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孟子两章精美优秀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孟子两章精美优秀课件 】是由【duzw46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孟子两章精美优秀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孟子》
两章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雷州市松竹中学 陈晓豫
有关孟子和《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后人尊其为“亚圣”。他主张仁政,王道。《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记录孟子言论、活动的书。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PART ONE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PART ONE
课文朗读,要求:
初步理解课文。
注意朗读的节奏。
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添加标题
摆出观点,提携全文。
添加标题
天时:
地利: 人和:
添加标题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添加标题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添加标题
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添加标题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添加标题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
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是:
方圆三里的内城。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环,围。 而:表修饰关系,着;表转折,却。
夫fú,句首发语词。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天时




地利
不如
不胜

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攻城:
守方

孟子两章精美优秀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uzw466
  • 文件大小7.88 MB
  • 时间2025-02-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