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级制齿工理论试卷.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级制齿工理论试卷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级制齿工理论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3页
共4页
称名位单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高级制齿工理论学问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本试卷依据 2025 年公布的《高级制齿工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3、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4、请认真阅读各种题目的答复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线 5、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题 号
得 分


总 分

〔 此
得 分评分人

〔 过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 1 分。总分值 50
号证考准
〔 分〕:

〕 1、工序基准相对定位基准的位置最大变动量,称为〔 〕。
A、基准不重合误差 B、基准位置误差 C、定位误差 D、装夹误差

〔 2、夹具中自动定心定位常用的是三爪卡盘和弹簧夹头等装置,这种定位方法一般用于
- 〔 〕外表定位。
不 A、箱体 B、叉架类 C、长圆柱 D、不规章
〕 3、夹紧机构的增力比指的是夹紧力与原始作用力之比,其值通常大于
越大,行程〔 〕。

题 A、越小 B、越大 C、 不大不小 D、适中
〕 4、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力量称为金属的〔 〕。
A、理化性能 B、化学性能 C、物理性能 D、机械性能

〔 5、材料的〔 〕指的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力量,常用指标
〕 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D、塑性
区地

〔 6、使金属产生疲乏的载荷为〔 〕,综合机械性能是指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
〕 韧性到达良好协作的机械性能。
A、静载荷 B、交变载荷 C、轻载荷 D、重载荷
〔 7、对齿轮毛坯进展预备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加工性能,消退内应力以及为最终考 热处理做好材料组织上的预备。碳素构造钢可以按含碳量来确定正火或退火:含碳
量大于 %一般用退火,而小于 %,常用正火替代退火,这样简洁获得较抱负的〔 〕性能
A、切削加工 B、物理 C、金相组织 D、力学
8、齿坯粗加工后进展正火或调质处理,是为了提高齿轮材料的切削性能和〔 〕机械性能,消退内应力及改善金相组织。一般来说,正火有利于改善齿轮的外表粗糙度,调质有利于改善齿轮的心部硬度和韧性
A、化学 B、常规 C、物理 D、综合
9、淬火时掌握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主要目的是不使〔 〕晶粒明显长大而影响到冷却后钢的机械性能。
A、托氏体 B、渗碳体 C、铁素体 D、奥氏体
10、常用化学热处理方法为渗碳和渗氮。齿轮的渗碳是以碳原子渗入齿轮轮齿外表从而 使淬火后获得高的硬度,〔 〕和疲乏强度;渗氮是以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生成氮化物的工艺方法。
A、耐氧化性 B、耐腐蚀性 C、耐热性 D、耐磨性
11、齿轮渗碳处理后,一般齿轮的公法线变大,内孔〔 〕,但薄壁齿轮渗碳后高温出炉内孔涨大,低温出炉内孔缩小。
A、缩小 B 增大、 C、不变 D、根本不变
12、始终线在定圆上作纯滚动,该直线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称为〔 〕,该定圆称为成基园。
A、法线 B、渐开线 C、公法线 D、螺旋线
13、径抑制是以齿轮分度圆上每英寸占有的〔 〕来计算的。A、齿数 B、长度 C、罗纹牙数 D、毫米数
14、齿轮变速机械属于〔 〕变速。齿轮按啮合方式不同可分为外啮合齿轮和内啮合齿轮。
A、无级 B、有级或无级 C、有级 D、不确定
15、啮合点所走过的轨迹称啮合线。啮合线的工作局部与基节之比称〔 〕系数,而齿轮同时啮合的轮齿的对数称重合度。
A、重叠 B、重复 C、啮合 D、复合
16、渐开线齿轮传动时具有保持〔 〕的瞬时传动比,因而传动平稳。A、恒定 B、平均恒定 C、不准确 D、根本准确
17、要保证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牙齿依次平稳啮合,两齿轮必需〔 〕相等。A、基节〔基圆周节〕 B、分度圆 C、节圆 D、齿顶圆
18、齿轮的传动比是主动轮的角速度与从动轮的角速度〔 〕。A、相加 B、相乘 C、相等 D、之比
19、斜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有两种:端面模数和压力角,法向模数和压力角。由于加工时刀具顺着斜齿轮的齿槽进展切削,所以〔 〕模数和压力角是斜齿轮的标准参数。
A、轴向 B、法向 C、端面 D、轴面
20、齿轮的检测包括单个要素的测量和综合测量。双啮合检查仪,用于齿轮的〔 〕 检验,其测量结果,主要反映径向误差。
第3页
共4页
A、综合 B 单向、 C、齿顶 D、齿根
21、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齿面是渐开线螺旋面,所谓齿向误差,就是指它的〔 〕 误差。
A、螺旋角 B、外径 C、分度圆 D、齿根圆
22、齿轮两个相邻的同侧齿廓在基园上的弧长称为基节。基节偏差即实际基节与〔 〕 基节之差。
A、通常 B、公称 C、另一齿轮 D、理论
23、周节累积误差是在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的最大值。影响齿轮传动精度〔 〕的是周节累积误差,而在齿轮加工中,齿坯与工作台 的几何偏心,将会造成被加工齿轮的周节累积误差。
A、最大 B、最小 C、估量 D、可能
24、变位齿轮有两种:高度变位齿轮应用于标准中心距不变的场合,角度变位应用于标准中心距〔 〕的场合。
A、不变 B、常常变化 C、变化 D、根本不变
25、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 〕模数和大端压力〔齿形〕 角分别相等。
A、大端 B、小端 C、中端 D、背端
26、螺旋锥齿轮的重叠系数大,所以在传动过程中传动平稳,噪声小;〔 〕,使用寿命长;可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并使设计构造紧凑;对装配误差的敏感性小;在传动中有轴向力。
A、受力小 B、载荷小 C、承载力量大 D、承载力量小
27、螺旋锥齿轮的螺旋方向的推断:面对锥齿轮,假设轮齿沿着逆时针方向从小端走向大端,则为左旋齿轮。一对相互啮合的弧齿锥齿轮,螺旋方向应当同向,螺旋角大小应当〔 〕。
A、相等 B、不相等 C、相差不大 D、相差一倍
28、插齿刀是在插齿机上利用〔 〕加工齿轮,可以加工人字齿。插齿刀的外形很像一个齿轮,为保证插齿刀正常切削,插齿刀刀齿应具有前角和后角。
A、仿形法 B、展成法 C、靠模法 D、仿形法和展成法共用
29、双模数制是获得短齿齿形的另一种方式,是用两个大小〔 〕的模数来计算一个齿轮的各局部尺寸。
A、相等 B、根本相等 C、平均相等 D、不等
30、连续展成法铣削花键轴,可以看作是在卧式滚齿机上加工齿宽较长而齿数较少的齿 轮,故其工作原理与滚齿加工大致〔 〕,需要花键滚刀旋转运动〔主切削〕, 切不同槽数的分齿运动〔分度〕,切出花键轴长度和齿深的纵横向进给运动及调整 花键。
A、一样 B、不一样 C、差不多不一样 D、根本不同
31、在设计链传动时,应尽可能承受〔 〕的节距和较多的链轮齿数。一把链轮滚刀可以加工同一节距的任何齿数的链轮。
A、尽可能大 B、适中 C、较大 D、较小
32、用同一把插齿刀插制一对标准齿轮时,假设发生过渡曲线干预,小齿轮的危急性
〔 〕,因而只要校验小齿轮即可;但变位齿轮则应校验大齿轮的过渡曲线干预。
A、最大 B、最小 C、不大 D、没有
33、插齿刀前角是指由插齿刀前端面磨成〔 〕而形成的角度。A、圆柱面 B、锥面 C、螺旋面 D、渐开线面
34、插齿刀重磨后应保证:〔 〕大小;前刀面的端面圆跳动。A、 后角 B、主偏角 C、副偏角 D、前角
35、反向切削是指插齿刀刀刃〔 〕安装,并且与插齿刀通常的切削方向相反,即插齿刀向上运动进展切削,向下运动是空行程。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36、滚切斜齿轮时,必需具备切削运动,〔 〕运动,垂直进给运动和附加运动。A、仿形 B、展成 C、断续圆周 D、靠模
37、滚齿时,滚刀上靠近中间的刀齿,切削纵向面积最大,磨损因而〔 〕。A、较快 B、较慢 C、无视不计 D、缓慢
38、滚齿加工时齿轮的齿向误差,主要是由于机床刀架垂直进给方向与齿坯孔轴心线方向偏斜所造成的,因而滚齿机立柱导轨对工作台中心线的平行性在纵横两个平面内测量,要求小于〔 〕。
A、 B、 C、 D、
39、插齿加工过程中,消退公法线变动量可以通过修整恢复刀架系统精度,检查修理
〔 〕进刀机构,调整工作台和检验刀具安装状况来解决。 A、主运动 B、分齿 C、轴向 D、径向
40、插齿加工过程中,消退相邻周节误差的方法是调整蜗杆〔 〕窜动,适当增加粗切次数,使精切时的量减小;
A、轴向 B、径向 C、径向和轴向 D、合成
41、插齿加工过程中,消退周节累积的方法是调整分度蜗轮蜗杆啮合间隙,必要时修磨蜗轮杆,认真研制工作台壳体上的圆锥接触面,使用锥面接触较上平面接触硬些, 另外可重〔 〕插齿刀,使误差相抵消,必要时修磨插齿刀主轴端面,凸轮 轮廓和插齿刀垫,检查工件定位心轴的精度并加修正或更换件。
A、安装 B、修改 C、换 D、改制
42、滚齿机的合成机构即差动机构,是把分齿的展成运动和工件的〔 〕运动合成工作台的一个旋转运动。
A、进给 B、差动 C、轴向 D、径向
43、滚齿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速度的选择,一般取在〔 〕米/分之间,模数越大, 所选切削速度越低,尤其要留意小模数少齿数齿轮选用高速时须校核工作台蜗轮的 转速限制
A、30-50 B、25-45 C、50-70 D、60-80
44、滚齿切削用量的选择,走刀量的选择,一般取在〔 〕毫米/转之间,通常在精度要求高和齿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时,模数较小,齿数较少,工件材料较硬,机床刚
第3页
共4页
性和齿坯安装刚性较差或是瘦长轴等刚性比较差的状况下,选择较小的走刀量:反之,则可选择较大的走刀量。
A、-1 B、-3 C、2-4 D、4-6
45、滚齿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深度的选择,依据齿轮的材料,〔 〕,精度状况来确定进刀深度和走刀齿数,一般可承受一次,两次或屡次走刀。
A、模数 B、齿数 C、齿形角 D、齿顶高
46、滚齿的齿面粗糙度受影响的四种情形及措施,撕裂:选择均匀的齿轮材料及适宜的热处理,合理选择〔 〕,加强冷却效果
A、插齿刀 B、模数 C、切削用量 D、齿数
47、滚齿的齿面粗糙度受影响的四种情形及措施,啃齿:消退机床与刀具的突然因素, 如刀架不能松动,带动刀轴旋转的齿轮间隙不能过大,油压必需〔 〕。
A、稳定 B、要小 C、要大 D、合理变化
48、滚齿的齿面粗糙度受影响的四种情形及措施,振纹:消退〔 〕的产生,如各传动环节不能过大,提高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刚性,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当振纹大时应准时修理或调整机床。
A、振动 B、径相间隙 C、 轴向间隙 D、轴向和径相间隙
49、滚齿的齿面粗糙度受影响的四种情形及措施,鱼鳞:齿坯承受适宜的〔 〕。A、刀具 B、预热处理 C、齿形角 D、材料替代
50、用飞刀法切齿时,蜗轮刀杆与齿坯安装中心距就是蜗轮蜗杆啮合中心距,其大小在切齿过程中〔 〕。
A、不变 B、转变 C、均匀转变 D、快速转变
得 分评分人
二、推断题〔第 51~100 题,将推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 分。总分值 50 分〕
〔 〕51、导电材料是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大局部是金属材料。
〔 〕52、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的设备部件。
〔 〕53、精益生产的关键是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核心是持续改善和消灭铺张。
〔 〕54、漏电保护有接地和接零两种方式。单线触电是指当人体站立地面,而其它部位如手臂部接触带电体而形成的触电事故。
〔 〕55、视图是物体用中心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影时所得到的图形。
〔 〕56、切削用量的正确选择,对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刀具磨损都有乐观的意义,其包括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转速三要素。
〔 〕57、主体运动是指刀具切去金属层所必需的运动。
〔 〕58、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切削加工,使用切削液后能带走切削区域内大量的热量,改善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等的散热条件,对提高刀具寿命,工件外表质量和精度都起着重要作用。
〔 〕59、液压系统中最高工作压力等于溢流阀的调整压力。液压泵输出油压的大小是由出口所受负载阻力的大小打算的,阻力愈大,油压越高。
〔 〕60、油泵中构造简洁的是齿轮泵,流量均匀的是叶片泵,压力最高的是柱塞泵。在齿轮泵中,为了能使其连续供油,重叠系数必需大于1.
〔 〕61、机械加工工艺过称是指用机械加工工艺方法转变毛坯的外形,尺寸和外表质量,使其成为产品的那一局部生产过程。
〔 〕62、封闭环是指在尺寸链中被间接掌握的,当其它尺寸消灭后自然形成的尺寸。
〔 〕63、工艺文件通常包括工艺过程卡片,工艺卡片和工序卡片。编写工艺文件前, 必需认真分析零件图样,需分析零件的构造工艺性和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确定毛坯;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工序的机床夹具量具和关心工具;确定加 工余量;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确定工序检查方法;填写工艺文件。
〔 〕64、规定产品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称工艺规程。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在肯定的条件下,以最少的劳动量和最低的费用,按生产打算规定的速度,牢靠地加工出符合图样上所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
〔 〕65、齿轮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依据用途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工序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 〕66、选择工件定位基准不应遵守基准重合和基准统一原则。
〔 〕67、与标准件协作时应选用以标准件为准的基准值。在选择协作种类时,应依据优先选用优先协作,其次选用常用协作,再次选用一般协作的挨次来选择。
〔 〕68、过盈协作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在过盈协作中,外表越粗糙, 实际过盈量减小。
〔 〕69、分组装配是指装配时,将零件按公差分组,,并按相应组进展装配,以保证规定装配精度的方法。
〔 〕70、零件加工精度是指加工后的零件在外形,尺寸和外表相互位置三个方面与抱负零件的符合程度,而两者不符合的程度称为公差。
〔 〕71、测量精度是测得值和被测量的真实值的近似程度。重复精度是指对某一确定参数进展两次测量所得值变化范围的大小。
〔 〕72、六点定位原理:用适当分布的六个支承点〔定位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
〔 〕73、依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分为加工外表的尺寸精度,外形精度,各加工外表之间的位置精度及加工外表的粗糙度。
〔 〕74、在外形位置公差中,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统称为要素。位置公差可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定形公差。
〔 〕75、零件的实际要素中,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占有材料最多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框格内加注M 时,表示该元素遵守最大实体原则。
〔 〕76、定位基准相对位置的最大变动量称为一批工件的基准位置误差。夹紧力的 三要素:〔1〕方向〔2〕作用点〔3〕大小。夹紧零件的夹紧力方向的原则:
〔1〕应不破坏工件定位的的准确性,〔2〕应使夹紧力的方向对正定位元件,〔3〕应尽可能使夹紧力的方向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
〔 〕77、公差带的大小是由国家标准中用表格列出的标准公差打算的,而公差带相对零线的位置是有国家标准中用表格列出的根本偏差打算的。
〔 〕78、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而合金钢是为了获得某种性能,在炼钢时有意识地参加肯定数量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构成的钢种,它与一般碳钢相比机械性能更好,淬透性好,还具有肯定的物理,化学性能等优点。
第3页
共4页
〔 〕79、齿轮热处理变形量的大小与材料和外形有关,对变形大的宜适当多放余量, 变形小的则应削减余量。
〔 〕80、常用的齿厚检测方法有:齿厚游标卡尺测量法,滚珠滚柱测量法和公法线长度测量法。
〔 〕81、齿轮运转时,高频噪声是由于齿轮的基节偏差所引起的,低频噪声主要是由于齿轮的周节累积误差造成的。
〔 〕82、接触斑点是齿轮传动中载荷分布均匀性的综合指标,如锥齿轮齿面接触正确与否是通过齿面接触斑点的外形,大小及位置来衡量的。〔
〔 〕83、齿圈径向跳动: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轮齿上,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径向的最大变动量。
〔 〕84、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因素有:切向一齿综合误差;径向一齿综合误差; 齿形误差;基节误差;周节误差;螺旋线波度误差。
〔 〕85、蜗轮传动的运动误差:在装配好的传动中,蜗轮与蜗杆单面啮合时,在蜗轮转动一周的范围内,回转齿最大误差。
〔 〕86、齿轮副中心偏移:在齿轮副的齿宽中间平面内,实际中心距与设计中心距之差。
〔 〕87、变位齿轮是对非标准齿轮的加工中不按标准安装工件和刀具,或承受转变
安装中心距加工加工出来的齿轮。变位齿轮承受径向变位时,正变位时刀具向工件移出一个变位量,负变位时刀具向工件移进一个变位量。
〔 〕88、变位齿轮五大应用:避开根切、改善啮合质量、齿轮修复、凑配中心距、刀具上的应用。
〔 〕89、正角度变位齿轮传动的两齿轮的分度圆相离,负角度变位齿轮传动的两齿
轮的分度圆相割。负角度变位齿轮传动相啮合的两渐开线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小于零。
〔 〕90、指形铣刀按用途分为粗铣刀和精铣刀。
〔 〕91、插齿运动应有:切齿运动;分齿运动;径向进给运动;圆周进给运动;让刀运动。
〔 〕92、承受变位齿轮,可以使小齿轮齿根厚度变大,使大小齿轮的轮齿弯曲强度大致相当。当小齿轮的齿数少于17 时,可以承受高度变位齿轮传动,将小齿轮正变位以避开根切,变位系数X1≥〔17-Z1)/17 并且 Z1+Z2≥34.
〔 〕93、双曲线齿轮一般承受小轮偏置加工,优点是能增加小轮的尺寸,并相应的增加强度和接触比,从而使得传动平稳。
〔 〕94、准双曲线齿轮是齿轮传动中最具有通性的一种齿轮,它的纵向齿形可为各种曲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圆弧线形。标准双曲线齿轮与圆弧锥齿轮在加工方法上根本一样。
〔 〕95、在插齿机上插直齿圆柱齿轮时,进给凸轮的外形误差,将会造成工件的周节累积误差,基节偏差和齿形误差及分度圆误差和齿顶圆误差。
〔 〕96、滚齿机活动托座轴承孔与滚刀主轴轴心线的同轴度误差,直接影响齿轮滚刀的安装精度,从而造成被加工齿轮的齿形误差。
〔 〕97、硬质合金齿轮滚刀的构造形式有机械夹固和焊接式两种。
〔 〕98、用硬质合金滚刀加工硬齿面齿轮时,一般不用切削液,但是为了避开粘屑挤塞,削减刀具磨损,可以承受适量的切削液。
〔 〕99、对滚刀刀齿的等分性精度,通常是检查滚刀容屑槽前刀面的相邻周节误差和周节最大累积误差来进展评定。
〔 〕100、蜗轮滚刀的参数应当与工作蜗杆一样,但它的外径比工作蜗杆大些,是为了保证蜗杆涡轮啮合时有肯定的径向间隙。
第3页
共4页

高级制齿工理论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