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碳酸盐岩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工程地质意义(合集7篇).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碳酸盐岩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工程地质意义(合集7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碳酸盐岩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工程地质意义(合集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碳酸盐岩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工程地质意义(合集7篇)
篇1:碳酸盐岩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工程地质意义
碳酸盐岩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工程地质意义
开展了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溶蚀作用实验室模拟研究,建立了溶蚀作用的`热力学模型方程,对3种不同温压条件下( K,20 MPa; K,25 MPa; K,30 MPa)碳酸盐岩溶蚀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白云岩较灰岩更易溶解并形成孔隙、孔洞等古溶蚀构造,这为油气生成提供了地下空间;同时提出了在城市、铁路及隧道选址等方面充分考虑地下工程地质概貌,以免发生重大的地质灾害及其隐患.
作 者:肖林萍 黄思静  作者单位:肖林萍(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黄思静(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刊 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年,卷(期): 37(3) 分类号:P554 关键词:碳酸盐岩   热力学   工程地质   溶蚀作用  
篇2:碳酸盐岩微生物溶蚀作用特征及意义
碳酸盐岩微生物溶蚀作用特征及意义
为研究微生物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将灰岩在细菌、放线菌、真菌环境下进行溶蚀试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验前后的岩样进行扫描,:加入微生物后,岩样的溶蚀显著加强,其中真菌的溶蚀能力最强、放线菌次之、而细菌的最弱;不同微生物作用下的岩样其微观溶蚀形态不同,,放线菌的呈线状溶蚀,而真菌的呈絮状溶蚀,这与微生物本身的形态有关.
作 者:王涛 李强 王增银 WANG Tao LI Qiang WANG Zengyin  作者单位:王涛,王增银,WANG Tao,WANG Zengyin(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430074) 李强,LI Qiang(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430074)
刊 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年,卷(期): 34(3) 分类号:  关键词:微观溶蚀   微生物   碳酸盐岩  
篇3: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矿物微形貌及其意义探讨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矿物微形貌及其意义探讨
主要通过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该区结核状碳酸盐岩具有微孔结构,这些微孔可能是甲烷渗漏的通道,并且结核状碳酸盐岩矿物堆积较为紧密;碳酸盐矿物的'微形态呈近菱形、菱形、球状、丝状、短柱状、卵状等形态或集合体,其中球状碳酸盐具有微生物结构,由蠕虫状或丝状矿物组成,,由此推测在其沉淀过程中这两种细菌可能只是提供了物质基础,,以及一些未知的蘑菇状和管状矿物.
作 者:杨克红 初凤友 赵建如 雷吉江 方银霞 YANG Ke-hong CHU Feng-you ZHAO Jian-ru LEI Ji-jiang FANG Yin-xia  作者单位:杨克红,YANG Ke-hong(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初凤友,赵建如,雷吉江,方银霞,CHU Feng-you,ZHAO Jian-ru,LEI Ji-jiang,FANG Yin-xia(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
刊 名:矿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9(3) 分类号:P571  关键词:冷泉碳酸盐岩   矿物   微形貌   南海  
篇4:碳酸盐岩有机质二次生烃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意义
碳酸盐岩有机质二次生烃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意义
对低成熟度的灰岩样品进行人工熟化实验, 获得了不同成熟度的可用于对比研究二次生烃作用的系列样品. 之后, 将人工熟化后的样品在抽提前、后分别置于Rock-Eval热解仪上进行“二次”生烃实验, 在考察其热解产率特征的同时, 探讨各样的化学动力学特征. 结果表明, 二次生烃的是否“提前”或“滞后”及二次生烃潜力与一次生烃是否排出有关, 与初次成烃的中止成熟度有关. 人工熟化样品抽提后, 其平均活化能随成熟度的升高总体上呈增大趋势. 但未经抽提样品的动力学特征则相反. , 两者的结合可以解释一些前人有关二次生烃研究中存在的相互矛盾的认识, 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二次生烃量的定量评价.
作 者:卢双舫 钟宁宁 薛海涛 潘长春 李吉君 李宏涛  作者单位:卢双舫,薛海涛,李吉君,李宏涛(大庆石油学院,大庆,163318) 钟宁宁(石油大学,北京,102249)
潘长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刊 名:中国科学D辑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年,卷(期): 37(2) 分类号:P5 关键词:碳酸盐岩   二次生烃   化学动力学   热模拟实验   二次生烃的定量评价  
篇5:伊朗A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参数评价(上)(储层特征及解释模型)
伊朗A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参数评价(上)(储层特征及解释模型)
A油田是一个勘探开发百年的海相碳酸盐岩油藏,中石油接手后新钻五口井急需了解储层参数和其它信息,'基础上,从分析储层的岩性、物性、空隙类型、物性控制因素、电性和舍油性上入手,解析A油田储层特征,、试油等资料的检验,符合地下油藏情况.
作 者:边环玲 关雎 孙立国 徐建波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北京,100101 刊 名:国外测井技术 英文刊名:WORLD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4) 分类号:P631 关键词:碳酸盐岩   孔隙   裂缝   白云岩化作用   结构组分   毛管半径   U/TH  
篇6:量子力学的挑战和辩护--贝尔不等式实验模型的判决性意义
量子力学的挑战和辩护--贝尔不等式实验模型的判决性意义
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的争论是对客观世界诠释的不同方式,,尤其是实验手段为量子行为的`.
作 者:郭伟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科技导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8) 分类号:N0 O3 O4 关键词:贝尔定理   局域隐变量理论   量子理论  
篇7:塔里木盆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陆相砂岩中碳酸盐岩碎屑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塔里木盆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陆相砂岩中碳酸盐岩碎屑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从储层的微观特征入手,通过各种实验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塔北隆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中的碳酸盐岩碎屑有五大特征,明显区别于胶结物:粒度粗,一般比其周围的'原生孔隙大,磨圆好(个别有晚期压溶现象),轮廓清晰;在砂岩中分布相对均匀,非斑块状;碎屑中存在古生物的化石且多为粉细晶;胶结物(铁方解石、铁白云石)多附着在碎屑边缘呈加大边出现,染色有明显变化;灰岩、、含量低、分选差、磨圆差、均质差;远源粒度细、含量高、分选好、磨圆好、均质好;浅埋粒形好、,干旱、炎热、近咸化的古气候、古水体环境,:其减孔效应明显低于胶结物,可有效解释高含量碳酸盐高物性砂岩成因,其分布是界定沉积物源区的有效证据.
作 者:张荣虎 贾承造 张惠良 朱国华 ZHANG Rong-hu JIA Cheng-zao ZHANG Hui-liang ZHU Guo-hua  作者单位:张荣虎,ZHANG Rong-hu(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8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310023) 贾承造,JIA Cheng-zao(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83)
张惠良,朱国华,ZHANG Hui-liang,ZHU Guo-hua(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310023)
刊 名:沉积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25 27(3) 分类号: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白垩系   巴什基奇克组   碳酸盐岩碎屑

2025年碳酸盐岩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工程地质意义(合集7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1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