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综述报告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综述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综述报告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主要特点为骨质破坏和高效克隆性浆细胞增生。MM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65岁以上人口中的发病率最高。本文将对MM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进行综述。
一、临床特征
1. 骨痛和骨骼破坏
MM的主要症状为骨痛和骨骼破坏,这是由于浆细胞分泌大量的破骨细胞激活因子(osteoclast activating factor,OAF)和细胞因子,导致骨吸收过度和骨质疏松。病变部位主要包括脊柱、肋骨、颅骨、盆骨、股骨头和股骨颈等。
2. 变态反应
MM患者在体检时可能会表现出变态反应症状,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哮喘等。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常常产生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刺激机体产生变态反应。
3. 贫血和感染
由于克隆细胞大量增生,造成骨髓间质的良性细胞和正常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患者常表现为贫血和感染等免疫功能异常。
4. 神经病理学表现
MM患者可能表现出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如麻痹、感觉异常、病理反射等。
5. 蛋白尿和肾损害
MM患者常伴有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尿液检测出异常蛋白、血肌酐升高等。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分泌的轻链抗体大量进入肾脏而造成的。
二、预后分析
MM的预后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年龄、肿瘤负荷、临床分期、染色质异常、细胞表面标志物和某些分子标志物等。以下是常见的预后因素:
1. 年龄
MM通常在65岁以上的人口中发病率最高,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研究发现,6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比65岁以上的患者生存期长。
2. 肿瘤负荷
肿瘤负荷是指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高肿瘤负荷的患者预后通常较差,且易出现严重的骨骼破坏和贫血等症状。
3. 染色质异常
MM患者染色体异常常见,其中,染色体失衡(chromosome imbalances)和结构异常(structural alterations)是两种主要类型。染色体较为稳定的患者预后较好,而染色质异常多、不稳定的患者预后较差。
4. 细胞表面标志物
MM患者细胞表面存在一些标志物,如CD38、CD138等,可用于预测患者的预后。研究发现,CD38、CD138等标志物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
5. 分子标志物
当前,许多研究致力于寻找新的分子标志物,以预测MM患者的预后。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分子标志物,如TNF-α、MIF等,可能与MM的预后密切相关。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都十分复杂,主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针对MM的治疗方式包括放疗、化疗、骨髓移植等多种方法,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综述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