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火力发电厂吸收塔水平衡及快速降低脱硫吸收塔液位的方法.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火力发电厂吸收塔水平衡及快速降低脱硫吸收塔液位的方法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火力发电厂吸收塔水平衡及快速降低脱硫吸收塔液位的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毕业设计(论文)
- 1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 目:
火力发电厂吸收塔水平衡及快速降低脱硫吸收塔液位的方法
学 号: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 2 -
毕业设计(论文)
- 3 -
火力发电厂吸收塔水平衡及快速降低脱硫吸收塔液位的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火力发电厂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问题,分析了吸收塔水平衡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快速降低脱硫吸收塔液位的方法。首先,对吸收塔水平衡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液位控制模型;其次,针对液位快速降低的需求,提出了基于PID控制的液位调节策略,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最后,针对实际应用中的液位波动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液位调节策略,并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实用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火力发电厂脱硫效率、降低脱硫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火力发电厂作为主要的能源供应者,其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脱硫是火力发电厂环保治理的重要环节,而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是脱硫工艺的关键。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脱硫吸收塔液位波动较大,影响了脱硫效率,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因此,研究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方法,对于提高火力发电厂脱硫效率、降低脱硫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火力发电厂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问题,分析了吸收塔水平衡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快速降低脱硫吸收塔液位的方法。
一、 1 吸收塔水平衡分析
吸收塔水平衡原理
毕业设计(论文)
- 4 -
(1) 脱硫吸收塔是火力发电厂中用于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关键设备。在吸收塔内,烟气与吸收剂(通常为石灰石浆液)进行充分接触,使二氧化硫被吸收剂吸收,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吸收塔水平衡原理主要是指烟气进入吸收塔后,与吸收剂接触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具体来说,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化学反应以及吸收剂在塔内的循环流动是影响吸收塔水平衡的关键因素。
(2) 在吸收过程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首先溶解于吸收剂中,然后与吸收剂中的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这一过程涉及到溶解平衡、反应平衡以及离子平衡。同时,吸收剂在塔内的循环流动也是维持吸收塔水平衡的重要条件。吸收剂在塔内的循环流动有助于将新鲜吸收剂输送到塔顶,同时将已吸收二氧化硫的吸收剂输送到塔底,从而实现二氧化硫的连续去除。
(3) 吸收塔水平衡的维持还与塔内的液气比、喷淋密度、塔内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液气比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吸收塔的烟气量与吸收剂量的比值,喷淋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淋到塔内的吸收剂量。液气比和喷淋密度的合理控制能够确保烟气与吸收剂充分接触,提高脱硫效率。此外,塔内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吸收剂的溶解度降低,从而影响吸收塔的水平衡。因此,在脱硫吸收塔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吸收塔的水平衡,从而实现高效的脱硫效果。
吸收塔水平衡影响因素
毕业设计(论文)
- 6 -
(1) 吸收塔水平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烟气性质是一个关键因素。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温度和流速等都会对吸收塔内的物质平衡产生影响。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可能导致吸收剂过快耗尽,而温度和流速的变化则会影响吸收剂与烟气接触的效率。
(2) 吸收剂性质和用量也是影响吸收塔水平衡的重要因素。吸收剂的粒径、溶解度、反应活性以及其在塔内的循环情况都会影响脱硫效果。此外,吸收剂的用量过多可能导致塔内液位过高,影响塔的运行效率;用量过少则可能无法有效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3) 塔内结构和操作条件也是影响吸收塔水平衡的关键因素。喷淋装置的设计、塔内气流分布、塔内温度和压力等都会影响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效果。不当的塔内结构或操作条件可能导致吸收效率降低,甚至出现液膜干涸、液位波动等问题。
吸收塔水平衡模型建立
(1) 吸收塔水平衡模型的建立是脱硫工艺优化和控制的基础。该模型通常包括物质平衡、热平衡和动量平衡三个主要部分。以某火力发电厂脱硫吸收塔为例,其设计参数为:塔高50米,直径4米,喷淋密度为50m³/h·m²,。在建立模型时,首先需要确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以该厂为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通常为2000mg/m³。根据这些数据,。
(2) 在物质平衡方面,模型需要考虑烟气中二氧化硫与吸收剂之间的反应速率。以石灰石浆液为吸收剂,,⁻¹。根据这些参数,可以建立如下反应速率方程:d[SO₂]/dt = k[CaCO₃][SO₂],其中[SO₂]和[CaCO₃]分别为二氧化硫和石灰石浆液的浓度。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在特定操作条件下,该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脱硫过程。
毕业设计(论文)
- 6 -
(3) 热平衡和动量平衡也是建立吸收塔水平衡模型的重要部分。在热平衡方面,需要考虑烟气与吸收剂之间的热量交换,以及塔内温度对吸收剂溶解度的影响。以该厂为例,烟气温度为150℃,吸收剂温度为40℃。根据热量守恒定律,可以建立如下热平衡方程:Q_in = Q_out,其中Q_in和Q_out分别为烟气带入的热量和吸收剂带出的热量。在动量平衡方面,需要考虑塔内气流分布对液膜厚度和液气比的影响。以该厂为例,通过CFD模拟,可以得到塔内气流分布图,从而确定液膜厚度和液气比,为模型提供依据。通过这些模型参数的确定,可以更好地优化脱硫吸收塔的运行,提高脱硫效率。
二、 2 液位控制策略研究
PID控制策略
(1) PID控制策略,即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中的经典控制方法。在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中,PID控制策略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实现对液位的精确控制。以某火力发电厂脱硫吸收塔为例,其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是:在烟气流量波动时,液位波动幅度不超过5cm,响应时间不超过30秒。
毕业设计(论文)
- 8 -
(2) 在PID控制策略中,比例参数(Kp)用于调整控制系统的输出与误差之间的比例关系,积分参数(Ki)用于消除稳态误差,微分参数(Kd)用于预测误差的变化趋势。以该厂脱硫吸收塔为例,,,。在实际运行中,通过实时监测液位,将设定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作为误差输入PID控制器。
(3) PID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用于调节喷淋泵的转速,从而控制进入吸收塔的吸收剂量。在实际应用中,PID控制策略需要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以该厂脱硫吸收塔为例,在烟气流量稳定时,通过调整PID参数,使液位波动幅度最小化。在烟气流量波动较大时,PID控制器能够快速响应,使液位波动幅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通过不断优化PID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模糊控制策略
(1) 模糊控制策略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控制方法,它通过模糊推理和模糊决策来调整控制器的输出。在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中,模糊控制策略能够适应复杂的工况变化,提供灵活的控制效果。以某火力发电厂脱硫吸收塔为例,其液位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策略,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库来模拟操作人员的经验。
(2) 模糊控制策略的核心是模糊规则库的建立。这些规则通常基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现场数据。例如,在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中,可能会包含以下模糊规则:“如果液位高,则增加喷淋泵转速;如果液位低,则减少喷淋泵转速;如果液位波动大,则适当调整喷淋泵转速。”这些规则通过模糊逻辑推理,将液位、液位变化率等输入变量转化为喷淋泵转速的输出变量。
毕业设计(论文)
- 9 -
(3)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通常包括液位、液位变化率、烟气流量等,输出变量为喷淋泵转速。在实际应用中,模糊控制器通过实时监测这些变量,根据模糊规则库进行模糊推理,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这种控制方法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能够处理非线性、时变和不确定性的系统。以该厂脱硫吸收塔为例,模糊控制策略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工况下保持液位的稳定,提高了脱硫效率。
仿真实验验证
(1)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策略在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中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实验。实验中,使用某火力发电厂脱硫吸收塔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模型建立,并模拟了不同的工况条件,包括正常工况、烟气流量波动和液位扰动等。
(2) 在仿真实验中,首先对PID控制策略进行了测试。通过调整PID参数,观察到在不同工况下液位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PID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将液位波动控制在设定范围内,平均响应时间在20秒以内,且在烟气流量波动较大时,系统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3) 随后,对模糊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模糊控制策略在处理复杂工况时表现出更高的适应性。当烟气流量出现较大波动时,模糊控制系统能够更快地调整喷淋泵转速,使得液位波动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模糊控制策略在处理液位扰动时,能够更快地恢复到设定值,显示出其在动态调整方面的优势。综合仿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两种控制策略在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中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毕业设计(论文)
- 9 -
三、 3 实际应用与现场实验
现场实验设计
(1) 现场实验设计旨在验证所提出的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策略在实际运行中的有效性。实验地点选取了某火力发电厂的脱硫吸收塔,该塔设计处理烟气量为500t/h,脱硫效率要求达到95%以上。实验前,对吸收塔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 实验过程中,首先对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了参数调整,以确保其稳定运行。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PID控制策略对液位进行调节;第二阶段,切换至模糊控制策略,对比两种策略在相同工况下的液位控制效果。实验期间,实时监测液位、烟气流量、吸收剂用量等关键参数,并记录数据。
(3) 实验数据表明,在烟气流量稳定的情况下,PID控制策略将液位波动控制在±3cm范围内,平均响应时间为15秒。而在烟气流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下,PID控制策略的液位波动幅度增大至±5cm,平均响应时间延长至25秒。对比之下,模糊控制策略在相同工况下,液位波动控制在±4cm范围内,平均响应时间为10秒。实验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策略在处理复杂工况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毕业设计(论文)
- 10 -
实验结果分析
(1) 实验结果分析首先集中在PID控制策略和模糊控制策略在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中的性能对比。在正常工况下,两种控制策略均能将液位波动控制在预定范围内。然而,当烟气流量发生波动时,PID控制策略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明显不如模糊控制策略。具体数据表明,PID控制策略在烟气流量波动时,液位波动幅度可达±5cm,平均响应时间为25秒;而模糊控制策略在同样工况下,液位波动幅度控制在±4cm,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0秒。这表明模糊控制策略在应对工况变化时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2) 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模糊控制策略在处理液位扰动时表现出更快的动态调整能力。在实验中,人为引入液位扰动,PID控制策略需要约20秒的时间才能将液位恢复至设定值,而模糊控制策略仅需约15秒。这一结果说明模糊控制策略能够更迅速地捕捉液位变化趋势,并及时调整控制策略,这对于确保脱硫效率至关重要。
(3) 最后,实验结果还揭示了两种控制策略在能耗和脱硫效率方面的差异。PID控制策略在处理复杂工况时,由于需要频繁调整控制参数,导致能耗较高。而模糊控制策略由于其自适应性和稳定性,能耗相对较低。此外,脱硫效率的测试结果显示,模糊控制策略在烟气流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脱硫效率仍能保持在95%以上,而PID控制策略在同样工况下的脱硫效率有所下降。这些实验结果共同表明,模糊控制策略在脱硫吸收塔液位控制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实际应用效果评估

火力发电厂吸收塔水平衡及快速降低脱硫吸收塔液位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5-02-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