU fei niQo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师:读到“青草”“红花”时,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是哪两个字让你 脑海中的画面美起来的?(青、红)又是哪两个字让你脑海中的画面动起来的?
(游、飞)做一做游和飞的动作。
(2)你是怎么记住“游”字的?
①联系生活,模仿小鱼儿游水;
② 组词“春游、旅游、游客”。因为“游泳”与“水”有关,所以“游” 字的偏旁是三点水。

(1)观察图画,说说小草长在哪里,红花开在哪儿,鱼儿在干什么,小鸟飞向
了哪里。(展示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2)指名认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池、入”。
(3)你是怎么记住“池”的? “入”与熟字“八、人”有什么区别?
(4)将4个短语分类,可以怎么分类?为什么?
预设:“池草青”“山花红”写的是植物;“鱼出水”“鸟入林”写的是动物。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师生合作读,注意节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学生发现构词、节奏规律)
【设计意图】将观察图画和识字结合能将字形、字义融合,运用多种方法识
字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将短语分类意在强化其整体性。
三、朗读课文,把握节奏。
.师生对读。读出节奏感,按短语结构停顿。
.师范读,注意恰当停顿。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生齐读,注意读出节奏。
.分组读,读出画面感。
.男女生分组拍手读。
【设计意图】问答式的合作读,揭示了短语的结构,学习了语文知识。充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朗读中反复接触文本 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随堂练习
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会写“风、雪”等5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借助插图,熟背课文。【语文要素】
春风( )
夏雨( )
秋霜( )
( )草
( )花
( )鱼
池草( )
山花( )
鱼( )

背诵课文。

(1)展示5幅课文插图,同桌互相背诵。
冬雪( )
( )鸟
鸟( )
(2)全班齐声背诵。
【设计意图】搭建支架背课文,既降低了背诵难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背诵
全文,也更好地渗透了关于短语结构的语文知识。
二、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课文插图中还藏着很多美丽的四季景物,你能找出来吗?用自己的话说 一说,注意把话说完整。
预设:美丽的荷花、长长的柳枝、红红的树叶、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等。
荷花( ) 柳枝( ) 树叶( )
树木( ) 天空( ) 河水( )
.你还知道春夏秋冬的其他事物吗?
预设:冰雪融、燕子归、桂花香、梅花开……
【设计意图】语言的学习在于举一反三地运用,让学生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 借助插图,练习刚刚积累到的短语结构,训练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说话能力。整个 说话练习由扶到放,学生自由地说话更能感受到四季的美好。
三、指导书写,把握要点。【语文要素】
.书写“风、飞”。
(1)(用田字格展示“风、飞”),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书写要点:重点指导横斜钩。横斜钩要写得稳当,起笔横画左低右高,斜钩 呈弧形斜着滑下来,滑到底部往上钩。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书写“雪
(1)书写要点:雨字头宜扁平,比下部稍宽,第四笔竖在中线,左右各两 点,方向一致。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书写“花
(1)师范写“花”,提示草字头先写横,再写两竖,两竖下部略向里斜。
(2)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书写“入、
(1)师范写“入”,提示捺笔起笔的位置,起笔要轻,到接近收笔处顿笔再 提起,像一把汤勺才好看。
(2)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笔画和偏旁进行指导,能让学生练习书写有“法”可 依,有利于他们在今后把握同类汉字的普遍书写规律。
板书设计
.春夏秋冬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 入林。
随堂练习
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本课识字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让学生对四季 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采用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短语读起来 有一定的节奏感,适合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统编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 新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 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 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 地根据这些特点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2025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名师教案识字1 春夏秋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60287****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