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炉炉渣处理系统设计.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炉炉渣处理系统设计 】是由【游园会】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炉炉渣处理系统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高炉炉渣处理系统设计
将高炉炉渣加工处理成有用物料的设施设计。~ 炉渣。炉渣呈熔融状态,经不同处理工艺可制成水渣、块渣、膨珠、渣棉等。炉渣应尽可能利用,对于尚不能利用的炉渣(如含有较高 TiO2 的炉渣等),则用渣罐车运往弃渣场。炉渣处理系统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水渣设施、块渣设施、膨珠设施和渣棉设施。
水渣设施 熔渣经水淬粒化、渣水分别制成呈无定形玻璃体的水渣。水渣玻璃化率大于95%、堆密度大于1t/m3、粒度约为1mm、含水率小于20%, 主要用作水泥原料。水渣生产工艺可分为渣池泡渣法和炉前水力冲渣法两种。
渣池泡渣法系用渣罐车将熔渣运到远离高炉的泡渣池,倒入池中,高温熔渣遇冷水急冷水淬粒化,然后用抓斗将水渣抓入渣场,自然脱水后外运。一般包括泡渣池、补充水、起重和运输等设施。该法工艺简洁,不外排废 水,水、电耗量低,但水渣质量差,产生水蒸气和渣棉污染环境,需渣罐 车和铁路运输投资较高。除老厂外,建高炉已不承受此法。
炉前水力冲渣法系在出铁场边用压力水将熔渣水淬粒化,并设水渣沟用水力输送,渣水分别后水渣外运,冲渣水循环使用(也有直流外排的)。该法不用渣罐车和铁路运输,投资较省,炉前放渣作业敏捷。从20 世纪 80 年月开头,炉前水力冲渣方法成为水渣生产的主要方法。
炉前水力冲渣设计参数 主要有渣量、渣流速度、熔渣温度、渣水比、冲制水温、冲渣水压、水渣含水率和环保要求等。

渣量。水渣设施设计力量按高炉每次最大出渣量考虑。日本按下式计算高炉每次最大出渣量q(t):q=KQ/M,式中K 为不均匀系数,;Q 为目最大渣量,t/d;M 为日出渣次数,次/d。
渣流速度。按正常操作条件下的最大瞬时渣流速度确定冲制水量。影响渣流速度的因素很多,如炉内冶炼条件、炉前操作水平、炉渣理化性能和渣沟构造等。各级高炉渣流速度的阅历数据为:
炉容级别
/m3 300 750
≥1000
渣流速度/t•min-1 ~
3~
5 6~8
熔渣温度。出炉熔渣温度一般为 1400~1550℃。熔渣温度愈高,制成水渣的玻璃化率愈高,活性亦愈大。熔渣温度低于 1400℃时,水渣活性明显降低。
渣水比。应满足水渣质量和水力输送的要求,下限应满足安全规程的要求。在肯定范围内,冲制水量愈大,水渣玻璃化率愈高,但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应增加。一般取 1:7~10。
冲制水温。水温愈低,急冷水淬效果愈好,水渣玻璃化率愈高,但水温过低时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一般以不大于 60℃为宜。
冲制水压。水压愈高,水淬效果愈好,水渣粒度愈细,但水压太高易产生渣棉,环境污染严峻。一般取 ~。
水渣含水率。用作水泥原料要求含水率越低越好。水渣的脱水性与炉渣的性能和冲制装置等有关,高发泡性炉渣冲制的水渣脱水性能差,冲制装置中设水渣碰撞板时可改善水渣脱水性能。水渣含水率一般为15%~ 20%。
环保要求。水渣冲制过程中产生大量蒸汽,含有害气体的渣棉,污染环境。冲制区应设排汽筒,高度一般为40~60m。冲渣水应循环使用,已承受直流外排的应实行措施掌握外排水pH 值为 6~9,悬浮物小于 500mg/L,以减轻对江河湖海的污染。
水渣冲制和输送 各种炉前水力冲渣工艺的水渣冲制和输送方法大体一样。
水渣冲制装置设在熔渣沟下面,主要有管状扁口喷嘴和板状孔口喷嘴两种形式。管状扁口喷嘴直接将供水管出口制成扁口,扁口宽度大于渣流宽度,扁口断面积按水流速度 8~10m/s 计算。板状孔口喷嘴为箱形构造,冲制水由喷嘴板喷出,喷嘴板上分布φ 10~φ 20 的孔,开孔总面积通过计算确定。板状孔口喷嘴比管状扁口喷嘴冲制的水渣质量好。
水渣用压力水经水渣沟输送,水渣沟应尽量直线布置,必需转弯时,曲率半径可取 15~20m。%,地形条件许可时应取较大值。进入渣水分别装置前5~10m 处,坡度应减小至 %~%。水渣沟断面呈U 形或梯形,一般为混凝土或钢构造,内衬耐磨材料。

炉前水力冲渣方法选择 水渣生产方法较多,中流沉淀法、池滤法、拉萨法()和因巴法(INBA)几种。
平流沉淀法。工艺流程见图 1,渣水混合物经水渣沟流入平流沉淀池,水渣靠自重沉积。沉淀池尺寸依据水渣沉降速度确定,当水渣粒度约为 时,沉降速度约为 12cm/s。渣水混合物入口与外排水出口应有足够距离,确保冲渣水的沉淀时间大于 2500s。一座高炉一般设两个沉淀池, 轮番作业。水渣在堆渣场自然脱水后外运。
池滤法。始于欧洲,1972 年荷兰霍戈文(Hoogovens)厂 7 号高炉首次承受。1979 年中国涉县铁厂 3、4 号高炉和首都钢铁公司 2 号高炉分别建成带平流沉淀池的冲制水底滤全密闭循环系统。工艺流程见图 2。渣水混合物进入过滤池后,通过砾石滤层过滤。滤层的滤水速度一般取 8~10m3/(h
m2),一座高炉一般设4 个以上的滤池,轮换进展过滤、抓渣、反冲洗和清池作业。水渣在堆渣场自然脱水后外运。池滤法也有承受侧滤的,但由于过滤效果和力量较差,未能推广。
拉萨法。日本钢管公司和英国拉萨(RASA)贸易公司共同研制。1967 年日本福山钢铁厂 1 号高炉首次承受。1985 年中国宝山钢铁总厂 1 号高炉承受。工艺流程图见图 3。渣水混合物进入粗粒分别槽后,近一半的水(含悬浮物)溢流进中继槽再泵入沉淀池,沉入槽底的渣浆则由水渣泵送入脱水槽脱水,脱水后的水渣经排料阀卸入汽车外运,滤出的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脱水槽侧壁为不锈钢丝网,网外设集水沟和反冲洗装置,滤网面积应满足脱水时最大渣流速度的水量需要。脱水槽的个数依据工作周期

(受渣、脱水、排渣和反冲洗)和每次出渣时间的比值确定。每个脱水槽应能容纳每次出渣的最大水渣量。
因巴法。1981 年比利时希德马尔(SIDMAR)厂B 高炉首次承受。1991 年中国宝山钢铁总厂 2 号高炉和武汉钢铁公司 3 号高炉也先后承受。工艺流程见图 4。渣水混合物经水渣沟、水渣槽、安排器进入转鼓过滤器,转动过程中渣水分别,脱水后的水渣由胶带运输机运出,滤出的水进入集水槽,或直接循环使用(即热水法),或冷却后再循环使用(即冷水法)。转鼓过滤器简体周边包以两层不锈钢丝网,内设滤网叶片,水渣靠叶片从简体底部带到简体顶部,并跌落在胶带运输机上。转鼓在转速为 ~ 时,单位有效过滤面积能过滤的水量一般为 35~40m3/(m2•h)。
上述几种水渣生产方法的优缺点比较见上表。
块渣设施 熔渣在大气中自然冷凝制成块渣。块渣由密实体(占70%~
80%)、多孔体(占 15%~25%)和玻璃体(占 3%~5%)组成,密度约为
2t/m。,具有良好的抗冻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作建筑材料骨料。中国的块渣设施一般作为水渣设施的备用设施。块渣可在弃渣场冷却或在炉前干渣坑喷水冷却。
弃渣场冷却。熔渣由渣罐车运到弃渣场倾倒,自然冷却。弃渣场一般设在山谷、河(海)边及低凹地,利用堆弃炉渣渐渐延长扩大,设计考虑肯定堆放力量。冷却后的炉渣经采掘、裂开和筛分后运往用户。
炉前干渣坑冷却。熔渣由熔渣沟直接流入炉前的干渣坑,一般放完渣后不马上喷水,适当冷却后喷水,以得到质量较好的干渣,有的还边放

渣边喷水。干渣坑构造示意图见图 5,注满后用挖掘机采掘,装车外运进展裂开筛分。未蒸发的水则经滤层排出并循环使用。
膨珠设施 熔渣经膨胀处理、自然冷凝制成外表釉化、内有微孔的膨珠,其外形与自然浮石相像,故又称矿渣浮石。~10mm,堆密度为 ~,一小时吸水率不大于 4%,自然级配膨珠筒压强度大于 ,主要用作隔热材料或轻质建筑材料骨料。
膨珠生产工艺流程见图6。熔渣由熔渣沟(或渣罐经受渣槽)送入膨胀槽, 与膨胀槽上喷出的高压水一起流到滚筒上,被高速旋转的滚筒叶片击碎抛出,在空气中冷凝成球状落地,由膨珠池收集外运。生产用水量较小,渣水比为:1:~,水压为 ~。
滚筒叶片顶端转速为 15~22m/s。膨珠设施力量小,污染环境,一般适用于小型高炉。
渣棉设施 熔渣经压缩空气或蒸汽喷吹制成玻璃质纤维状渣棉。渣棉密度不大于 ,纤维含量不小于 50%,纤维平均直径不大于 10μm, 耐腐蚀,不燃烧,主要用作隔热、隔音和防火材料。
渣棉生产有直接喷吹和化渣炉喷吹两种方法,。(1)直接喷吹法,炉渣在渣沟端局部成多股细流,跌落过程经喷吹而快速冷凝,形成瘦长纤维进入沉降室。该法生产效率低,污染严峻,已不常承受。(2)化渣炉喷吹法,将裂开后的块渣放在化渣炉内熔化后再吹制渣棉。该法质量较稳定,但熔化块渣需耗能,仅小规模生产。

高炉炉渣处理系统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游园会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5-02-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