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西医诊疗规范(风眩)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因不明者,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
高血压病,占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病范畴。
【诊断标准】
一、西医诊断标准
缓进型高血压病。约半数病人无明显症状,致使在体格检查或因其它疾病就医时才发现有高血压,少数病人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时才明确高血压病的诊断。
急进型高血压。其表现基本上与缓进型高血压病相似,但症状如头痛等明显,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很快衰竭等特点。常于数月至1-2年内出现严重的脑、心、肾损害,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尿毒症。并常有视力模糊或失明,,最后多因尿毒症而死亡,但也可死于脑血管意外或心力衰竭。
高血压危重症
1、高血压危象。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眩晕,亦可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气急、视力模糊、腹痛、尿频、尿少、排尿困难等。有的伴随自主神经紊乱症状,如发热、口干、出汗、兴奋、皮肤潮红或面色苍白、手足发抖等;严重者,尤其在伴有靶器官病变时,可出现心绞痛、肺水肿、肾功能衰弱、高血压脑病等。发作一般历时短暂,控制血压后, 病情可迅速缓解。
2、高血压脑病。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脉搏多慢而有力,可有呼吸困难或减慢、视力障碍、黑蒙、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也可出现暂时性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本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2、推荐检查项目: 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ABPM)、颈动脉和股动脉超声、餐后血糖、C反应蛋白、微量白蛋白尿。
怀疑继发性高血压者,应查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
1、高血压分级: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59 90~94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
II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40~149 <90
患者血压在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
2、高血压分组
:男性年龄小于55岁,女性年龄小于65岁,高血压1级,无其它危险因素者,属低危组。典型情况下,10年随访中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小于15%。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尤低。
:高血压2级或1~2级危险因素。病人应否给予药物治疗,开始药物治疗前应经长时间的观察,医生需予十分缜密的判断。典型情况下,该组患者随后10年内发生方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15~20%。若患者属高血压1级,兼有一种危险因素,10牛肉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约15%。
:高血压水平属1级或2级,兼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患者或高血压水平属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患者属高危组,典型情况下,他们随后10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20~3
高血压的中西医诊疗--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