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考察材料(共3篇).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考察材料(共3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考察材料(共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考察材料(共3篇)
篇1:科级后备干部考察方案
科级后备干部考察方案
按照中共xxx委组织部《关于印发<xxx关于加强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六特组字〔XX〕5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科级后备干部推荐上报工作的通知》(xx组字〔XX〕57号)文件精神及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乡科级后备干部考察工作,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考察对象
科级后备干部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同时还应具备以下资格:
(一)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当是同级副职。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下一级正职,也可以列为上一级正职的后备干部;
(二)副职后备干部,一般应当是下级正职;
(三)一般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四)有基层工作经历;
(五)身体健康。
二、工作原则
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相关原则。
1、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杜绝不正之风,优中选优的原则。
三、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制定方案
方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在全乡范围内公布。
(二)组织考察
1、组成考察组
由乡党委确定2名以上同志组成考察组,考察组组长应由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同志担任,成员由纪委、组工干部组成。
2、考察预告
考察前3天在全乡范围内发布考察预告。
3、实施考察
(1)资格审查。
对考察对象近3年来的学习、思想、工作等情况进行考察。
(2)民主测评。
由全乡干部职工对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等综合评价要素进行量化打分。
(3)个别谈话。
由考察组对拟推荐的科级后备干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谈话。
(4)考察对象面谈。
(5)撰写考察报告。
由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考察情况写出考察报告。
(6)考察结果审定。
考察组向乡党委汇报考察情况,乡党委对考察对象进行审定。
4、考察公示
综合评定后,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考察对象姓名、现任职务、出生年月、综合评定分值、推荐意向等。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7天。
5、确定人选
乡党委确定考察对象,收集资料。
篇2:公推公选副科级考察人选工作总结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赤水市公推公选方式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考察人选,主要严把“四关”予以推进。
(一)严把方案关,强实施保障。市委成立公推公选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调研组对全市17个乡镇(街道办)、62个市直部门进行了运转考察和调研,全面了解领导干部缺额情况。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征求市人大、政协、政府班子及市委委员的意见建议,科学拟定了《赤水市采用公推公选方式提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考察对象实施方案》,对公推公选报考人员范围、资格条件、选拔程序和管理使用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通过赤水通讯、赤水市党建网、赤水市电视台发布公选公告,广泛宣传公推公选的目的意义、程序要求、资格条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二)严把公推关,保“良”马入“赛”。根据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实际情况,在全市采用公推公选方式提名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考察对象25名,其中选拔30周岁以下的副科级领导干部10名,确保干部队伍年轻化。采取党委(党组)推荐、领导干部实名举荐及干部个人自荐的`方式进行推荐报名,并扩大公推公选提名范围,将符合公务员调任条件的在编在岗人员和科技副职纳入提名范围。通过“三推”提名,共有223名人员积极参与报名考试,其中组织推荐报名96人,个人自荐报名127人;30周岁以下年轻干部68人,30至40周岁155人。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218名干部符合条件,取消了5名不符合条件人员的考试资格。
(三)严把公选关,重监督公正。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做好笔试、面试工作,搭建竞争平台。218名人员在赤水文化中学参加了综合知识测试选拔。笔试试题在省外题库中心随机抽选后密封保存,在考试现场开封,考试结束后即时送省外试卷评改中心改卷,并派专人领取笔试成绩,及时在赤水网站进行公布。通过笔试后,54名成绩优秀的人员进入面试环节,
总结 面试在赤水市委党校举行,54名面试人员全部汇聚在候考室,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临时确定自己的面试顺序;并随机抽选了6名赤水市人大、政协委员作为面试考试监督员,对面试现场进行全程监督。面试结束当场公布成绩,减少环节,杜绝考生和社会的猜疑。整个选拔工作的进展情况,由电视台人员全程录音录相,阳光透明、规范操作、严格监督,切实增强了面试的公开性、监督力和公信度。
(四)严把考察关,听民意声音。为确保公推公选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选出群众认可和相信的领导干部,营造“干干净净”的选人用人环境,切实把好民主推荐考察关口。通过层层遴选出后,25名优秀人员进入考察环节。市委抽调30余名同志组成四个考察组,按照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征求意见等步骤,到全市各乡镇(街道办)、市直各部门,多层次、全方位对25名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对个别近期工作单位变动的干部,根据实情情况延伸考察范围,到原单位及现工作单位均进行考察了解。参加推荐、谈话的干部群众多达4000余人次。同时开展了德的专项测评,客观全面掌握了考察对象的综合情况。25名考察对象均通过了考察,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到相应岗位工作。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此次公开选拔工作思路清晰,方法得当,选出了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优秀领导干部,取得较好成效:
(一)贯彻了党管干部和竞争择优原则。公推公选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这次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录取比例为1:9,每个环节都是全程差额,竞争激烈,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真正实现了优中选优。选拔全程落实干部群众的“四权”,让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并把民主推荐的结果、测评的情况、反映的意见作为决定考察对象是否任用的重要依据。经层层遴选和考察,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和组织认可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从而激发了广大干部的竞争意识。
(二)拓宽了选人视野。此次公推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多达25名,尤其注重为年轻有为的干部提供发展平台,让年轻人才早成长、早成熟,开创了我市先河。选拔中让广大党员群众切实行使好自己手中的选举权,选出自己心中的好干部,为广大干部提供了一次公平竞争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顺利选拔出一批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领导干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能动性和活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积极反应。
(三)有效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这次公开选拔2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是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个“推进器”。各单位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广大党员群众积极行使自己手中的选举权谨慎选好人才,更深刻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主人翁的地位,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克服了“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有效遏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给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篇3:公推公选副科级考察人选的工作总结
公推公选副科级考察人选的工作总结
在2025年县乡换届工作中,赤水市积极探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以公推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考察人选方式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搭建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赤水市公推公选方式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考察人选,主要严把“四关”予以推进。
(一)严把方案关,强实施保障。市委成立公推公选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调研组对全市17个乡镇(街道办)、62个市直部门进行了运转考察和调研,全面了解领导干部缺额情况。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征求市人大、政协、政府班子及市委委员的意见建议,科学拟定了《赤水市采用公推公选方式提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考察对象实施方案》,对公推公选报考人员范围、资格条件、选拔程序和管理使用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通过赤水通讯、赤水市党建网、赤水市电视台发布公选公告,广泛宣传公推公选的目的意义、程序要求、资格条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二)严把公推关,保“良”马入“赛”。根据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实际情况,在全市采用公推公选方式提名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考察对象25名,其中选拔30周岁以下的副科级领导干部10名,确保干部队伍年轻化。采取党委(党组)推荐、领导干部实名举荐及干部个人自荐的方式进行推荐报名,并扩大公推公选提名范围,将符合公务员调任条件的在编在岗人员和科技副职纳入提名范围。通过“三推”提名,共有223名人员积极参与报名考试,其中组织推荐报名96人,个人自荐报名127人;30周岁以下年轻干部68人,30至40周岁155人。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218名干部符合条件,取消了5名不符合条件人员的考试资格。
(三)严把公选关,重监督公正。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做好笔试、面试工作,搭建竞争平台。218名人员在赤水文化中学参加了综合知识测试选拔。笔试试题在省外题库中心随机抽选后密封保存,在考试现场开封,考试结束后即时送省外试卷评改中心改卷,并派专人领取笔试成绩,及时在赤水网站进行公布。通过笔试后,54名成绩优秀的人员进入面试环节。面试在赤水市委党校举行,54名面试人员全部汇聚在候考室,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临时确定自己的面试顺序;并随机抽选了6名赤水市人大、政协委员作为面试考试监督员,对面试现场进行全程监督。面试结束当场公布成绩,减少环节,杜绝考生和社会的猜疑。整个选拔工作的进展情况,由电视台人员全程录音录相,阳光透明、规范操作、严格监督,切实增强了面试的公开性、监督力和公信度。
(四)严把考察关,听民意声音。为确保公推公选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选出群众认可和相信的领导干部,营造“干干净净”的选人用人环境,切实把好民主推荐考察关口。通过层层遴选出后,25名优秀人员进入考察环节。市委抽调30余名同志组成四个考察组,按照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征求意见等步骤,到全市各乡镇(街道办)、市直各部门,多层次、全方位对25名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对个别近期工作单位变动的干部,根据实情情况延伸考察范围,到原单位及现工作单位均进行考察了解。参加推荐、谈话的干部群众多达4000余人次。同时开展了德的专项测评,客观全面掌握了考察对象的综合情况。25名考察对象均通过了考察,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到相应岗位工作。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此次公开选拔工作思路清晰,方法得当,选出了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优秀领导干部,取得较好成效:  「1」 「2」
(一)贯彻了党管干部和竞争择优原则。公推公选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这次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录取比例为1:9,每个环节都是全程差额,竞争激烈,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真正实现了优中选优。选拔全程落实干部群众的“四权”,让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并把民主推荐的结果、测评的情况、。经层层遴选和考察,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和组织认可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从而激发了广大干部的竞争意识。
(二)拓宽了选人视野。此次公推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多达25名,尤其注重为年轻有为的干部提供发展平台,让年轻人才早成长、早成熟,开创了我市先河。选拔中让广大党员群众切实行使好自己手中的选举权,选出自己心中的好干部,为广大干部提供了一次公平竞争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顺利选拔出一批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领导干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能动性和活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积极反应。
(三)有效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这次公开选拔2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是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个“推进器”。各单位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广大党员群众积极行使自己手中的选举权谨慎选好人才,更深刻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主人翁的地位,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克服了“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有效遏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给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025年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考察材料(共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