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DB1310 T298-2023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规程.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DB1310 T298-2023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规程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DB1310 T298-2023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规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ICS
CCS P22
1 3 1 0
廊 坊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10/T 298—2023
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规程
2023 - 3 - 9 发布 2023 - 4 - 9 实施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 .
DB 1310/T 298—2023
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原材料、工程及配合比设计要求、施
工质量控制、质量检验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廊坊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市政等建设领域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工程应用的设计、生产、
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为满足其他工程功能要求应用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流态预拌固
化土性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 233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CJ/T 526 软土固化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固化土
由原料土、土壤固化剂和水按照一定配比搅拌均匀,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流动性、水稳定性、低
渗透性的岩土工程材料。
固化剂
以CaO和硅铝质材料为主要成份,并充分利用锂渣等工业固废,同时添加具有改善土颗粒表面的功
能添加剂和活性激发剂制成的功能性复合胶凝材料。
1 : .
DB 1310/T 298—2023
配合比
满足设计要求的流态固化土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关系。
立方体抗压强度
mm mm mm立方体试块在无侧限压力条件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
固化土浆液水灰比
满足固化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拌合用水与用干土料和固化剂的质量比例。
4 基本规定
固化土的原材料应满足填筑材料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要求。
现场配制固化土应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搅拌,确保搅拌质量。
采用固化土进行回填,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固化土施工应进行全过程控制,并保存完整的记录和试验报告。
固化土的质量检测应包括:原材料性能检测、固化土性能检测、施工质量检验。
固化土的制备、施工应符合安全、绿色环保要求。
5 原材料
原料土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有机质不得超过5%;
b) 采用泵送浇筑时,原料土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5 mm;
c) 不得混入危害性废物;污染土壤在未经专项研究并获准允许使用时,不得作为固化土的原土料。
固化剂物理指标和工艺指标
固化剂物理指标应符合表 1 固化剂物理指标的规定。
表 1 固化剂物理指标
项目 指标
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量)/% ≤10
含水率/% ≤1
固化剂工艺指标应符合表 2 固化剂工艺指标的规定。
表 2 固化剂工艺指标
2 : .
DB 1310/T 298—2023
项目 指标 测试方法
净浆流动度 初始 初始
30min ≥90 按 CJ/T 526 的规定进行
/mm
60min ≥80
初凝时间/min ≥45
按GB/T 1346的规定进行
终凝时间/min <720
注:施工时从搅拌到填筑时间不超过1h时,净浆流动度可不做要求。
当固化土填筑工程可能影响周围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时,固化土拌合用水应符
合 JGJ 63 的规定;当无影响时,采用饮用水作为施工用水即可。
6 工程及配合比设计要求
工程设计
固化土设计时应根据填筑工程的特点和要求,以 28 天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施工和验收的
主要技术指标。
固化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明确要求时,固化土 28d 立方体抗压强度
应不小于 MPa。
用于路堤加宽时,固化土填筑体与路基或斜坡体间的衔接宜采用台阶形式,台阶高宽比应满足
路基或斜坡的稳定性要求,具体参照 JTG D30 的规定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
固化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 固化土的性能指标的规定。
表 3 固化土的性能指标
应用类别 28d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坍落度(mm)
建筑工程肥槽、空洞等
建筑工程肥槽、空洞等回填 建筑工程肥槽、空洞等回填
回填
路基下深度(m) A 类 B 类 150~240

基 ~ ≥ ≥
回 ~ ≥ 80~150
填 ≥
> ≥
注1:表中A类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B类为其他等级道路。
注2:固化土坍落度和流动度的测定方法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T 50080执行。
注3:固化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方法参照现行行业标准JTG/T 233执行。
固化土拌合物的固化剂掺量宜为 7%~25%,最终用量应根据试配确定。
固化土浆液水灰比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确定。
当回填工程有抗渗性要求时,固化土的渗透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渗透系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
准 GB/T 50123 中变水头渗透试验方法进行。
当固化土与饮用水接触或有环境控制要求时,固化土重金属浸出物毒性限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配合比设计
3 : .
DB 1310/T 298—2023
固化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坍落度等性能指标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确定,配合比设计的
固化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目标值不应小于设计强度值的 倍。
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试配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
标准第 条的规定。
固化土配合比设计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测定试验用土料的含水量;
b) 确定固化剂掺入比基准值;
c) 选取固化土浆液水灰比;
d) 计算各材料用量比例;
e) 进行固化土试配;
f) 调整和确定固化土配合比。
固化剂的类型和固化剂掺入比应根据土质、固化土的性能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固化剂掺入比
基准值应按设计要求执行。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当地经验并结合设计要求的固化土性能指标综合确
定。
固化土浆液水灰比应通过试拌,观察试拌固化土拌合物流动性确定,并应保证运输和施工泵送
的技术要求。
固化土材料的用量应按下列步骤确定:
a) 初步确定试验所需土料的质量m0,不少于30 kg;
b) 依据选定的固化剂掺入比基准值计算掺入的固化剂质量,掺入的固化剂质量可按(1)计算:
m0
mc= (1)
10
式中:mc —— 固化剂的质量(kg);
m0 —— 试验用土料的质量(kg);
α —— 固化剂掺入比(%);
ω0 —— 试验用土料的含水量(%)。
c) 依据选定的固化土浆液水灰比,加水量可按(2)计算:
0
mw = mc  (2)
10
式中:mw —— 拌合用水的质量(kg);
ω0 —— 试验用土料的含水量(%);
mc —— 固化剂的质量(kg);
μ —— 固化土浆液水灰比,根据经验确定。
固化土试配时,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配合比应为本标准第 确定的基准配
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宜在保持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固化土浆液水灰比,水灰比分别增加和减少
3%。
固化土试配时,固化土的性能应符合本标准表 3 的规定。可参见(表 3 固化土的性能指标)。
根据试配结果,宜选定符合设计性能要求、施工性能要求及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当试配结果不
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调整配合比并重新进行试验。
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4 : .
DB 1310/T 298—2023
7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充分调查现场施工条件、交通运输和环境条件、工程材料来源、施工机械及主要施工
设备的数量和规格。
固化土填筑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填筑前应清除填筑工作面的垃圾、树根等杂物,经隐蔽验收后施工。当有积水时应分析原因,
采取措施清除且基层清理隐蔽验收后施工。
固化土的制备
固化土的制备工艺宜按下列流程进行。可参见(图 1 固化土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 1 固化土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固化土的生产设备宜采用具有自动计量的装置,搅拌、浇筑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设备性能应满足
连续作业要求。搅拌设备的质量计量偏差应符合以下的规定。可参见( 表 4 原材料质量计量偏差控制
表)。
表 4 原材料质量计量偏差控制表
原材料 质量计量偏差控制
固化剂、水 ±2%
土 ±3%
生产中应对固化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坍落度进行检验,当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
因,并调整参数重新拌合。
生产原材料的计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校准周期为 3 个月。
固化土的浇筑与养护
浇筑前应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确定浇筑的方式,固化土浇筑可采用泵送或溜槽方式进行。
固化土搅拌至浇筑完成不宜超过 3h,冬季施工应进行试验段试配,并经设计、监理等单位同意
后进行。
固化土宜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浇筑的厚度应通过核算,首次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500 mm,随后每
次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1000 mm,相邻片区浇筑高度差不宜大于 1000 mm。
当浇筑基槽底标高不一致时,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
大面积地基垫层浇筑施工时,应分段施工且对称进行。
管道回填施工时,应采取分层对称浇筑,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差,并应采取抑制管道上浮和管芯

DB1310 T298-2023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