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动物应激与应激综合症研究进展 】是由【382748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应激与应激综合症研究进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动物应激与应激综合症研究进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动物医学院 袁 慧
应激(stress)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或处于紧张状态时出现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从进化观点上说,它是保存个体生存的重要防御反应,因而有的学者将之译成“紧张”,“压力”,“应力”或“胁迫性”。引起应激的刺激叫应激原(stressor), 种类很多。 可以说,凡能引起动物疾病的各种因素,都可相对地看作应激原,概括起来可分为非损伤性和损伤性两大类。
非损伤性的应激原主要包括精神性刺激如动物分群、断奶、驱赶、捉捕、运输、剪毛、声、光刺激、疼痛等和温度(如环境过热、过冷等)作用;
属于
损伤性的有创伤、烧伤、中毒、去势、感染、寄生虫侵袭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刺激因素,两类应激原所引起应激反应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伴有组织细胞的坏死、炎症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本节所涉及的主要是指由非损伤应激原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应激反应。
属于
应激及应激综合征的危害性
就目前已得到资料看,从低等生物到高等动物和人,几乎都会出现应激反应,其影响范围和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对于动物来说,由于许多环境—生态学因素都能成为其应激原,导致应激反应的发生。可以说,在饲养场中每时每刻都存在应激现象,只不过多数情况下应激原作用强度较小,作用时间较短,或者动物的耐受力较强,应激原的作用被动物所克服而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也常常使动物产生应激,生产力下降,有的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有人估计,我国牧区每年冬季天寒草枯死的家畜不下500万头,未死的活重下降1/3,两者相加,约相当于全国收购量的5~6倍(姚端旦,1998)。
01
02
在应激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神经内分泌反应:
这是经典的应激反应理论,20年代Cannon提出了紧急学说(Emergency theory),30年代,内分泌学家Selye提出了全身适应征候群学说(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按此思路,深入全面的研究已得到很大发展。最重要、最突出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是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 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
(二)应激的机理及代谢改变
2.血桨蛋白的研究:
认为应激时有一种蛋白质起作用,开始统称为急性期反应物(Acute-phase reactants),后称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protein, AP-蛋白)。该蛋白质的合成是由白细介素—1(IL—1)所介导。AP-蛋白的主要功能是:1)抑制蛋白酶,包括组织蛋白酶、胶原酶、弹性蛋白酶、激活激肽原的激肽原酶、激活补体和凝血因子的蛋白酶、纤溶酶等,以调控各种酶的生理功能,但过量则起损害作用;2)凝血和纤溶:主要是促进纤维蛋白原等起凝血作用,使纤溶酶失活,抑制纤维蛋白溶解;3)清除异物:AP反应在特异性免疫形成以前非特异性地清除内源性异物(组织坏死分解产物)和外源性异物(如细胞其及产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C—反应蛋白:(1)因C—反应蛋白和磷酸胆硷有很强的亲和力,后者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膜,细菌、真菌、寄生虫以及植物的多糖成分;(2)第二个作用是在没有抗体作用的条件下,激活补体的第一途径,还能促进大、小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4)其它:有些AP—蛋白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如铜兰蛋白可清除O 、OH。,具有类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作用。
在热应激时,某些基因作用的转录活性加强,Ritossa(1962)称之为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以后发现其它应激时也有发生,即打开了一些基因表达的“开关”, 转录出一些对正常时没有或很少有的RNA,再翻译新的蛋白质;与此同时,关闭了一些“开关”,表现为正常时转录的mRNA以及翻译的蛋白质都减少,是进化上古老的、生物在不利的环境下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其生物学特性意义在于提高热耐受力。
1
可见,上述三个研究领域尽管各有所侧重,尚未完全汇合,但都参与应激时功能、代谢和免疫反应,如应激时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小血管收缩;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促进凝血和血栓形成;能量代谢升高,能源物质分解增加(含脂肪酸、蛋白质分解加强)、POL生成增多,损害生物膜,使细胞变性等。有人认为PSE肉与白肌病极相似,糖皮质素分泌增多,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2
3.基因表达的研究:
在动物应激反应中,除一些应激综合症有特异的临床症状外,多数呈亚临床型。因此,监测其变化指标,及早发现并消除应激因素,是生产中的必需措施。
肾上腺、ACTH及皮质酮的改变
肾上腺、肾上腺重量增加,皮质与髓质比值变大;
血桨皮质酮升高;
血桨ACTH升高。
(三)应激反应的监测措施
5.氟烷(halotheane)鉴定法:主要用于检出应激敏感猪。以3~5%浓度吸入数分钟,敏感猪体温升高,急性酸中毒,表现渐进性肌肉痉挛和强直,死亡率比无反应猪高九倍。
6.红细胞—巴比妥反应:取一定量的红细胞悬浮液,加过氧化氢温育后加三氯醋酸,离心过滤,取滤液加巴比妥酸,用721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35nm处测定光密度。结果表明:应激敏感猪(抗氧化剂异常)产生的巴比妥酸反应物显著高于抗应激猪。
7.松节油注射法:在耳区皮内注射松节油,24h后,按注射部位肿胀面积、耳厚度、温度、疼痛及充血程度判定敏感猪。
除上述检测措施之外,生产上主要根据采食量,饲料报酬、增重、生长速度、生产力(如产蛋、奶、毛、肉率)来判定应激状况。
(四)抗应激措施
抗应激措施,首先是消除环境---生态应激原,其次是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前者包括改善饲养管理的条件,后者主要是培育抗应激动物品种和使用抗应激剂。现代集约化饲养场已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改善环境条件,这是预防和减轻环境因子对动物不良影响的重要手段,为动物提供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保持动物健康状态是降低应激影响的重要基础。其具体措施包括:
1)通过合理规划家畜养殖场的设计,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栏舍一般取东西朝向及长屋檐以减少太阳直射,采用隔热、保温性能好的木材修建;栏舍周围种植草树花木以减少太阳辐射;纵向通风比横向通风效果好。
动物应激与应激综合症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