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历史发展的36个规律知识总结(精华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历史发展的36个规律知识总结(精华版)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历史发展的36个规律知识总结(精华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历史发展的36
个规律知识总结(精华版)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 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 法制)O
2、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 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 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 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 产和国家财富。
1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 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 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⑵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 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 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1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一一同盟会。
⑵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一一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一一中华民国。
⑷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一一《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
⑸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⑴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⑵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⑶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⑷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15、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⑵四个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 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⑶五个发展阶段:
“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 营企业。
⑷分布结构:
"弓箭〃结构一一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 海地区。
⑸两个影响:
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 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⑹三个障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 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16、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 一条主线:
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 变迁。
⑵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
二是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
(3)三大因素影响: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 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 内地辐射;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 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
⑷四大表现: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即服饰、饮食、住宅的变化;
二是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即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的变化;
三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
四是大众传媒的变化。
⑸结论: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会生活 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特点。
17、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
(1)一个主题: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⑵两个特点: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 束缚,中国人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先进理论在革命实践中和中 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
⑶三个层面:器物层次一一制度层次一一思想文化层次。
三、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1)两种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两个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两部宪法:《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⑷四大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一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建设的基础。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一〃长期共存,互相监 督〃是指导思想,政治协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基本组 织形式。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 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
④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直接民选,落实 "依法治国〃方针。
19"一二三〃理解现代中国的外交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历史发展的36个规律知识总结(精华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60287****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