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兼论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兼论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兼论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兼论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从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特点
经济货币化是指经济中货币的使用程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主要特点如下:

我国银行业从1979年开始经历了近40年的快速发展,银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末,。这种快速的资产规模增长是我国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表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非现金支付比重逐年上升。以移动支付为例,,。这种非现金支付比重的不断上升,也反映了我国经济货币化的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义货币供应量在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这也说明我国货币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来影响全国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对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行调控。当货币政策收紧时,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相反,当货币政策宽松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会刺激经济的发展。我国货币政策从1987年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

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执行主要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市场稳定性。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定向降准、政策性再贷款等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量。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也可以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不足之处
不过,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当前众多的市场主体、金融创新产品以及资金流动性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货币政策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大了政策执行的难度。

利率传导机制不畅是我国货币政策实际操作上的问题。虽然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控制利率,但是由于各类市场利率相互作用、交叉影响,导致政策性利率以及其他市场利率传导效果不明显,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我国经济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等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对货币政策的执行也存在较大的困难。
四、相应建议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提高货币政策执行力度。
可以优化货币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参与主体、加强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增加市场信息公开程度。这样可以提高市场对利率、货币影响的反应速度,增强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
,完善利率传导机制。
可以加大对银行体系利率市场化改革支持力度,完善银行间市场交易制度,提高市场参与度。此外,还可以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监管制度,防范市场风险,保障利率市场化机制的效果。
,减少宏观调控成本。
可以通过减少粗放型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等方式,减少宏观调控成本,提高宏观调控效果。同时,还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总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完善货币市场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结构性调整等措施,可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更好地支持行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兼论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