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升和毫升的教学反思 】是由【cc】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升和毫升的教学反思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升和毫升的教学反思
升和毫升的教学反思1
升与毫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虽说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升与毫的了解却很少。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较为精确地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渴望上好这节课,上出一节让学生终身有益的数学课!
课堂上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试验,只有经过大量的直观视察与操作体验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容量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为此我作了细心的打算。我不但自己打算了各种杯子、瓶子,还让学生分工分别带来了大大小小的桶、壶、瓶子、杯子、滴管等。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由于升和毫升的认知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枯燥,产生肯定的困难。为了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楚的升和毫升的容量单位,积累较多的直观阅历,我创设了以下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问题引入,书上的一个情境,通过对不同的容器的视察,引出“容量”的概念,再深化地探讨容量差不多的两个茶杯如何推断,学生想出了几种方法,从而突出了要用统一的量器才能作比较,进而引出了须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揭示课题。从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忱,为后续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直观体验,感受学问
直观演示,建立1毫升和1升的概念。用滴管取1毫升的水,滴在手心中,学生感知毫升的水是十来滴。接着,我支配了学生体验活动,用针筒分别取1毫升、10毫升、50毫升的水,视察它们在水杯中的位置,并说出感受。猜一猜老师手里水杯的容量,并进行验证,在学生的爱好未了时,分组合作开展这个嬉戏,在嬉戏中,学生的感受力得到提升。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估计它们的容量(可能的进行操作验证)。水盆容量10000毫升左右,电热水器的容量要几十万毫升,太阳能热水器的容量还要大一些,浴缸的容量要400000毫升,学生立即感受到须要有比毫升更大的容量单位,于是“升”孕育而生了。最终,用4个250毫升的一次性水杯,和1瓶装满1升水的容器,通过试验,学生感知升和毫升的进率。教学重点的解决、难点的突破都请学生介绍说明或用一个一个的小试验解决。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人人参加,思维特别活跃,学习主动性特别高。
三、人文课堂,魅力无限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供应“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验数学。数学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用的,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抽象,那么枯燥。在课中,我将人体一天所需的水分等学问告知学生,让学生相识了我国容量单位的发展史,学生相识了古代的量器,斛、斗等。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习爱好,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了一条探究学问奇妙的途径和方法。
课前的细心打算,课堂上的试验操作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学生学得生动、扎实。
升和毫升的教学反思2
《升和毫升》,考虑到学生平常很少关注这方面的学问,缺乏生活阅历,因此在教学之前做了比较充分的打算工作,尽可能地创设学生熟识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容量单位时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一、做好认知前的打算。
升和毫升的初步相识中,容积的计量工具是量筒和量杯。老师在课前打算好演示的教具是必不行少的,除此之外,老师还打算了标有刻度线的饮水杯、脸盆、墨水瓶等。同时给学生一两天打算的时间,要求学生在家里或是去超市时找寻、视察哪些商品标签上运用的是升和毫升,并带一些标有升和毫升的包装盒、饮料瓶、标签等,在思想上做好认知的打算。
二、创设体验式学习情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由于升和毫升的认知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枯燥,产生肯定的困难。为了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楚的升和毫升的容量单位,积累较多的直观阅历,我创设了以下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1、问题引入,你们在视察中发觉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升和毫升?学生除了举起自己的小手,还拿出了事先打算好的瓶瓶罐罐和包装盒。等学生沟通完毕,我选择了一些学生剪下来的标有升和毫升的包装,放在实物投影上给学生看,请学生介绍从哪里剪下的?用的是哪个单位,怎样用字母表示?解决了升和毫升的符号相识。同时通过沟通,学生有了直观相识,生和毫升多用于液体的'计量,比如生活中的油、酱油、醋、药水、汽油等。除了这些,一些乳液,比如护手霜等,有时会用克做单位,有时也会用毫升做单位
2、直观演示,建立1毫升和1升的概念。用量筒取毫升的水,倒入盆中,学生感知毫升的水是两三滴,反复几次。估测墨水瓶中有多少墨水,并进行验证,视察一盒学生奶有多少。在量杯中分别取100毫升、500毫升、1000毫升的水倒入升的容器中,感知升和毫升的进率。教学重点的解决、难点的突破都请学生介绍说明或用一个一个的小试验解决。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人人参加,思维特别活跃,学习主动性特别高。
三、结合生活实际,渗透一些科学学问。
结合实际,渗透一些科学学问。比如,一个成人的血液量约为4升800毫升,一次献血量为200毫升,适量献血对人体没有影响等。
升和毫升的教学反思3
上星期三到这个星期三一周的时间,我都在教学《升和毫升》,考虑到这方面的学问平常学生关注的较少,缺乏生活阅历,而且容量单位的相识本身就比较抽象,须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实力。为了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楚的容量观念,积累较多的直观阅历,我结合教材打算了大量的容器,从锅碗瓢盆到瓶瓶罐罐,只要可以我都搬进了课堂,结果这一周的数学课就不再像平常的数学课了,没有口算练习,没有新授巩固,课堂教学不再那么井然有序,我和孩子们都拿着瓶瓶罐罐不停地做着试验,孩子们沉醉于做试验的簇新,兴奋地欢呼、沟通……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加,学习主动性之高是前所未有。我原以为这样的教学肯定是胜利的,可一看学生的作业我迷惑了……(作业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各种常见容器的容量选择、推断或估计不精确,有的甚至相差太远)作业中反应出来的问题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
1、这样教行吗?
容量是个特别抽象的概念,学生又是在没有相识体积的基础初次接触,所以课堂上我尽量采纳直观教学,每节课都搜集了各种容器,做了大量的打算,教学时我也变更了以往数学课的模式,用大量的试验操作来代替空洞的说教。学生对我这种试验式的数学课表现出了极高的爱好,课堂气氛活跃不说,学生的动手实力、视察实力和估计实力都得到了很好地熬炼。从这个角度思索,我这样教学符合课改理念,是完全可行的。
2、这样教目标达成了吗?
本单元的学问目标主要有两个:
(1)相识升和毫升,知道它们之间地进率并能精确换算。
(2)能精确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育学生的`估计实力和意识。前一个目标比较简单达成,难的是后一个目标。教学中,我打算了各种容器,让学生反复地比较、猜想、验证就是为了提高这个目标的达成度,可学生作业中反馈出来的问题犹如给我当头一棒……
我细致分析了失败的缘由,可能有这样两个:第一,教材编排不太合理。让学生在没有相识体积的状况下干脆学习容量,不符合认知发展须按部就班的规律,因此学生学起来确定会有困难。其次,生活阅历太贫乏。这方面的学问本身就较抽象,不要说是学生,就连我们老师平常关注的也较少,学生的脑海中所能联想到的有关容量的信息实在太少,虽然课堂中我已经想尽各种方法在帮助学生积累有关容量的直观阅历,但仅仅利用几堂课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教学时受很多物质条件的限制,比如浴缸、大的洗澡盆、水池等这些容器无法带进教室,让学生回家测试又无法详细指导等等。这些冲突的解决还有待于和老师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2025年升和毫升的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