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三课时中和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三课时中和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三课时中和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改变(第三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1/18
试验探究
中和反应 反应热测定
2/18
一、中和热
1、酸和碱中和反应有热量放出,能够经过试验测得中和反应反应热。当1L1mol/L稀盐酸跟1L1 mol/LNaOH溶液起中和反应时,。
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 kJ/mol
2、假如用1L1mol/L KOH溶液中和 1L1mol/LHNO3溶液, kJ热量。
KOH(aq)+HNO3(aq)=KNO3(aq)+H2O(l)
ΔH=- kJ/mol
3/18
一、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成1mol水时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 中和热表示:
H+(aq)+OH-(aq)=H2O (1) △H=-/mol

Ⅰ、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离子
Ⅱ、反应物: (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含离子在水溶液中生成热、电解质电离吸热所伴随热效应
Ⅲ、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0,若反应过程中有其它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之内
Ⅳ、放出热量:
4/18
例:已知H+(aq)+OH-(aq)=H2O(l);
H=- ,求以下中和反应中放出热量。
(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 kJ热量。
(2)用28gK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______kJ热量。


5/18
[问题]
中和热与反应热是否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分和联络?
不一样;它们都是指化学反应放出能量,但中和热仅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水时反应热。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所放出热量都叫反应热,但却不一定是中和热。
本节课,我们取一定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哪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测出它们反应热呢?请大家讨论回答。
6/18
●试验名称 中和反应 反应热测定
●试验目标
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反应热
●学习重点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原理和方法。
●试验用具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
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 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mol/L 盐酸、 mol/L NaOH溶液
7/18
对于溶液还需注意哪些问题?
1、酸、碱溶液一定要用稀溶液
因为①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已经完全电离,不会影响
H++OH-=H2O反应产生热量测定。
②浓酸浓碱稀释过程中要放热。
③稀溶液比热靠近于水,密度与水相差不大,在粗
略计算时误差小。
④溶液也不能过稀,因为溶液浓度太小时,体系温度
改变太小,测量误差较大。
2、反应中不能用弱酸、弱碱,因为弱酸、弱碱电离
需要吸热,从而使测得反应热数值偏小。
8/18
试验原理:
Q=mcΔt  ①
其中 Q: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m:反应混合液质量。
c:反应混合液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差值。
Q=(V酸ρ酸+V碱ρ碱)·c·(t2-t1) ②
其中 V酸=V碱=50 mL。
c酸= mol/L c碱= mol/L
ρ酸=ρ碱=1 g/cm3
c= J/(g·℃)
Q=(t2-t1)kJ ③
我们利用什么原理来测定酸、碱反应反应热(也称中和热)呢?
9/18
③式不是该反应反应热,因为反应热是有正负,中和反应放热,故其ΔH为“-”。中和热是稀酸、碱中和生成 1 mol水反应热,而50 mL mol/L盐酸与50 mL mol/L mol,故③式表示也不是中和热。
ΔH=

(t2-t1)

kJ/mol
思索:③式表示是不是该反应反应热?是中和热吗?为何?
10/18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三课时中和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