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检测鉴定细则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检测鉴定细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福建省永正工程质量检测
作业指导书
YZJC-C-404B-61( 第 0 次修改)
检 测 细 则
钢筋混凝土构造火灾后检测鉴定细则
2025-03-15 批准 2025-03-18 实施
福建省永正工程质量检测公布
目 录
一、主要检测鉴定依据二、主要检测仪器
三、检测鉴定程序 四、火灾温度的估算
五、现场主要检测内容六、计算分析
七、综合评定
钢筋混凝土构造火灾后检测鉴定细则
一、主要检测鉴定依据
《建筑构造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25〕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25〕
《建筑构造荷载标准》〔GB50009-2025〕
《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50010-2025〕
《钢构造设计标准》〔GB 50017-2025〕
《砌体构造设计标准》〔GB 50003-2025〕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2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2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 13-71-2025〕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25〕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25〕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25〕
《钢筋混凝土用钢 其次局部:热轧带肋钢筋》〔GB -2025〕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一局部:热轧光圆钢筋》〔GB -2025〕
《民用建筑牢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工业厂房牢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1990〕
《危急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1999〕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1995〕
《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评定标准》〔DBJ 08-219-1996〕
《建筑变形测量标准》(JGJ8-2025) 托付方供给的图纸资料
二、主要检测仪器
混凝土回弹仪、混凝土碳化深度测定仪、钢筋位置测定仪、游标卡尺、钢卷尺、经纬仪、裂缝宽度观测仪、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混凝土钻孔取芯机;
三、检测鉴定程序
1、火灾后的现场勘察。
2、混凝土构件烧伤影响深度的检测。
3、火灾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4、火灾对钢筋强度的影响。
5、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造构件的综合评定。四、火灾温度的估算
从火灾产生到火灾熄灭,火灾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如图 1〕。
即火灾的进展期、火灾的旺盛期和火灾的衰减期。
图 1 火灾的进展过程 图 2 国际标准升温曲线
火灾的进展期是指火灾产生到火灾向四周集中的阶段,这一阶段时间较短,而且大多数火灾在这一阶段的进展规律相像。
火灾的旺盛期指火灾集中到室内产生轰燃的阶段。这阶段的燃烧状况主要取决于室内空间大小,通风状况,起火房间墙体和楼板的传热特性,可燃性的数量、品种、分布与存放状态等。室内的通风条件好,可燃物的数量多且燃烧热值大,室内的燃烧温度就高, 燃烧时间就长。构造的损伤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假设火灾旺盛期的时间短,温度低或火灾扑灭准时,构件的损伤就轻,反之就重。
火灾的衰减期是指可燃物根本燃烧完,火灾温度渐渐开头降低的时期。
室内温度分析的方法很多,这些尽管可以综合反映影响火灾过程和火灾温度的诸多因素,但确定这些影响因素格外困难,因此, 实际应用上往往受到限制。目前广泛应用的温度推测方法是承受国
际标准曲线〔图 2〕,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T = T
0
+ 345 log(8t + 1)
式中: T—— 火灾室内温度〔 ℃ 〕 T0—— 常温〔 20℃ 〕 t——火灾时间〔min〕
实际火灾由于集中过程不同,集中和持续时间难以确定,灭火方式与灭火条件也不尽一样,仅凭理论的温度—时间曲线推测分析火灾的温度还远远不够,应在分析温度—时间的理论关系根底上, 结合现场调查,对火灾进展温度分区,并分析构件所受的温度。
五、现场主要检测内容
1、现场残留物判定
依据建筑物内材料的烧损状况判定建筑内各部位的温度。表 1~ 表 4 给出了材料的燃烧特性。依据表中各种物质的燃烧特性,可分析推断室内混凝土构件所受的温度状况。现场调查时应特别留意室内顶棚处的温度状况。火灾时火势向上集中,顶棚处温度高,而且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较小,保护层薄,很多楼板又为预应力空心板,对火灾危害较为敏感。
材料的变态温度
表 1
材料
使 用 举 例
温度〔℃〕
状态
铝、铝合金
生活用品、门窗及配件、装饰等
650
熔化成滴
铸铁
管子、暖气片等
1100~1200
熔化成滴
热轧钢材
吊钩、支架、钢门窗等
>750
变形弯曲
黄铜
小五金、门把手等
900~1000
熔 化
青铜
电线、电缆等
1000~1100
熔 化
锌
生活用品、小五金等
400~430
熔 化
平板玻璃
玻璃窗、玻璃板等
800~850
熔 化
玻璃器皿
烟缸、瓶、杯等
700~750
软 化
材料的燃烧点
表 2
材料名称
燃烧温度〔℃〕
材料名称
燃烧温度〔℃〕
乙烯
450
棉花
150
乙炔
299
棉布
200
乙烷
515
尼龙
424
丁烯
210
树脂
300
丁烷
405
粘胶纤维
235
聚乙烯
342
涤纶纤维
390
聚四氟乙烯
550
橡胶
130
聚氯乙烯
484
麻绒
150
纤维板
290
聚氨酯
280
纸
130
聚丙烯
477
备注
木材的燃点为 250~300℃;400~600℃生成大孔木炭;600~800℃
时小孔木炭大量烧尽;800~1000℃木材全部烧尽。
常用塑料的软化点温度〔℃〕
表 3
种类
应用举例
软化点温度
聚酯树脂
地面材料等
120~230
聚氨脂
防水隔热材料、涂料等
90~120
环氧树脂
地面材料、涂料等
95~290
乙烯
地面、贴面、壁纸、防水材料、涂料等
50~100
丙烯
装饰材料、涂料等
60~95
聚苯乙烯
隔热材料、涂料等
60~100
温度〔℃〕
<100
外表附着黑烟但能看到油漆
100~300
300~600
>600
一般调和漆
消灭裂纹脱皮
变黑脱落
烧尽
防锈漆
完好
完好
颜色变色
烧尽
油漆烧损现象 表 4
2、构件外观判定
依据火灾后构件外表的颜色、开裂、脱落等外观特征分析判定火灾温度,见表 5。
不同温度下混凝土构件的外观特征 表 5
火灾温度〔℃〕
混凝土外表颜色
外表开裂状况
疏松脱落状况
露筋状况
<200
不变色
无
无
无
200~500
微显暗红
有微小裂纹
无
无
500~700
由红转灰白、浅黄
裂纹增多
无
无
700~800
灰白、浅黄色
外表布满裂纹
无
无
800~850
灰白为主
外表布满裂纹
角部开头剥落
无
850~900
灰白
有贯穿裂纹
角部剥落、外表
起鼓疏松
板底角部混凝
土爆裂
900~1000
灰白变浅黄
裂纹增多、增
长、增宽
外表疏松且大
面积剥落
爆裂严峻、大面
积露筋
1000~1100 浅黄显白
3、构件烧损层厚度判定
裂纹增多、增长、增宽
外表疏松且大面积剥落
爆裂严峻、大面积露筋
火灾时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构件内部的升温越高,其烧损层越厚。因此,可依据烧损层判定火灾温度,见表 6。烧损层确实定可用锤子去掉混凝土外表,检查混凝土颜色发生变化的深度。也可用超声波检测。
模拟试验喷水冷却后烧损层厚度
火灾温度〔℃〕
烧损深度〔mm〕
火灾温度作用下混凝土构件烧损层厚度 表 6
〔mm〕
556
~
~
719
~
~
761
~
~
795
~
~
822
~
~
857
~
~
882
~
~
898
~
~
925
~
~
986
~
~
1030
~
~
4、超声法判定
混凝土受火灾温度作用,混凝土会发生水分蒸发,水泥浆体疏松、脱水、分解、骨料品体分解、开裂和强度降低等一系列变化。超声脉冲在火灾后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必定比火灾前的低。因此, 可以用超声法测量和推断混凝土构件所受的温度和受损状况。由于影响超声波速度的因素很多,这种方法适用于区分火灾时的温度区
域,在确定温度区域的根底上,再利用其他方法具体判定每一区域的温度。
六、计算分析
混凝土构造剩余承载力量的计算,可依据构件所受温度的大小, 求出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折减系数,然后用现行的混凝土构造设计中的计算方法对承载力量进展分析。
混凝土强度丧失的评估
fc (T ) = fc 〔0℃<T≤400℃〕
f (T ) = ( - ) f
c c
〔400℃<T≤800℃〕
c
式中:f 〔T〕——不同温度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fc——常温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T——温度℃
钢筋强度丧失的评估
f y (T ) = f y 〔0℃<T≤200℃〕
f (T ) = ( -´10-3T ) f
y y
〔200℃<T≤700℃〕
式中:fy〔T〕——不同温度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fy——常温下钢筋的抗压强度; T——温度℃。
七、综合评定
依据对火灾后混凝土构造的各种检测结果,可以对构造的受损
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检测鉴定细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