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生的性心理.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大学生的性心理 】是由【ielbcztwz2438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学生的性心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十章 大学生的性心理
BRAND PLANING
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BRAND PLANING
一、性心理的发展
按照弗洛伊德学说来理解,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性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他把与生存本能相联系,并用以机体的性需要的心理能量称之为利比多(libido),在人的不同发展时期利比多投放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并以此为标准而将人的性心理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特定的社会化的任务,如果社会化过程出现障碍(如中断、缩短、变异),以后将可能是导致人格障碍和一切心理疾病的病根。
一、性心理的发展
口腔期(1岁以内,婴儿期):在这一时期,婴幼儿通过吸吮母亲的乳房不仅满足对食物的需要,还因此感到快感满足和安全。这一时期性表现的三大特征是:“性快感的来源同身体中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寻食功能密切相关;它尚不知有性的对象,是一种‘自体享乐’;它的性目的受快感区的直接控制。”[1]这一时期最大的心理危机是断奶。 ——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
儿童早期(1-3岁,肛门期)获得独立性,发展自律性,接受个人能力(如进行大小便的训练),学习如何表达负向情绪(如敌意、愤怒、攻击等)。
由于父母过分关照,自律性发展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怀疑,依赖别人,不能接受自己的真实情感
一、性心理的发展
学前期(3-6岁,性器官阶段)性别认同开始形成,对生殖器格外好奇,对两性差异有浓厚兴趣。对父母异性一方产生爱恋情结。
对有关性意识和性行为自责、内疚和悔恨;或者由于父母教导的过于松懈,导致孩子缺乏伦理道德,不能遵循社会价值观行事,形成不顾别人感受的自私人格。
一、性心理的发展
一、性心理的发展
出现不足感和自卑感等消极的自我概念;在学习方面不适应;对批评采取防卫性反应;性别角色认同障碍,依赖性强
学龄期(6-12岁,潜伏期)性兴趣下降,开始发展对学校、游戏同伴、体育运动等新的兴趣,获得勤奋感,具有乐于学习、富有好奇心,有坚强的毅力等特征。
一、性心理的发展
认同混淆和认同危机,没有一种稳定的自我认同感。可能出现同性恋或变态性心理。没有一种清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龄期6-12岁,潜伏期这是一个充满依赖-独立的矛盾冲突的时期。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的矛盾冲突迅速膨胀,可能会有一种惊慌失措的情绪体验。通过综合各种影响和压力,最后建立自我认同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接纳自己。
二、影响性心理发展的因素
性心理的发展首先有其生理物质基础。柏曼()就以内分泌腺功能优势为标准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胸腺期(幼年)、松果腺期(童年)和性腺期(青年)。
遗传基因、脑内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所分泌的性激素对性心理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心理具有关键性的影响。首先是父母对性的态度。如果父母对一切有关性的事物和行为的评价是自然的,非极端的,对孩子的性教育是民主和平等的,那么孩子的性态度一般也是平和自然的和正常的。如果父母对有关性的评价是批评、否定的,对孩子的性教育是严厉和保守的,那么孩子将视性是罪恶,形成性敌视的态度。
其次是父母对待孩子性别的态度对孩子的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家庭和社会境遇中,“个人在儿童期和成年期内所经历的某些偶然事件,必定也会对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
二、影响性心理发展的因素

大学生的性心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 文件大小3.35 MB
  • 时间2025-02-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