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通用篇) 】是由【da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通用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通用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化课程改革试验教材其次册88页例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驾驭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⑴培育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⑵引导大家酷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
使学生驾驭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驾驭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依次)
8+4+313-4-562-209+5+716-8-458-30
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
28+34
52-20
二、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特别满足,我国运动员们在2025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状况让全国人民也特别满足,你们想知道他们得奖的状况吗?
1、出示表格
金牌银牌铜牌
321714
2、依据表格编一道两步试题。
3、指名列式。32+17+14
4、小组内探讨该怎样计算?
5、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指名说师板书。
32+17+14=63
32
+17
49
+14
63
师:这几位同学真聪慧,说出自己的方法,你们喜爱用这种方法?好!现在你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比试一下,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6、完成
35+26+24
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
你是怎样想的.?师板书
35+26+24=85
35
+26
61
+24
85
师: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慧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模糊”,看看谁情愿当小模糊!
7、试一试:
(1)对学生提出要求:先叙说题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2)指名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62-15-17=30
62
-15
47
-17
30
3、做一做
98-28-35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今日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师板书课题。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用两个竖式来算,其次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驾驭,并能形成肯定的计算速度。
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学问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学问结构。
3、在经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学问有新的相识、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
1、谈话引入:老师想问小挚友一个问题,平常你们喜爱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兴奋的事说出来听一听?
,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并回答:
(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觉什么?(或小挚友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发觉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觉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挚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挚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挚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挚友在开电瓶车。)
(2)A:从图中你能发觉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觉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
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叙述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简单发觉,也不会产生看法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而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觉可能会有看法分歧,此时,老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相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留意什么(或起先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细致数,不重复也不遗漏。
B:你还能发觉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觉:现在是下午4时;有的小挚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挚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超群过了1米。
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
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项目中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项目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
人数2316156
2、依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若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四平八稳,但要引导学生留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假如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老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终老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挚友细致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沟通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三)汇报沟通,梳理分类:
1、哪个小组情愿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当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叙述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2)假如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能够进行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刚好板书算式。
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沟通活动的不断深化,老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终的总结概括作好打算。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部分,如下所示:
23+16 23-16 23+16+15 23-16-4 23+16-15 23-(16+4)
16+15 23-4 16+15+4 23-15-4 23+15-16 23-(15+4)
16+4 15-4 23+16+4 23+16-4
(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
1、细致视察这些算式,你能发觉什么?
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视察与分析,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
2、在计算时应当留意什么?
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留意的问题——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老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学问梳理。
(五)巩固练习,拓展创新:
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挚友打算好计数器,听老师说要求,大家在计数器上拨数。
十位上的数字是4,个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
2、数的大小比较:
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练习:
33○49 98○62 54○45 87○90 43○46-2 77○50+27
3、数的计算:
(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
第一组:35+24 42+36 56+43 57-45 98-56 84-53
其次组:38+25 46+59 36+57 54-37 42-19 51-27
(2)细致视察这两组数,你能发觉什么——引导学生发觉:第一组计算时不须要进位与退位,其次组计算时须要进位与退位。
在计算时我们要留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觉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遗忘“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学问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表述。学问——学会了什么,应当留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基础的合作、沟通、对比、视察、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行总结。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相识钟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读钟表时间的相识,促进学问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学问结构。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在探究时刻之间改变的
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认读时间的表象,实现数的相识、图形与
空间两个领域的相互融合。
3、经验认读钟表时刻探究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刻(时间)与人
。
教学打算:
每个同学打算一个玩具钟表(或模型),老师打算演示用钟表。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1)玩电瓶车的同学是 起先的,结束时是4时。
(2)坐飞天轮的同学是4时起先的,结束时是 。
(3)坐龙船的同学是 起先的,结束时是 。
(4)跳蹦蹦床的同学是3时起先的,结束时是4时。
(5)买票的小挚友4时进“儿童乐园”, 离开“儿童乐园”。
(6)“儿童乐园”每天下午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2时——6时。
二、自主探究:
1、以6个问题为框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以问题(1)为例:
(1)能不能把小挚友起先玩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2)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进行操作。
(3)指名几名同学演示。
(4)老师引领探究——利用教具(钟表),师生共同完成从到始终到的拨针操作活动。
2、画出整时:
A:能不能把问题中的4时、3时、2时、6时画出来?请同学们利用钟面图,画上表针。(每个同学发一张钟面图)
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画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几位同学上台展示。
C:让画错的同学进行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觉什么?
引导学生能发觉:跳蹦蹦床的同学是最早起先玩的,坐飞天轮的同学结束的最晚,跳蹦蹦床的同学玩的时间最长……
2、在认读钟表时应当留意什么?
引导学生把认读钟表要留意的事项说出来:辩认时针与分针,看清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3
所以这一学问点对学生来说又是生疏的。所以教学时,我是以学生熟识的生活场景-------“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会场布置引入新知教学,既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忱,也紧扣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到处有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学中我也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主动创设情景,以激发学习热忱。本节课我尽量考虑低年级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比较生动好玩的情景,如:找联欢会会场中的规律、画一画、图一图、找规律嬉戏、观赏规律中的美等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
二、面对全体,关注个体。班级的学生中有聪慧敏捷的优秀生,也有较迟钝缓慢的学困生,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照看到学困生的须要,采纳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以达到全面发展。当然我也常常请一些学困生尝试回答问题,并给以激励支持,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爱好和信念。
三、紧密联系生活,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都是以学生比较熟识的生活情景入手绽开教学的,比如今日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学生最兴奋地“六一儿童节”,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实行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孩子们的节日,所以我就紧扣这个有意义的日子绽开了教学,学生不仅学得快乐,也觉得意义深刻。在比如“观赏规律中的美”这一环节,通过观赏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事物,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规律,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原来我想让学生有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哟规律的事物却不能在课堂中完成,所以只好留着让学生当成课外的作业去完成,当然我也信任学生肯定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得作业的。
四、给与学习主动权,做学习的主子。本节课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觉规律,去探究规律,然后在集体的反馈中矫正,总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习,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子。但是由于投影仪显示不够清楚等缘由,课堂中也出现了各种不足的地方,如有些学生看不清图片的颜色,给教学带来肯定得麻烦;在比如由于学具的不足,我只能把“摆一摆”的环节改成“画一画”,虽然学习目的同样达到了,但总感觉有些欠缺;另外由于我的一点惊慌的心情,把学生在操作时放点轻松的音乐让他们放松一下惊慌的心情的这一环节也给漏掉了,只有操作,没有音乐等等。这一系列的不足之处,都是由于本人的教学阅历有限而引起的,这有待于以后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教学目标
2025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通用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