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常用的导游讲解方法 】是由【sanyuedoc201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常用的导游讲解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常用的导游讲解方法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分段讲解法
分段讲解法就是对那些规模较大、内容较丰富的景点,导游人员将其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来逐段进行讲解的导游方法。一般来说,导游人员可首先在前往景点的途中或在景点入口处的示意图前介绍景点概况(包括历史沿革、占地面积、主要景观名称、观赏价值等),使游客对即将游览的景点有个初步印象,达到“见树先见林”的效果。然后带团到景点按顺次游览,进行导游讲解
在分段讲解时,关键注意每个景点应该如何衔接使得导游讲解环环相扣、景景相连。
01
02
数数山西有哪几最?
05
突出“……之最”
04
突出游客感兴趣的内容
03
突出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02
突出景点的独特之处
01
突出重点法
01
02
触景生情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一种导游方法。在导游讲解时,导游人员不能就事论事地介绍景物,而是要借题发挥,利用所见景物制造意境,引人入胜,使游客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其中之妙趣
触景生情法的第二个含义是导游讲解的内容要与所见景物和谐统一,使其情景交融,让游客感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触景生情法
武汉东湖风景区听涛区,游客可看到有“活化石”之称的珍贵植物——水杉。导游人员在介绍水杉的发现过程和科学价值后,向游客特别说明:“为纪念水杉这一古老树种在湖北发现,并以其刚毅坚强、耿直不阿的精神象征英雄的武汉人民,水杉被定为武汉市的市树”;然后进一步发挥:“那么,武汉市的市花又是什么呢?那便是不畏寒威、独步早春的梅花,它象征着武汉人民的刚强意志和高贵品质”;最后,还可向游客讲解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著名诗句。
在湖北九宫山云关道上有一观音崖,崖下有一天然石床,传说死在石床上的人能超度成仙。九宫山道祖张道清死前留下戒规:每年只能有一个道士去石床等死。有一年,两个道士同时得病,都想抢先占床登仙,结果闹出一段令人忍俊不禁的“道士争死”的趣事。游客望着这张5尺多宽、6尺多长的石床,听着导游人员风趣的讲解,定会发出欢快的笑声。
制造悬念法
制造悬念法就是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故意引而不发,激起游客急于知道答案的欲望,使其产生悬念的导游方法,俗称“吊胃口”、“卖关子”。通常是导游人员先提起话题或提出问题,激起游客的兴趣,但不告知下文或暂不回答,让他们去思考、去琢磨、去判断,最后才讲出结果。这种“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引而不发”的手法,一旦“发(讲)”出来,会给游客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依水傍池,面东而立,亭后装一大境,将对面的树石檐墙尽映其中。对这个亭子的介绍有两种方法,效果完全不同。
1
一位导游员介绍说:“如果在晚上,当月亮从东墙上徐徐升起,另一个月亭也在水波中荡漾,这镜子安置得十分巧妙,从里面还可以看到一个月亮。”游客们看了看镜子,并未引起多大兴趣。
2
另一位导游员将游客带到亭中,这样介绍说:“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在这里可以看到三个月亮。”他微笑着,望着游客,并没有立即往下讲。游客们好生奇怪,都以为是听错了或是导游员讲错了,最多只有两个月亮:天上一个,水池里一个,怎么可能会有第三个呢?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迷惑不解的表情。这时,导游员才点出:天上、池中,还有镜里共有三个月亮,大家才恍然大悟,在响起一阵掌声、叫好声之后,也更领悟到镜子安置之巧妙,印象特别深刻。
3
01
自问自答法
02
我问客答法
03
客问我答法
04
客问客答法
问答法
我问客答法
导游人员要善于提问题,但要从实际出发,适当运用。希望游客回答的问题要提得恰当,估计他们不会毫无所知,也要估计到会有不同答案。导游人员要诱导游客回答,但不要强迫他们回答,以免使游客感到尴尬。游客的回答了不论对错,导游人员都不应打断,更不能笑话,而要给予鼓励。最后由导游人员讲解,并引出更多、更广的话题。
常用的导游讲解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