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DB1308 T328-2023藜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DB1308 T328-2023藜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DB1308 T328-2023藜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ICS
CCS B 05
D B 1 3 0 8
承 德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8/T 328—2023
藜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23-05-25 发布 2023-06-01 实施
承 德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 .
DB1308/T 328—2023
藜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藜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
防治的操作技术以及过程记录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藜麦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综合防治 comprehensive control
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
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
和社会效益。
4 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辅以使用低毒高效化学药剂防治。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做
到交替使用化学农药。注重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按防治指标用药。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 (所有部
分)、NY/T 1276 的规定。
5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倒茬,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及时清理田园杂草及残枝败
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秋季深翻土壤 20 cm~25 cm,降低害虫越冬基数。选择距前茬藜麦、甜菜地
500 m 远的地块安排藜麦种植。
6 物理防治
夜间悬挂诱虫灯、诱蛾器等在成虫羽化期进行诱杀,减少产卵。
1 : .
DB1308/T 328—2023
7 生物防治
喷施生物制剂,如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杀螟杆菌、苏云金杆菌等防治夜蛾类幼虫、草地螟、
蛀茎螟、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蚜虫等。
8 化学防治
病害
霜霉病
发病初期用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稀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25%嘧
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霜霉威600倍液,%霉多克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施
药时要把药液喷到基部叶背面,隔 7 d 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叶斑病
发病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防治效果最佳,依次为70%的戊唑丙森锌、25%氟吗唑菌酯悬浮剂。如
果植株同时感染霜霉病、叶斑病、黑秆病,推荐使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15 g/亩 和43%戊唑醇悬浮
剂 60 mL/亩,隔 7 d喷1次。
茎腐病
用立克秀悬浮种衣剂 g/kg 对藜麦种子进行包衣。发病初期使用5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植株进行喷施,隔 7 d 喷1次,连续防治1~2次。
根腐病
发病初期可选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在植株的茎基部喷
施;也可用甲霜恶霉灵灌根。
黑秆病
%甲霜灵+ %噁霉灵、60%苯醚甲环唑+ 40%醚菌酯、10%氟硅唑交替喷施,隔 7
d 喷1次,连续防治1~3次。
虫害
地下害虫
主要种类
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象甲等。
防治措施
每千克种子用高巧悬浮种衣剂 g 和 立克秀悬浮种衣剂 g 包衣;在播种时亩用辛硫磷颗粒剂
5 kg 撒施。
食叶类害虫
2 : .
DB1308/T 328—2023
主要种类
龟甲、夜蛾类、草地螟、芫菁、跳甲、小菜蛾等。
防治措施
用 % 阿维菌素 3500 倍液、40%吡虫啉水溶剂 1500~2000 倍液、 20 % 氯虫苯甲酰胺、 %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成虫集中活动时喷雾防治,隔 7 d 喷 1 次,连续 1~3 次。
刺吸类害虫
主要种类
蝽象、叶蝉、蚜虫、粉虱等。
防治措施
20%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500倍液喷雾,隔 7 d 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蛀茎类害虫
主要种类
甜菜筒喙象、蛀茎螟等。
防治措施
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1代成虫产卵期,当百株产卵孔达到10~15个时,%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700倍液,或20%的氯虫苯甲酰胺 10 ml/亩,或50%辛·氰乳油2000倍液进行轮换喷雾。
9 档案
建立藜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档案,详细记录各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发生情况、采取措施、药剂名
称、使用时间、用药方法、防治效果等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1308 T328-2023藜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