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考化学章末高考真题演练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化学章末高考真题演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2025·全国卷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A.1 L mol·L-1 NH Cl 溶液中,NH+的数量为
4 4 A
B. g Mg 与H SO 完全反响,转移的电子数为
2 4 A
C.标准状况下, L N 和 O
2 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A
D. mol H
2
和 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响后,其分子总数为
A
答案 D
解析 NH+存在水解,因此 1 L mol·L-1 的 NH Cl 溶液中含有 NH+的数量小于
4 4 4
,故A 错误; g Mg 为 mol,与硫酸反响变为Mg2+,转移电子数为 ,故
A
B 错误;标准状况下,N 和 O
2 2
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
L
L·mol-1
A
= mol,分子数为
,故 C 错误;H 与 I 存在化学平衡,H +I
2HI,反响前后分子数不变,因此
A 2 2 2 2
分子总数为(+)N = ,故 D 正确。
A A
2.(2025·全国卷Ⅲ)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A. mol 的 11B 中,含有 个中子
A
B.pH=1 的 H PO
3 4
溶液中,含有
A
个 H+
C. L(标准状况)苯在 O 中完全燃烧,得到 个CO 分子
2 A 2
D.密闭容器中 1 mol PCl
3
与 1 mol Cl
2
反响制备 PCl
5
(g),增加 2N
A
个 P—Cl 键
答案 A
解析 B 的质子数为 5, 11B 的质量数是 11,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则 11B 的中子
数为 6, mol 11B 的中子数为 ,故 A 正确。题目只给出溶液的 pH,未给出溶液的
A
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 H+的物质的量,故 B 错误;苯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故 C 错误;
PCl 与 Cl 反响是可逆的,所以增加的 P—Cl 键的数目肯定小于 2N ,故 D 错误。
3 2 A
3.(2025·全国卷Ⅱ)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A.60 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 10N
A
B.1 L mol·L-1 的 NaHCO 溶液中 HCO-和 CO2-离子数之和为
3 3 3 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1N
A
裂变
D.235 g 核素235U 发生裂变反响:235U+1n――→90Sr+136Xe+101n,净产生的中子(1n)
92
数为 10N
A
答案 C
92 0
38 54 0 0
解析 由丙醇的构造 推知,共含有 11 mol 共价
键,共价键总数 11N ,A 错误;溶液中还存在 HCO-+H O H CO
+OH-,所以
A 3 2 2 3
NaHCO 溶液中,HCO-、CO2-、H CO 三者粒子数之和为 ,B 错误;钠与O 反响
3 3 3 2 3 A 2
的各种产物中钠只有+1 价,所以 1 mol Na 反响失去 1 mol e-,C 正确;235 g 核素235U
95
为 1 mol,由核反响知,净产生的中子为 9 mol,D 错误。
4.(2025·四川高考)设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A. g H18O 与 D 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N
2 2 A
B.常温常压下, g 乙醛所含 σ 键数目为
A
C.标准状况下, L CO 与足量 Na O 反响转移的电子数为
2 2 2 A
D.50 mL 12 mol/L 盐酸与足量 MnO
2
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
A
答案 A
解析 H18O 和 D O 的摩尔质量均为 20 g/mol,即 g H 18O 和 D
O 的混合物为
2 2 2 2
mol,H18O 和 D O 所含的中子数均为 10,A 正确;乙醛构造式: ,
2 2
g 乙醛为 mol,而1 个乙醛分子含有 4 个碳氢 σ 键、1 个碳碳 σ 键和 1 个碳氧 σ 键,
共 6 个 σ 键, g 乙醛应当含 mol σ 键,B 错误;1 mol CO
2
与 1 mol Na O
2 2
反响生
成 mol O
,转移 1 mol 电子,而 n(CO )= L = mol,由方程式 2Na O +
2 2 L/mol 2 2
2CO
===2Na CO +O 推知 mol CO 反响,生成 mol O ,转移 mol 电子,
2 2 3 2 2 2
C 错误;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响时,随着反响进展,浓盐酸浓度降低,反响渐渐停顿,故无法通过给出的盐酸的量计算出转移的电子数,D 错误。
5.(2025·广东高考)设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A.23 g Na 与足量H O 反响完全后可生成 n 个 H 分子
2 A 2
B.1 mol Cu 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响可生成 n 个 SO 分子
A 3
C.标准状况下, L N
2
和 H 混合气中含 n
2 A
个原子
D.3 mol 单质 Fe 完全转变为 Fe3O4,失去 8nA 个电子
答案 D
解析 依据 2Na+2H
2
O===2NaOH+H
2
△
↑可知,23 g Na 与足量H
2
O 反响生成 mol
H ,A 错误;Cu+2H SO (浓)=====CuSO +SO ↑+2H O 只生成 SO ,不会生成 SO ,
2 2 4 4 2 2 2 3
B 错误;标准状况下, L N 和 H 混合气体为 1 mol,分子数为 n ,原子数为 2n ,C
2 2 A A
+3 +2
错误;3 mol Fe 生成 Fe
3
O (Fe O
4 2 3
·FeO)时,有 2 mol Fe 上升到+3 价,1 mol Fe 上升到+
2 价,共失去 8 mol 电子,D 正确。
6.(上海高考)含有砒霜(As O )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响,生成的砷化氢(AsH )在热
2 3 3
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假设砷的质量为 mg,则( ) A.被氧化的砒霜为 mg
分解产生的氢气为 mL
和砒霜反响的锌为 mg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6×10-5N
A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写出如下化学反响方程式:
△
As O +6Zn+12HCl=====2As+3H ↑+6ZnCl +3H O
2 3 2 2 2
6 2
n(Zn)
×10-3
75
mol=2×10-5 mol
n(Zn) 6 2×10-5 mol=6×10-5 mol, m(Zn)=6×10-5 mol×65 g/mol=×10-3 g
=2×
= mg,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10-4N ,故 C 正确,D 错误;在反响中砒霜被复原,
A
A 错误;B 项,没有指明 H 所处状况,体积不肯定是 mL,错误。
2
1.(2025·四川高考)以下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MnO-
4
pH=2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NH+、SiO2-
4 3
Fe2+与 H O 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响:2Fe2++H O +2H+===2Fe3++2H O
2 2 2 2 2
稀硫酸与 Ba(OH) 溶液的反响:H++SO2-+Ba2++OH-===BaSO ↓+H O
2 4 4 2
答案 C
解析 MnO-在水溶液中显紫红色,A 不正确;酸性溶液中 SiO2-不能大量存在,且
4 3
NH+与 SiO2-在溶液中会发生双水解,B 不正确;酸性条件下 H O 可氧化 Fe2+,C 正确;
4 3 2 2
稀硫酸与 Ba(OH) 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2H++SO2-+Ba2++2OH- ===BaSO ↓+
2 4 4
2H O,D 不正确。
2
2.(2025·江苏高考)制备(NH ) Fe(SO ) ·6H O 的试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
4 2 4 2 2
<1)进展处理。室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参加指定物质,反响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 一组离子正确的选项是( )
通入过量 Cl :Fe2+、H+、NH+、Cl-、SO2-
2 4 4
参加少量 NaClO 溶液:NH+、Fe2+、H+、SO2-、ClO-
4 4
参加过量 NaOH 溶液:Na+、Fe2+、NH+、SO2-、OH-
4 4
参加过量 NaClO 和 NaOH 的混合溶液:Na+、SO2-、Cl-、ClO-、OH-
4
答案 D
解析 A 项,Cl 会氧化 Fe2+,错误;B 项,ClO-会氧化 Fe2+,且H+会与 ClO-结合
2
成弱电解质 HClO,错误;C 项,OH-会与 Fe2+反响生成 Fe(OH)
2
沉淀,OH-也会与 NH+
4
反响生成 NH ·H
3 2
O,错误;D 项,参加过量的 ClO-会氧化 Fe2+生成 Fe3+和 Cl-,过量的
OH-会除去 Fe3+和NH+,最终溶液中含 Na+和 SO2-,ClO-和 OH-均是过量的,正确。
4 4
3.(2025·上海高考)(双选):SO2-+I +H O―→SO2-+2I-+2H+。某溶液中可能
3 2 2 4
含有 Na+、NH+、Fe2+、K+、I-、SO2-、SO2-,且全部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
4 3 4
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以下关于该溶液的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
A.确定不含 I-
C.确定含有 SO2-
3
B.确定不含 SO2-
4
D.确定含有 NH+
4
答案 BC
解析 由溶液无色可知,溶液中不存在 Fe2+;溴水为橙色,参加少量溴水时溶液仍呈现无色,说明溶液中含有复原性的离子,即含有 I-、SO2-中的一种或两种;依据“”
3
可推断出 I-的复原性比 SO2-弱,假设溶液中只有 I-,则参加溴水会生成碘单质,不符合题
3
意,所以溶液中肯定含 SO2-,可能含有 I-,A 错误,C 正确;由于全部离子的物质的量
3
浓度相等,假设溶液中含有 SO2-,则即使不含有 I-,Na+、NH+、K+三种阳离子都存在,
4 4
也不能满足电荷守恒,所以溶液中肯定不含 SO2-,B 正确;假设溶液中只含 SO2-一种阴离
4 3
子,则依据电荷守恒知,溶液中含有 Na+、NH+、K+中的两种,故 D 错误。
4
4.(2025·山东高考)以下表示对应化学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
向稀 HNO 中滴加 Na SO 溶液:SO2-+2H+===SO ↑+H O
3 2 3 3 2 2
向 Na SiO 溶液中通入过量 SO :SiO2-+SO +H O===H SiO ↓+SO2-
2 3 2 3 2 2 2 3 3
向 Al (SO ) 溶液中参加过量 NH ·H O:Al3++4NH ·H O===[AlOH ]-+4NH+
2 4 3
3 2 3 2 4 4
向 CuSO4 溶液中参加 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
O ↑
2
答案 D
解析 HNO
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Na SO
氧化成 Na SO
,A 错误;B 项无视了 SO
3 2 3 2 4 2
过量,应生成HSO-,错误;Al(OH) 不能溶于过量 NH ·H O,C 错误;向CuSO
溶液中
3 3 3 2 4
参加 Na O ,首先发生反响 2Na O +2H O===4Na++4OH-+O ↑,生成的 OH-再与
2 2 2 2 2 2
CuSO 发生反响 Cu2++2OH-===Cu(OH) ↓,将两个离子反响合并即可得总反响 2Na O
4 2 2 2
+2Cu2++2H O===4Na++2Cu(OH) ↓+O ↑,D 正确。
2 2 2
5.(2025·安徽高考)以下有关 NaClO 和 NaCl 混合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该溶液中,H+、NH+、SO2-、Br-可以大量共存
4 4
该溶液中,Ag+、K+、NO-、CH CHO 可以大量共存
3 3
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 FeSO
4
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
-+2Fe3++H O
2
向该溶液中参加浓盐酸,每产生 1 mol Cl
,转移电子约为 ×1023 个
2
答案 D
解析 H+与 ClO-不能大量共存,且在酸性条件下,Br-可被 ClO-氧化,A 错误;Ag
+与 Cl-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NaClO 和 NaCl 的混合溶液呈碱性,反响物中不应消灭 H
+,C 错误;该反响是 ClO-与 Cl-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归中反响,D 正确。
6.(2025·四川高考)以下有关 CuSO
4
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该溶液中 Na+、NH+、NO-、Mg2+可以大量共存
4 3
通入 CO 气体产生蓝色沉淀
2
与 H S 反响的离子方程式:Cu2++S2-===CuS↓
2
与过量浓氨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Cu2++2NH ·H O===Cu(OH) ↓+2NH+
答案 A
3 2 2 4
解析 硫酸铜溶液显酸性,选项 A 给出的四种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共存,且不与 Cu2
+或 SO2-反响,A 正确;CO 与 CuSO 不反响,B 错误;H
S 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
4 2 4 2
中用化学式表示,C 错误;硫酸铜与过量氨水反响生成 Cu(NH ) SO ,D 错误。
3 4 4
7.(2025·广东高考)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Ba2+、Br-、CO2-
4 3
B.Cl-、SO2-、Fe2+、H+
3
C.K+、Na+、SO2-、MnO-
4 4
D.Na+、H+、NO-、HCO-
3 3
答案 C
解析 Ba2+与 CO2-结合生成沉淀而不共存,A 错误;SO2-与H+不共存,B 错误;K
3 3
+、Na+、SO2-、MnO-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C 正确;H+与 HCO-不共存,D 错误。
4 4 3
8.(2025·天津高考)以下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 Fe3+,无 Fe2+
气体通过无水 CuSO ,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4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无 K+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 CO
2
答案 B
解析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肯定含有 Fe3+,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Fe2+,A 错误;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蒸气生成蓝色固体胆矾,故无水硫酸铜可用于水分的检验,B 正确;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含有Na+,但无法确定是否含有 K+,C 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D 错误。
9.(2025·全国卷Ⅰ节选)Li Ti O
4 5 12
和 LiFePO
4
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
铁矿(主要成分为 FeTiO
3
,还含有少量 MgO、SiO
2
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答复以下问题:
“酸浸”试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以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 70%
时,所承受的试验条件为 。
“ 酸浸” 后, 钛主要以 TiOCl 2- 形式存在, 写出相应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4
。
写 出 “ 高 温 煅 烧 ②” 中 由 FePO
4
制 备 LiFePO
4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答案 (1)100 ℃、2 h,90 ℃、5 h
(2)FeTiO
3
+4H++4Cl-===TiOCl2-+Fe2++2H O
4 2
高温
(3)2FePO +Li CO +H C
O =====2LiFePO
+3CO ↑+H O↑
4 2 3
2 2 4
4 2 2
解析 (1)由图示所知,“酸浸”时铁的浸出率为 70%时所承受的试验条件为:利用盐酸在 100 ℃下浸出 2 小时或在 90 ℃时浸出 5 小时。
“酸浸”时盐酸溶解 FeTiO 生成 TiOCl2-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FeTiO +4H+
3 4 3
+4Cl-===TiOCl2-+Fe2++2H O。
4 2
高温下 FePO 与 Li CO 和 H C O 混合加热可得 LiFePO ,依据电子守恒和原子
4 2 3
2 2 4 4
高温
守恒可得到此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FePO
+Li
CO +H C
O =====2LiFePO
+3CO ↑
+H O↑。
2
4 2 3
2 2 4 4 2
1.(2025·全国卷Ⅱ)由以下试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试验
向 2 mL mol·L-1 的
A
FeCl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
3
振荡,加 1 滴 KSCN 溶液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
B
燃,快速伸入集满 CO 的
现象
黄色渐渐消逝,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
色颗粒产生
结论
复原性:
Fe>Fe2+
CO 具有氧化
2
2
集气瓶
性
加热盛有少量 NH HCO
4
3
C
NH HCO 显
4
碱性
3
D
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
放置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向2 支盛有2 mL 一样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参加 2 滴一样浓度的 NaCl
和 NaI 溶液
石蕊试纸变蓝
一支试管中产生
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 (AgI)<
sp
K
sp
(AgCl)
答案 C
解析 A 项,参加过量的铁粉,黄色消逝,参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Fe3
+完全被消耗,即 Fe+2Fe3+===3Fe2+,依据氧化复原反响的规律,复原剂的复原性大于复原产物的复原性,Fe 化合价上升,Fe 作复原剂,Fe2+既是复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因此复原性 Fe>Fe2+,故A 正确;B 项,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生成C,发生反响是4Na
点燃
+CO =====2Na O+C,CO 中 C 元素化合价降低,因此 CO
作氧化剂被复原,故 B 正
2 2 2 2
△
确;C 项,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 HCO =====NH ↑+CO ↑+H
O,氨气使潮湿的红
4 3 3 2 2
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 NH
4
HCO
3
的原因,故 C 错;D 项,产生黄色沉淀,说明生成
AgI,AgI 和 AgCl 形式一样,溶度积小的先沉淀,即 K (AgCl)>K (AgI),故 D 正确。
sp sp
2.(2025·天津高考)以下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 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 NH+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4
答案 C
解析 石灰和 Na CO
2 3
均可以与酸反响,可以用来处理废水中的酸,故A 正确;铝盐
和铁盐溶液中的 Al3+、Fe3+均可水解,分别生成 Al(OH)
3
胶体、Fe(OH)
3
胶体,吸附水中
的悬浮物,故 B 正确;烧碱(NaOH)可与高浓度的 NH+溶液反响产生 NH ,可回收利用
4 3
NH ,故D 正确。因CuCl 、HgCl
可溶,氯气不能使Cu2+、Hg2+从溶液中析出除去,应
3 2 2
承受沉淀法,故 C 错误,应选 C。
3.(2025·江苏重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明矾的化学式:Al (SO )
2 4 3
Na O 吸取 CO
产生 O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2 2 2
Cl
2
2
NaOH(aq)
能实现 Fe――→FeCl
2
――→ Fe(OH)
2
的转化
点燃
无色透亮的溶液中 Fe3+、Mg2+、SCN-、Cl-可大量共存
答案 B
解析 明矾的化学式 KAl(SO )
·12H
Cl
2
O,故 A 错误;Fe――→FeCl
,故 C 错误;Fe3
4 2 2 3
点燃
+和 SCN-不能共存,且 Fe3+显棕黄色,故 D 错误。选 B 项。4.(2025·高考组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全国卷Ⅰ)过氧化钠与水反响时,生成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B.(天津高考)Na 与 H O 的反响是熵增的放热反响,该反响能自发进展
2
C.(天津高考)饱和Na SO 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2 4
D.(安徽高考)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
CO 、NaHCO
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答案 D
2 3 3
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响: 2Na O +2H O===4NaOH+O ↑,Na O
既作氧化
2 2 2 2 2 2
剂又作复原剂,生成 mol 氧气,转移电子 ,A 正确;钠与水反响有气体生成,
A
是熵增的放热反响,所以反响能自发进展,B 正确;饱和 Na SO
2 4
溶液使蛋白质溶液产生
沉淀发生的是蛋白质的盐析,而浓硝酸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发生的是蛋白质的变性,二
者原理不同,C 正确;Na CO
2 3
受热不分解,D 错误。
5.(2025·浙江高考)某同学承受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 Fe O 、SiO 、
2 3 2
Al O
2 3
,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
4
·7H
2
O),设计了如下流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选用铁粉
固体 1 中肯定有 SiO ,掌握 pH 是为了使 Al3+转化为 Al(OH) 进入固体 2
2 3
从溶液 2 得到 FeSO ·7H 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掌握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4 2
假设转变方案,在溶液1 中直接加 NaOH 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
经结晶分别也可得到 FeSO ·7H O
4 2
答案 D
解析 由于最终制备的是硫酸盐,所以溶解所用的酸应当为硫酸,且要将溶液中的
Fe3+复原为 Fe2+,所以试剂X 应当为 Fe 单质,A 项正确;加硫酸后SiO
2
不能溶解,所以
固体 1 中肯定含有 SiO ,而用NaOH 溶液掌握 pH 的目的是使 Al3+转化为 Al(OH) 沉淀,
2 3
B 项正确;Fe2+极易被氧化,FeSO
4
·7H
2
O 受热易分解,故从溶液 2 得到产品的过程中需
要防氧化和防分解,C 项正确;转变后的方案中,Fe 主要以 Fe3+形式存在,得到的不是
FeSO ·7H O,D 项错误。
4 2
6.(2025·福建高考)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氯化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其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
O ,含有 Fe
O 、SiO
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
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2 3 2 3 2
:
物质
沸点/℃
SiCl
4
AlCl
3
FeCl
3
FeCl
2
180(升华)
300(升华)
1023
① 步 骤 Ⅰ 中 焙 烧 使 固 体 水 分 挥 发 、 气 孔 数 目 增 多 , 其 作 用 是
(只要求写出一种)。
②步骤Ⅱ中假设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响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 是
。
③:
Al O (s)+3C(s)===2Al(s)+3CO(g)ΔH =+ kJ·mol-1
2 3 1
2AlCl (g)===2Al(s)+3Cl (g)ΔH =+ kJ·mol-1
3 2 2
由 Al
O 、C 和 Cl 反响生成 AlCl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 3 2 3
④步骤Ⅲ的尾气经冷却至室温后,气体用足量的 NaOH 冷溶液吸取,生成的盐主要有 3 种,其化学式分别为 。
⑤ 结 合 流 程 及 相 关 数 据 分 析 , 步 骤 Ⅴ 中 加 入 铝 粉 的 目 的 是
。
答案 (1)Al3++3H O
2
Al(OH)
3
(胶体)+3H+
(2)①防止后续步骤生成的 AlCl
3
水解(或增大反响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响速率)
②铁(或 Fe)
③Al O (s)+3C(s)+3Cl (g)===2AlCl (g)+3CO(g)
2 3 2 3
ΔH=+ kJ·mol-1
④NaCl、NaClO、Na CO
2 3
⑤除 FeCl
3
杂质,提高 AlCl 纯度
3
解析 (1)AlCl
3
溶于水,Al3+水解生成 Al(OH)
3
胶体。(2)①步骤Ⅰ中焙烧时,固体水
分挥发,可以防止后续步骤生成的 AlCl
3
水解;气孔数目增多,可以增大反响物的接触面
积,加快反响速率。②铝土矿粉和焦炭焙烧时,焦炭能复原 Fe O
得到单质铁。③依据盖
2 3
斯定律,由题中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其次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得 Al O (s)+3C(s)+
2 3
3Cl (g)===2AlCl (g)+3CO(g)” ΔH=+ kJ·mol-1- kJ·mol-1=+ kJ·mol
2 3
-1。④步骤Ⅲ的尾气中含有 Cl 、CO 、O
等,用足量 NaOH 冷溶液吸取,生成的盐主要
2 2 2
有 NaCl、NaClO、Na
CO 。⑤依据图示流程知 AlCl 粗品中含有杂质 FeCl 、SiCl ,根
2 3 3 3 4
高考化学章末高考真题演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