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 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 C .7 天后干重减少是因为有机物在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 D .10 天后,使萌发种子干重 (含幼苗)增加的必需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 2.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自养生物 B .蓝藻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大肠杆菌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 D .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 3.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 B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反映的种间关系是共生 C .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D .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4.图甲是 H 2O 2酶活性受 pH 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 时 H 2O 2 分解产生的 O 2 量随时间的变化。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河北邢台市2024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第1页 : . 河北邢台市2024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第2页
A .pH=a 时,e 点下移, d 点左移 B .pH=c 时,e 点为 0 C .温度降低时, e 点不移, d 点右移 D .H O 量增加时, e 点不移, d 点左移 2 2 5.2018 年 10 月 1 日宣布,将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 以 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通过刺激免疫系统原有的能 力,来对抗肿瘤细胞,该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 PD —1 的细胞表面成分能帮助免疫系统识别癌症细胞, 请问 PD —1 的化 学成分是 ( ) A .磷脂 B .胆固醇 C .蛋白质 D .脂肪 6.探究不同情况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水温越高洗涤效果越好 B .在不同温度下洗涤被不同污渍污染的白布 C .加酶洗衣粉主要添加了酸性蛋白酶和酸性纤维素酶 D .在探究不同温度下某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洗涤时间要相同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7.(9 分)某一质粒载体如图所示,外源 DNA 插入到 Amp r或 Tet r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 Amp r表示氨苄青霉素 抗性基因, Tet 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 。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 BamH I 酶切后,与用 BamH I 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 加入 DNA 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 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三种,分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回 答下列问题: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种子始终放在黑暗条件中培养,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曲线中看出,在前 7 天种子 的干重在增加,这说明脂肪在不断转变成糖类等其他形式的有机物,糖类物质中 O 含量大于脂肪,脂肪转化为糖类、 氨基酸等有机物需要添加 O ,添加的 O 可直接来自吸收的水,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7 天后干 重减少是因为有机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有机物的量减少所致。 【题目详解】 A 、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不是 C 元素而是 O ,A 错误; B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无减数分裂, B 错误; C 、种子始终放在黑暗条件中培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此第 7d 后种子由于进行细胞呼吸分解有机 物使干重下降, C 正确; D 、种子萌发为幼苗后,必须提供适宜的光照和所需的矿质元素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从而使干重增加, D 错误; 故选 C 。 2、C 【答案解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原核细胞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细胞呼吸、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相 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题目详解】 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将 CO 和 H O 合成为糖类,因此是自养生物,A 正确;蓝藻 2 2 为原核生物,虽然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 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其 河北邢台市2024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第5页 : . 河北邢台市2024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第6页 细胞中没有细胞核,C 错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 CO 和 H O,CO 和 H O 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 D 正确。 2 2 2 2 【答案点睛】 疑难辨析—— 自养生物与生产者 自养生物是指将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无机物 CO 等合成为有机物的生物,包括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光合细菌 2 和蓝藻等,以及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3、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间关系(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 。 【题目详解】 竹林中凤尾竹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特征, A 错误;秧苗与杂草的关系是竞争关系,B 错误;植物垂直结构上 有分层现象,提高了对光的利用率,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因此动物也出现分层,C 错误;群落的水平结 构是由于地形的起伏、湿度的大小等,所以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属于群落的水平 结构,,D 正确。 4、C 【答案解析】 H O 在常温下分解非常缓慢,在生物体内 H O 酶能将其快速分解。 2 2 2 2 分析曲线图:图甲是 H O 酶活性受 pH 影响的曲线。 pH=b 时,该酶的活性最强; pH=c 时, H O 酶变性失活。 2 2 2 2 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 pH=b 时 H O 分解产生的 O 量随时间的变化。 e 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d 点表示到达平 2 2 2 衡点所需的时间,能代表化学反应的速率。 【题目详解】 A 、乙图表示 pH=b 时 H O 分解产生的 O 量随时间的变化。 pH=a 时酶的活性减弱,酶促反应速减慢,但化学反应的 2 2 2 平衡点不变,所以 e 点不变, d 点右移, A 错误; B 、pH=c 时,酶变性失活,但 H O 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所以 e 点不变, d 点右移,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