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篇.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篇 】是由【cc】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相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育自己的视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对相识立体图体的爱好。
  活动打算: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视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解并描述异同。“小挚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细致视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日老师就要请小挚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老师简洁讲解并描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解并描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出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嬉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视察实力与空间知觉实力。
  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幼儿园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温州三幼得胜园区 潘雪如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胜利感。
  活动打算: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 今日老师想给XXX小挚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方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 今日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究。
  (1)今日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 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情愿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看法?
  (2) 那究竟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方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须要一个精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老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 请小挚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 老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究发觉。
  ,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建操作的乐趣。
  活动打算
  :蝴蝶24,剪刀。
  ,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老师:今日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挚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觉这些图片奇异的地方了吗?
  (幼儿相互争论。)
  :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态、大小、颜色
  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演示图形对折。
  (1)老师:,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觉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找寻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找寻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
  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觉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眼镜)
  老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探究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老师总结:今日,我们班里的小挚友都很能干,不但相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日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明天来告知老师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习5的形成、数数,并能娴熟地点数,说出总数。
  2、相识数字5,知道5的实际意义。
  活动打算:
  1—5的数字卡片水彩笔人手一套;每人一张与同桌幼儿不一样的画(4只角的五角星、4片花瓣、4只手指的小手、4颗五角星的国旗);书写正确、错误的.“5”的图片卡片、圆点图形卡片、数字卡片若干;小铃一对。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今日早上,隔壁班的一位小挚友的妈妈拿了一副图画给徐老师看,她说她看也看不懂,要请我们小挚友来看看。
  2、出示(4)片花瓣的花。










  提问:(1):这朵花完整吗?
  (2)怎样才能让这多朵花更完整,更好看呢?
  3、老师演示,操作,小结。
  二、教学过程
  (1):这位妈妈还带来了许多没有画完的图画,请我们小挚友来帮助她那马虎的孩子把画补完整,但是这位妈妈是有要求的:一人拿一张画,拿到画之后先仔细、细致地视察你拿到的画是什么,原来有几个,你又要给它添上几个。(画好的小挚友把笔放到篮子里,等全部小挚友把画画好后听到老师敲小铃就要把笔都放到篮子里,脸朝老师,人坐正。我们来比比最听话,谁最能干。)(2)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三、(1)幼儿汇报补画状况,老师演示操作过程:5角星图上原来是4只角,须要再补上1只角;1只手的图上原来是4只手指,须要再补上1只手指;1张国旗的图上只有4颗星,须要再补上1颗星;1朵花的图上只有4片化瓣,须要再补上1片花瓣才完整。谁能像老师一样用完整,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四幅图画。
  (2)老师小结:4颗星,4只手指,4片花瓣,4只角,我们都可以用数子宝宝几来表示?现在,4颗星添上一颗星、4只手指上添上1只手指、4片花瓣上添上1片花瓣、4只角添上1的意思,4添上1就是几啊?
  四、(1):相识数字“5”。5颗星、5只手指、5只角、5片花瓣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2)出示数字“5”,提问:“5”还可以表示什么?“5”字像什么?
  (3)师:马虎的小挚友写了很多数字“5”,你们看看哪几个写得对?(4)出示几张正确、错误的数字“5”的图片,请幼儿找出正确的,并集体念出来。
  五、嬉戏:躲“5”。
  用“敲小铃、出示几何图形卡片、圆点卡片、数字卡片”的形式玩躲5的嬉戏。要求幼儿听到5下声音、看到5样东西或数字5(答案是5的),就用手把脸蒙起来,假如你听到的不是5下声音、看到不是5样东西、不是数字5,就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告知老师。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有关概率和统计的绘本故事。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想将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绘本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推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揣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激励孩子依据自己已有的数学阅历去推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务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视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料,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情愿探究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打算: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重点: 在视察、比较统计表的基础上,大胆推理与预料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 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审美元素
  《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绘本故事,将抽象的概率与统计的数学学问,融于奇妙、好听、好玩的故事之中,使孩子们在漂亮的童话世界里,不知不觉地初步接触、学习概率和统计的数学学问。在好玩、有情景的故事中,孩子们去思索、去探究,并学会视察生活、关切四周的事物,逐步地培育了幼儿的分析、综合实力。孩子们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让美与才智陪伴孩子们的'童年。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1.这儿有一家商店,看到了吗?这家商店里有我喜爱的,有没有你喜爱的商品啊?也有我喜爱的,说说你喜爱什么?
  2.这么多的糖,那么这是一家什么店呢?是卖什么的?是食品里的哪个种类?都是什么?那叫什么?对了,叫糖果店,
  3.糖果店里 还有个挚友呢,我们来看看好吧?(PPT) 是谁啊,蜘蛛在糖果店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儿呢?儿童网站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2、分辨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根据其序列延长该图形。
  3、发展视察、分析的实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嬉戏的乐趣。
  活动打算:
  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彩缤纷的项链、花纹有肯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务改变的先后依次排列的图片: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成人。










  4、“展示大舞台”里打算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彩缤纷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打算了按故事情节改变的先后依次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逛“超市”
  支配、布置相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爱好。老师以挚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改变,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二)合作活动――逛“书店”
  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图片。老师说“孩子们,今日书店阿姨把图片的依次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图片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起先按事务改变的先后依次排列图片,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育了幼儿酷爱集体的好品德。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沟通,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终……”的句式来讲解并描述。
  (三)操作活动――展示大舞台
  老师带领孩子们帮“书店”阿姨把图片整理好后,又带大家来到“展示大舞台”,这里是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区域;在这里,幼儿们可以充分自主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建力;在这里,老师给他们打算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这里,小挚友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创建的乐趣,培育幼儿的自信念,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心趣,一举几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活动起先,老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小挚友的活动中,小挚友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进行,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后,带上或穿上自己的作品走向展示舞台,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向模特一样展示自己的风采。每一个“模特”展示完毕,“主持人”采访“模特”:“你颈项上的项链的创作灵感来自怎样的排序规律?”他特别骄傲地回答:“我制作的项链是用红、黄、蓝、绿,红、黄、蓝、绿.....的规律来排列制成的,记住我哦,我是二十号选手,投我一票!”主持人接着喊:“下一个。”一个个都是那么自信,一个个都是那么精彩,一个个都是那么充溢活力,最终主持人讲评: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表现不错,都发给一份优秀奖。

2025年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c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