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论文(共10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论文(共10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论文(共10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论文(共10篇)
篇1: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论文
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论文
摘要:近年,新闻传播学成为考研的热门学科。本文通过对新闻传播学硕士培养的内涵与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析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高等教育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
新闻传播学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新闻传播学要求本专业硕士具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础、独立的思考能力。世界上最早开办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专业涉及新闻的各个领域,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学分制,学时为三年,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求职。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开始于1978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招收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层次的新闻教育人才。经过几代新闻人数十年的努力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逐渐规范化。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多元化。近年来,跨专业报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跨专业学生在接收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理论方法与自己本科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深入的辩证思考与分析。在学科交汇处提出新的理论设想,进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当前,业界需要这样既具有新闻专业素养又拥有其他领域专业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结合近几年状况来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也开始选择读研深造,他们的加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案例资料。
(二)课程设置重应用性
由于基本专业的特殊性,新闻传播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比起本科阶段来更加注重的是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并且在进行了系统的概论学习后,细化专业学习。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将当下新兴的科学传播技术和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引入课堂,弥补研究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以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使学术研究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术成果对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新闻传播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新闻业务中。这也能使研究生毕业后更快速地融入专业工作,使研究生教育与时俱进。
(三)注重思维及能力培养
与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相比,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塑造,通过研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思考,结合新闻业务案例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地理解新闻传播理论,进一步研究新闻业务,发展学科理论学说。研究生教育需要从学术层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深刻理解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学说进行发展或批判。研究生教育精且细,才能形成理论架构的系统搭建,逻辑思维的准确塑造,科研能力的着力培养。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
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均起步较晚,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基本是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新闻传播事件进行的,主要是对新闻业务和新闻事业发展的探索。其研究实用性质较强,相应的理论色彩就比较弱。传播学引入新闻学界后,经过一代专家学者的探索,将二者磨合,新闻学和传播学已经彼此交融,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思想已经成为新闻学研究的一部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学科的融合,将二者的思想理念与研究方法融汇,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新闻学研究。研究生教育就是在着力培养一群从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人才,培养其科研能力,鼓励热心学术的学子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储备人才。
(二)提升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力
从新闻传播业界的角度看,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推动作用也是相当大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新闻传播学术理论转换为新闻传媒行业的生产力,促进我国新闻传媒传播能力的提升,扩大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范围,提升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内外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现当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大给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形势多变的'环境下加强我国的新闻传播力,需要学界的研究者们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反复地进行研究,探讨出最好的方案、办法。
(三)符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本科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持续增长,而本科文凭的竞争力却未曾增长。这使得本科毕业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越发处于劣势地位。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相较于本科生会更有自信心、更有竞争力,部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对高学历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单位,研究生的优势较大。在工作中,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所接收的教育和培养出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其在事务处理上看得更远、考虑得更周到、处理得更妥帖,这种能力使研究生在工作发展上有着足够的后劲。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行业,甚至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都十分重要。国家传媒影响力的拓展、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本身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规范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校和专家学者们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予以重视,完善学科教育体系,丰富研究生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学术,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J].新闻与写作,(4):65-68.
[2][J].新闻爱好者,(7):19-22.
[3]张瑜烨,[J].当代继续教育,(2):62-65.
篇2:新闻传播学论文题目参考
国际新闻专业硕士论文题目
1、大众传媒与美国政府处理国际危机研究
2、甘肃特色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
3、在涉及国家利益的国际事件中我国网民的态度研究
4、国际电视节目模式在中国的生产与消费
5、中国媒体对国际重大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泰国大学生中国形象认知调查与国际传播策略反思
7、中国应对国际规范传播的社会机制研究
8、中国大陆电视剧国际竞争力培育的政策体系创新
9、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情感结构”
10、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时媒介传播研究
11、从新闻社会学视角看美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建构
12、基于公共关系理论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形象塑造
13、我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4、国际展会中对外传播的内容研究
15、中日语言国际传播比较研究
16、公共外交视野下体育赛事的传播策略研究
17、从新华社看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8、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运营策略研究
19、我国报纸的国际环境新闻研究
20、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从棱镜事件看网络空间国际关系变化
22、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23、中国城市的国际媒体形象
24、论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与作用
25、数字时代下的两岸电视国际新闻对比研究
26、美国之音停止中文广播探因
27、国际新闻驯化视野下中美报纸的利比亚战争报道研究
28、上海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管理探析
29、中华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理论与策略研究
30、人民网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31、都市报国际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32、从媒介战略管理视角看央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3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电视新闻报道研究
34、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发展研究
35、论CCTV-4中文国际频道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36、大型会展的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37、中国对外广播新变化探析
38、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39、国际媒体如何解读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
40、网络时政论坛维护及治理
41、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化类栏目品牌化研究
42、“国际在线”网站泰语版的国际传播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43、中国中央电视台掌握国际媒体话语权的路径研究
44、徐福典故源流及国际传播
45、中国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
46、创联凯尔国际传媒机构发展战略研究
47、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
48、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下的品牌化战略
49、中国与韩国电视国际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50、大型国际会展的文化传播功能探讨
51、国际英语频道在播包装研究初探
52、欧盟的国际规范与传播方式研究
53、中国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动因与收益
54、央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研究
55、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6、从驻华国际媒体透视其涉华国际新闻的产制
57、海外华文网络媒体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策略研究
58、软实力视域下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对策研究
59、论我国国际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国际媒体公关策略
60、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国际传播方式的研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的策略探析
2、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探析
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业务创新与发展研究
4、解析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5、从微电影实验室建设探析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6、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影视后期系列课程中的应用
7、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
8、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9、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0、大学生手机视听APP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11、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对策分析
12、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探索
13、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14、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分析
15、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业务的创新发展
16、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转型
17、从编导文化素养看节目质量
18、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编辑的职业素养
19、编导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
20、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
21、论广播电视编辑在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
22、编辑职业素养对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意义
23、现代传媒中广播电视编导的核心作用
24、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再思考
25、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改进策略
26、“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
27、关于现代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创新的思考
28、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
29、广播电视编导的素质要求分析
30、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复合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1、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
32、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33、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质探析
34、关于广播电视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升研究
35、广播电视编导的情商和培养措施
36、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综合素质
37、全媒体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创作方式思考
38、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初探
39、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
40、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业务的发展和创新研究

2025年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论文(共10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1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