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佛学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得体会

有时候,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又该往哪里去。茫茫人世,似乎东南西北,前后左右都是自己的路,自己充满了无限的选择的余地,可是当你真正要做个选择时,所有的路都成了死路,我们追求幸福,却不断地承受痛苦,我们渴望知音,却不停地忍受孤独,大千世界,像是一片望不到边的苦海,似乎哪里都会有彼岸,但哪里都无法到达。
人生的苦到底来自于什么?人生的苦来自于人本身,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对美好的渴望促使我们进步的同时更多的转化成了一种执念,或者说它们本来就是执念本身,苦来自于内心,却需要借助外物来表现,于是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孜孜予求于物质的丰富来削弱内心对苦的感知,用执念的满足来克服执念的痛苦,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它带来的结果是无休止的旧痛苦的消失与新痛苦的产生。
佛教的经典有很多,所有的经典都在意在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人世之苦的真相,而修行的目的在于破苦,破己之苦,破他人之苦,破众生之苦,佛法修行有四万八千法门,没有优劣。金刚般若,是一种智慧,万物明洞,谈笑风生,隐于经文但又不局限于经文,众生皆佛,悟道者成圣,执迷者沉沦。武则天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佛经浩瀚若海,皓首者不能穷,求佛者不下千万,得道者屈指几人,佛法之精义不在读,而在悟;修行之要诀不在修,而在行。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愚智之间,犹如河之两岸,而佛法则是水上之舟,但划船的仍是你自己。佛法不是目的,一如登船不是终点,佛讲度人,度人先度己,断人之执念先断己之执念,修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消除妄念的过程,苦皆因欲起,灭苦先去欲。
初识佛学智慧,始于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众多执念中最严重的是情执,所以要用智慧观察,才能破情执。情是

佛学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0277li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