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汇编6篇.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汇编6篇 】是由【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汇编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汇编6篇
二年级上册《视察物体》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视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所到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并学会依据看到的形态正确的推断视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视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索,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并学会依据看到的形态正确的推断视察者的位置。
  难点:从一个面推想到另一个面的形态。
  教学打算:媒体课件、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是在哪见过的?
  东东他们星期天也去动物园看了大象,想知道他们望见的大象是什么样子吗?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看大象的小故事。
  2. 讲故事引入
  3、提问:小挚友们,他们看到的究竟是几只大象呢?既然是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向李奶奶介绍得不一样呢?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视察的吗?
  4、掲题: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为视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态也就不同,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板书:视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视察
  (一)教学例1,从前后两个角度视察物体。
  1、谈话:,你最喜爱教室的哪一面?
  2、组织视察,让我们把照片印在脑海中。谁来说说你拍到了什么?(请教室后面的一位同学站起来)你知道他拍到了教室的那一面?老师也来拍一张,猜猜我拍到了教室的那里?
  3、提问:大家拍得都是教室,为什么会拍的不一样呢?要想拍教室的前面,站在哪儿拍拍得比较全面,想拍教室的后面,应当站哪?
  4、出示例1,回答问题:老师这也有两张照片,你知道那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吗?另一张是在教室的`那一面拍摄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5、练习:老师在我们学校的大门也拍了两张照片,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的同学探讨探讨。
  汇报沟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教学例2,从前后左右四个角度视察物体
  1、谈话:小挚友们真聪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瞧一瞧,一只小狗,你喜爱他吗?让我们为它拍张照片做纪念好吗?
  2、引导视察,初步发觉规律:先给他的前面来一张,想要照片吗?我们合作把它画出来好吗?你们说,我来画?你拍到了什么?再来张后面的?这次我们又拍到了到了什么?要想拍张侧面的,小狗可以怎样放?谁来摆一摆?这两种摆法拍到的一样吗?拍左面的时候,我们怎样画?右面呢?
  同一只小狗,在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位置拍的一样吗?在小狗的前面能拍到什么?后面呢?在小狗的左边和右边拍到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挚友们真聪慧,这么快就发觉规律了,那么视察别的小动物是不是也一样呢?让我们一起再来视察视察。










  3、小组视察,验证猜想:你们的抽屉里有什么?请每个小组长拿出抽屉里的玩具,让它面对黑板坐好。拿起你的相机,起先拍。一二三,咔嚓。想要照片吗?老师把照片都藏在信封里了。你能把你拍到的照片找到吗?相互说说,你们在玩具的那一面,拍到了什么?同一个小组的同学,为同一个玩具拍照片,拍到的四张照片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想换个位置看一看吗?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位置,每移动一个位置就找到在那个位置上拍到的照片,并和小组的同学沟通一下,说说你拍到了什么?移四次,完成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4、学生活动,师相机指导。
  5、板演汇报。那个小组能上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拍到的照片呢?(组织学生按课前要求站好位置)你能能猜出这几张照片各是谁拍的吗?(投影出示图片,生回答,讲台前的同学验证)她站在小熊的那一面?望见了小熊的什么?还有谁能猜猜一猜?她站在小熊的那一面?能望见小熊的什么?(指侧面)这张照片是谁拍的?她站在小熊的那一边?望见小熊的脸是朝向那边的?那另一张呢?
  还有那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作品?这次你们听我的要求站好位置。(把小狗换个方向摆好,请学生分别站在它的前后左右)这次大家还能猜到他们拍的是那张照片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出示例2,小云他们也给他们的玩具小猴拍了照片,你能推断每张照片各是谁拍的吗?你是怎样想的?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1、视察茶杯
  在我们的抽屉里,还有一个好挚友—杯子。请小组长把桌上的玩具换成杯子并把杯子的把手朝教室的后面放好。每个小挚友坐在位子上细致的视察杯子。(出示图)先想一想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图,不要说,把它记在心里,在猜一猜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猜错的小挚友就到那个位置看一看,验证一下。










  小组活动
  班级沟通:在那一面的同学看到的是一号照片?那一面看到二号照片?三号图片是那边的同学看到的?四号呢?
  2、练习2
  小挚友们视察的真细致,其实,视察物体不仅仅是在数学课堂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到处留心。瞧,英英他们在坐车的时候也去做了视察。
  出示图:右边的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先想一想,在书上连一连,再和小组的同学沟通一下,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四、总结反思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主要从哪些位置视察的?还可以从其他的位置视察物体吗?
二年级上册《视察物体》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让学生知道从不同方向视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态可能不一样。
  2、使学生感受对称美、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
  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
  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与老师指导相结合










  教具学具:
  每人打算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说一说本单元学习了那些学问?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分层练习
  1、练习十六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十六第2题。
  推断下面三幅图分别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练习十六第3题。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视察数学书,分别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然后再书上连线。
  4、练习十六第4题。
  视察老师打算的图片,分别看看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练习十五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推断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做练习你学到了什么?
  从不同方向视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态可能不一样。
  以后再视察物体的时候,要多从几个方向看一看。
  四、课堂检测
  再往桌面上摆一个立方体,让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看到的形态与上次一样吗?假如不一样,请说出看到的详细形态?
  (2)分别把你所看到的形态画下来老师逐个检查。
二年级上册《视察物体》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分辨从不同位置视察简洁物体的形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察、操作、分辨、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驾驭全面、正确视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目标解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相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视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视察、用口描述、专心体验,亲身经验学问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分辨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学问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相识从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分辨从不同侧面视察到的物体形态。
  四、教学打算
  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3)学生沟通: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视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推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视察物体。(板书课题:视察物体)
  问题是探究的动身点,本课伊始,创设儿童熟识的故事情境,旨在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学生在好玩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仅带着开心的心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
  (二)视察实践,自主建构
  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视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视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视察。










  (2)组内沟通:你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是从哪个位置视察的?
  (3)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老师适时点拨。
  (4)设疑探究:你们看的是同一个熊猫玩偶,为什么看到的状况却不一样?
  2.全面视察,丰富表象
  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换个位置视察一下好吗?
  (1)再次视察:每组同学按顺时针依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视察。
  (2)沟通反思:你现在看到小汽车的哪一面?为什么和刚才的一样呢?
  3.重点视察,深化表象
  (1)对比视察:刚才有两个位置看到的熊猫的样子似乎差不多,请再到这两个位置进行视察。
  (2)质疑辨析:你看到的熊猫左右个侧面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明确相识:引导学生依据熊猫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结进行区分,说明熊猫的脸、四肢伸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以学生熟识的熊猫玩偶为直观背景,让学生通过视察、比较、思索、沟通,学生的思维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推理活动中建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楚的表象,为下一环节的运用做好充分的打算。
  (三)运用表象,发展观念
  刚才我们在不同位置对熊猫进行了视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出示例1情境图:
  1.情境模拟
  (1)看一看:比照情境图,先请每组的四位学生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看看小明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再到小红、小芳、小亮所站的位置看一看。










  (2)想一想:请学生静静地想一想上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
  2.运用表象
  (1)说一说:老师在黑板上分别贴出四个不同侧面的熊猫图片,学生说一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在相应的图片下板书四位同学的名字。
  (2)辨一辨:课件随意出示上图中的一张熊猫照片,推断是哪个座位上看到的,请快速站到相应的座位旁。
  3.自主迁移
  找一找:除了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视察,你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视察?又会看到什么?(例如,从上面视察,看到熊猫玩偶的头顶。等等)
  4.反思提升
  (1)启迪反思:通过刚才的视察,你发觉了什么?
  (2)归纳提升:同一物体,假如从不同的位置视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板书:视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态不同。
  通过情境模拟、方法迁移、想象推理等形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视察者与熊猫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较好地实现由实物到形态图的转化,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四)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连一连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视察推理: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大卡车的哪一面?分别是右边的哪幅图?
  (3)独立解答:学生各自由书上连一连,然后汇报,同时课件显示答案。
  2.站一站










  (1)自由视察:每组组长将桌上的熊猫玩偶换成茶缸,每组同学围着茶缸走一圈,边走边想每个位置视察到的茶缸形态是怎样的?
  (2)活动推断:课件分别出示茶缸前、后、左、右四个不同位置拍的四张图片,学生想一想在哪个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立刻站到相应的位置。
  3.填一填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
  (2)想象推理:有三名学生分别站在3个序号所在的位置,为天安门城楼拍照,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哪个位置拍的,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3)沟通汇报:学生回答后显示照片的序号。
  4.猜一猜
  (1)课件依次出示:电脑的背面图、盘子的底面图、茶壶的顶面图、兔子的背面图、储蓄罐的侧面图、闹钟的正面图。
  (2)大胆揣测:可能是什么物体?分别是物体的哪个面?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激活阅历储备,经验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大胆揣测、合情推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溢着才智的挑战,负载着丰富的体验,学会数学思索,感受数学美。
  (五)全课总结,迁移延长
  1.畅谈收获
  2.小结延长
  同一物体,假如从不同的位置视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今后在看待事物时,不能像盲人摸象中的盲人那样只凭某一方面的了解来推断,这是不精确的,必需从事物的各个方面来视察,才能全面地相识事物。
  课尾小结呼应课始,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引向课外,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相识事物的实力,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

2025年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汇编6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48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