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提取与沉淀分离技术 】是由【tanfengda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提取与沉淀分离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第一章 提取与沉淀分离技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生物物质,尤其是生物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包括酶),核酸,脂类,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分四个阶段:
选择材料和预处理
细胞的破碎及细胞组分的分离
提取和纯化
浓缩,干燥和保存
生物大分子物质及其性质
生物材料的组成极其复杂,常常包含有数百种乃至几千种化合物。
许多生物大分子在生物材料中的含量极微,分离纯化的步骤繁多,流程长。
许多生物大分子一旦离开了生物体内的环境时就极易失活,因此分离过程中如何防止其失活,就是生物大分子提取制备最困难之处。
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几乎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各种参数对溶液中各种组成的综合影响,很难准确估计和判断
2
生物材料的选择
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可作为制备生物大分子的原材料,所选用的材料主要依据试验目的来确定。
有效成份是指欲纯化的某种单一的生命大分子物质。而有效成分以外的其它物质则统称杂质。
3
在动、植物和微生物材料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较少;稳定性较差,大多数对酸、碱、高温和高浓度有机溶剂等因子较敏感;易被微生物分解变质。
材料的采集会大大影响实验的成败,选用的材料不同,有效成分的含量就不同;同一材料的部位或生长期不同,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不尽相同。
总的来说,材料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有效成分含量多、稳定性好;来源丰富、保持新鲜;提取工艺简单、有综合利用价值等。
生物材料处理
1、动物脏器:冰冻:-10℃冰库(短期保存)
-70℃低温冰箱(数月)
干燥:可长期保存
2、植物组织:10小时内置-4--30℃冰箱储藏备用3、微生物:胞外产物(如发酵液),低温短时储藏。 胞内产物,则应收集菌体或细胞,制成冻干粉于4℃保存(数月不变质)
除了体液和微生物胞外的某些蛋白质和多肽以外,,就得将细胞或组织破碎.
5
1、动物组织:
选材:必须选择有效成分含量丰富且易分离的脏器组织为原材料。如磷酸单酯酶,从含量看,虽然在胰脏、肝脏和脾脏中较丰富,但是因其与磷酸二酯酶共存,进行提纯时,这两种酶很难分开。所以实践中常选用含磷酸单酯酶少,但几乎不含磷酸二酯酶的前列腺作材料。
脱脂:脏器中含量较高的脂肪,容易氧化酸败,导致原料变质影响纯度操作和制品的率。常用的脱脂方法有:人工剥去脏器外的脂肪组织;浸泡在脂溶性的有机溶剂(丙酮,乙醚)中脱脂;采用快速加热(50℃左右),快速冷却的方法,使溶化的油滴冷却后凝聚成油块而被除去。
6
保存:对预处理好的材料,若不立即进行实验,应冷冻保存。
冰冻:剥去脂肪和筋皮等结缔组织,短期保存:-10℃的冰箱内; 长期保存:-70℃低温冰箱内。
干燥:对于像脑垂体一类小组织,可置丙酮液中脱水,干燥后磨粉储存备 用;对于含耐高温有效成分(如:肝素)的肠粘膜,可在沸水蒸煮处理,烘干后能长期保存。
冰箱的除霜循环,可能对细胞造成伤害,要特别小心。解冻时要越快越好,但避免局部过热。
2、植物材料:
选材:注意植物品种和生长发育状况不同,其中所含生物大分子的量变化很大,另外与季节性关系密切。种子须泡胀或粉碎才可使用。含油脂较多的也要进行脱脂处理。
提取核DNA:选用黄化苗(生长7-10天小麦,水稻),防止叶绿体DNA的干扰
提取RNA: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生长幼嫩组织为好。
保存:冷冻采样后尽快放于-4℃――20℃冰箱内。
DNA,RNA 采样后,用液氮速冻,至-70℃冰箱。对RNA样,如不立即使用,冷冻保存尤为重要。
8
微生物:
选材:应注意它的生长期,在微生物的对数生长期,酶和核酸的含量较高,可以获得高产量,以微生物为材料时有两种情况:
利用微生物菌体分泌到培养基中的代谢产物和胞外酶等。一般用离心法收集上清液,上清液只能在低温下短期保存
利用菌体含有的生化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胞内酶等。需破碎菌体细胞分离,湿菌体可低温短期保存,冻干粉可在4℃保存数月。 3
细菌细胞结构
第一节 细胞破碎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肽聚糖
磷壁酸
脂多糖
蛋白质等
10
提取与沉淀分离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