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是由【fanluqia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年 份 获 奖 者 国籍 获 奖 原 因
1901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
1902 荷兰 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荷兰
1903 法国 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
法国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 法国 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 钍也有放射性
1904 英国 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 氩
1905 德国 阴极射线的研究
年 份 获 奖 者 国籍 获 奖 原 因
1906 英国 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 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
1907 美国 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 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 究,并精确测出光速
1908 法国 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 彩色摄影技术
1909 意大利 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 德国 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1910 荷兰 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 研究
年 份 获 奖 者 国籍 获 奖 原 因
1911 德国 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
1912 瑞典 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 的瓦斯自动调节器
1913 荷兰 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 并制成液态氦
1914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 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 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 原子点阵结构
1915 英国 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英国
年 份 获 奖 者 国籍 获 奖 原 因
1917 英国 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 辐射
1918 德国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 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 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 辐射的经验定律
1919 德国 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 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 中的分裂
1920 法国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 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05
06
年 份 获 奖 者 国籍 获 奖 原 因
1921 德国 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 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
1922 丹麦 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 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
1923 美国 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 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 最小单位
1924 瑞典 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 现和研究
1925 德国 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 德国 的规律性
年 份 获 奖 者 国籍 获 奖 原 因
1926 法国 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 现沉积作用的平衡
1927 美国 发现康普顿效应
英国 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 子,使带电粒子的轧迹变 为可见
1928 英国 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 现里查孙定律
1929 法国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1930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年 份 获 奖 者 国籍 获 奖 原 因
1932 德国 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 的同素异形的发现
1933 奥地利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英国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 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1935 英国 发现中子
1936 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美国 发现正电子
年 份 获 奖 者 国籍 获 奖 原 因
1937 英国 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 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美国 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 的衍射作用
1938 意大利 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 子引起的核反应
1939 美国 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 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 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美国 测定质子磁矩
1944 美国 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
年 份 获 奖 者 国籍 获 奖 原 因
1945 奥地利 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美国 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 压物理
1947 英国 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 波的阿普顿层
1948 英国 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 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
1949 汤川秀树 日本 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
1950 英国 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 现介子
年 份 获 奖 者 国籍 获 奖 原 因
1951 英国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 子开展原子核
爱尔兰 蜕变的研究
1952 美国 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 美国 展及有关的发现
1953 荷兰 论证相衬法,特别是研制 相差显微镜
1954 德国 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 特别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 的统计解释
德国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辐射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