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整理12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整理12篇)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整理12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整理12篇)
篇1: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通出来。
2、认识“塞”、“笠”、“鹭”。
3、想象诗词画面,理解诗词含义。
4、通过诗句的拓展阅读,体会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词画面,理解诗词含义。
通过诗句的拓展阅读,体会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揭趣,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词,作者是张志和。
他的名字可不是爸妈爷爷取的,是皇帝给他取的。16岁时,他中了举人,给皇帝写了一份折子,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皇帝封他做官,赐名张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今天,我们要学他的一首词,学生读课题。
2、渔歌子是词牌名,每一行有规定的字数。文人再把词填进去,还有的被谱上曲子加以歌唱。
二、读词,学习生字
(—)自由由读词
1、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渔歌子》,一读字正腔圆。
2、二读,节奏鲜明。
3、三读,韵味十足。
(二)学习生字
你们看,这首词里漏了几个字。
西山前白()飞,桃花流水鳜(gui)鱼肥。青箬(),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写“鹭”字漂亮的诀窍一一上面小一些,宽一些。师板书。
2、多音字:塞
阻塞(Se)
塞西塞山(sai)
塞车(Sai)
3、形声字:笠
4、生字障碍已扫除,现在我们齐读这首词,同时做到字正腔圆、节奏鲜明、韵味十足。
三、品诗,想象画面
(一)说画面
有一句话说得好,诗词中有画,画中有诗词。张志和这首词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拿起笔,把它圈出来。
1、学生动笔圈画。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词语展开想象。
由“西塞山”这个词语,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老师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西塞山:
(1)西塞山上长满了树木,到处都是绿油油的。
(2)在云雾的笼罩下,朦朦胧胧。
(3)西塞山郁郁葱葱,如同披上了巨大的'风衣。
2、这首诗中还有画面。(出示:白鹭桃花、流水、斜风细雨、鳜鱼肥)
你们选择其中一个画面来形容形容。
(1)一群洁白的鹭鸶鸟展翅飞翔在天空。
(2)桃花张开了粉红色的笑脸,远远看去,如同彩霞一片。
(3)湖水清澈见底,如同碧绿的翡翠。
(4)风轻轻地吹着,雨儿编织着细丝飘洒洒。
(5)鳜鱼在水里欢快畅游,有时还扑腾跳出水面欣赏美丽的
(二)写画面
你们说得真好,抓住了词中的一个景物展开想象。从你们描绘中,我看到你心中的画面了,拿起笔,提高一些要求,用心写一行或者两行诗句画面。
试试我们的默契程度,一人读自己写的画面情景,其他同学附和着读词的内容。
张志和把这景色写的如画一般足以看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板书:热爱自然
四、拓展,品诗情
这么美的景色,张志和当然不想回去。板书:不须归
哥哥张松龄,担心他被雨淋坏了,写了一首《渔父》。
课件出示:渔歌子
张松龄
乐是**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两遍。
2、会读是小本领,读得懂才是了不起。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狂风暴雨且须还。
3、师扮演哥哥,学生扮演弟弟,整诗对读,整句对读。
4、因何不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联系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张志和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
5、张志和根本就不是钓鱼,他钓鱼不放鱼饵,你们说他是来干什么的?
(1)可能就是喜欢这里的美丽景象。
(2)他觉得在这里很悠闲很自在。
师:张志和就这样直钩垂钓,天天在溪流边,钓来清闲、飘逸,他太爱这样的
生活了。让我们再来诵读。板书:追求自由
篇2: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3、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体会诗中的情境。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的意思,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的意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付娜的古筝曲《渔光曲》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词两首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请同学们拿出笔和本子,一起来写写这首要学的词《渔歌子》。

3、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二、读中明意,读中悟情
(一)、学生自读,读通、读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把词读准、读通、读顺,注意“塞”“鳜”“箬”“笠”“蓑”的读音。
2、巩固字音,记忆字形,重点掌握多音字“塞”在文中的读音。
(三)、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2、指名读词,师生正音。
3、指导朗诵,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4、男生齐读,女生齐读,最后全班齐读。

(四)、读中想象,理解词意。
1、过渡语:词的作者是张志和,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好朋友,夸他: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舞笔飞墨。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读了这么多遍了,你能读懂词的每一句的意思吗?能不能它读成一幅画呢?
2、示范:读着“西塞山前白鹭飞”,你读懂了什么呢?
如果就让你来画这西塞山,你的山会是什么样的?你会为它涂上什么颜色呢?并试着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
生A:我会涂上绿色,因为山上有苍翠挺拔的树木,是绿的海洋。
生B:我的山是翠绿色,因为我从“桃花”一词可以知道这首词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小草发芽了,但长得还不是那么茂盛。
生C:我的山是五颜六色的,因为山上不只有嫩绿的小草,郁郁葱葱的树,还有各色各样的野花。
生D:我的山前还会有白鹭在飞翔,我想把这些白鹭画成不同形状的,有的展翅翱翔,有的在呼朋引伴,还有的正要飞翔,这些小精灵有的排成“人”字形,有的排成“一”字形。

3、播放轻音乐《渔光曲》,学生轻声朗读全词,理解其它三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自己心中出现的画面。
古筝曲的导入,可以感染到课堂里的每一个人,让学生尽情畅游在诗词所描绘的美妙画面中。
交流:自己心中的画面,尝试用口头描述或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4、精读,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能理解的诗句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情况:a、学生自由反馈自己理解的句子;b、指名完整地说出词意。
(3)、并将自己理解词的意思写下来。

(五)、探究设疑,领悟诗情
1、引导学生质疑、师发问:
(1)、词中那位渔翁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雨天还不想回家呢?
(2)、词中描绘的渔翁到底指谁?了解词人生平,读懂词中人?
2、了解作者及背景:先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再进行补充,最后课件展示相关资料。

三、读中感悟,升华情感
1、背诵全词。
2、总结全词:
词人张志和正如其名,他一生淡泊名利、心志平和,他钓着的是一份悠闲、自在。
篇3:《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一下:
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做一个游戏,好吗?待会儿屏幕上会出现三组词语,老师只让大家齐读一遍,看看只读一遍,聪明的你能一下子记住几个词语?(屏幕出示)同学们表现真棒,相信这节课同学们有更精彩的表现!
一、复习引入课题
1、开学初,我们就学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遍。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张志和写的词——《渔歌子》。(板书课题)“渔歌子”是词牌名,你还知道有哪些词牌名吗?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10页。
出示学路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提示:
仔仔细细读上四遍,前两遍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词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要注意把词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出示词语认读。强调多音字“塞sài”,看插图理解“箬笠、蓑衣”。
3、诗词在古时候是用来唱的。读的时候很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谁再来念念?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韵味。
4、教给大家一个声音清亮的方法:坐正,挺胸,抬头看前面??再念一遍。
三、理解句意,感受如画的江南美景
1、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默读这首词,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
2、数数,有多少景物?整首词27个字就描写了9种景物,诗词就是这么简洁。正是应为简洁,这些景物的颜色呀、姿态呀都没有写进去,那请同学们展开想像,说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师先说:怎样的西塞山?
生:翠绿的西塞山
生:危峰兀立的西塞山
生:陡峭的西塞山
生:山清水秀的西塞山
师:怎样的桃花?
生:粉红的桃花
生:多姿多彩的桃花
生:姹紫嫣红的桃花
师:怎样的斜风?
生:微微的斜风
师:细雨?
生:蒙蒙的,凉凉的
师:流水、白露、鲑鱼?选一个说说?
生:鲜美的鲑鱼时快时慢的流水
3、这些景物加了颜色、姿态,生动多了。那能不能把这些颜色、姿态送到这首词中,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词所描写的景色?

2025年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整理12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25-02-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