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九日齐山登高》上课用.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九日齐山登高》上课用 】是由【mxh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九日齐山登高》上课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登 高 诗
PART 1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01
PEPORT ON WORK
一、知人论世
晚唐社会动荡,杜牧经世之才不得施展,偏寓池州,处于一身中最困踬(窘迫、受挫)时期。
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 人称“小杜”。
相关背景
。齐山得名,旧说有二:一说齐山十余峰等齐,故名齐山;一说唐贞元间齐映任池州刺史,“惠及于池”,“因以名其山”。山景优美奇怪,山上自唐至清建有庙宇、书院。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九月刺池州,次年其友张祜(hù)前来拜望,两人一个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一个遭人排挤,怀才不遇,于是登齐山共度重阳,有名篇《九日齐山登高》,其友张祜以诗和之。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
杜牧
2
作者在江上看到秋天的影子,那就是大雁飞过。跟一个客人提着一壶酒上山喝。  尘世间值得一笑的事太少了。难得遇朋友开怀畅饮就笑笑吧。古有九九插茱萸,秋天菊花多,我还是在头上插满菊花再回家好了。  可怜佳节却只有一个朋友来陪,何不喝个大醉来安慰自己呢。 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
其实我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的,何必感慨呢,让热泪沾湿衣服又何苦呢 。
1、我们刚才说过这是一首登高诗,那作者登上齐山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江涵秋影  雁南飞  翠微 菊花  落晖
“涵”,包容、浸润之意。“涵影”说明了以下几点:
“涵”字极有气势,点出长江的浩瀚无际。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大江像人一样有着宽广的胸怀,一个“涵”字把江水写活了。
两种美:
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下文“斜晖”寓意黄昏,一“影”字写出江水清澈如白色的绸子,且江面无风或说风力不大,如有轩然大波则江面晃动,影子散乱不易见形,故又显江面的平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影”字把山、雁、水融为一体。
首联哪个字用得好?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涵”字极有气势,点出长江的浩瀚无垠。从山上俯视数里外的长江,只见蓝天、碧云、青山、绿洲似乎都沉浸在其中。“涵”写尽江水之澄清,有包蕴秋色、鉴查万物的空灵秀美的作用,融成一幅和谐明媚的图画。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青山掩映下的江水,清澈透明,天空中朵朵白云,一排大雁倒映在碧波之中,正在振翅往南飞的和谐明媚画面,此时的江水显得更加清澄肃静。
水一色,浑然一体。
面对如此的美景,可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借此美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良辰美景奈何天,伤心乐事谁家院”,面对此景,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
写了赏心悦目的秋景,流露出愉悦的心情。
借赏心悦目之美景,抒愉悦畅快之心情。

《九日齐山登高》上课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xh2875
  • 文件大小6.93 MB
  • 时间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