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朗读的意义和要求 】是由【utuhlwwue6157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朗读的意义和要求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普通话
第七章 朗读
第一节 朗读的意义和要求
九州共语四海同音
第一节 朗读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难点:
朗读基本要求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
透彻理解朗读的概念,掌握朗读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朗读的概念;
2、了解朗读的意义;
3、掌握朗读的基本要求并能学以致用。
学好普通话语音,首先要求把字音念准,前边讲的声母、韵母、声调及其方言辨正都是为纠正方音,发准普通话语音服务的。
学习普通话语音,读准字音是关键,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我们还要说成句成段的话,读整段整篇的文章,这就需要我们知道一些关于朗读的基本知识。
导入新课
一、什么是朗读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的言语活动。
对再创造的理解:作家在构思、创作一篇文章时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情,朗读者在朗读作品时,不同的人生经历对作品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当这两种情感产生共鸣时,则达到了较高水平的朗读,也真正实现了“再创造”的活动。
朗读和朗诵的区别:
01
朗读更生活化,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初学者,由于没有现场交流,甚至可以避开方言环境,作为普通话学习的入门过程,可以自如一些、顺利一些。朗读是学习普通话的基本而有效的方法。
03
朗诵属于艺术表演范畴,更具有舞台表演性。朗诵的对象大多是抒情色彩较浓的文学作品,多以舞台节目的形式出现。因此朗诵除了要掌握朗读技巧外,还要掌握一些表演技巧及其他音乐形式。
02
朗读有利于熟悉和欣赏文学作品,便于更深入体味文字作品。
朗读的目的不仅仅是熟悉作品的字词句,而是在熟悉作品字词句的基础上,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朗读有利于展现作品内涵,增强艺术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朗读,无论对朗读者还是听者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通过朗读,作品中蕴涵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不断陶冶着听者的性情,提升着他们的精神境界。
01
03
02
二、朗读的意义、作用
要想通过普通话的口语表达关,要注意方式方法。方法之一就是从朗读入手,以朗读为普通话的口语表达做好前期的准备和积累。
朗读是学,强化普通话的训练,达到语言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01
朗读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作为语文课老师,普通话必须规范标准,否则便不足为表率而让学生去模仿。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02
01
朗读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03
二是中级水平要求:朗读时要求做到语速适当,语气贯通,节奏鲜明;
02
一是初级水平要求:朗读时做到正确、清楚、停连适当、不错不漏不添字;
04
三是高级水平要求:朗读时做到准确把握作品内涵,熟练运用朗读技巧,感情表达合理到位。
三、朗读的要求
要使朗读达到较高水平,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以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惦念柔石的片断为例,如“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它二十三个人,已于二月七日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在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表现了坐着无限悲愤和沉痛的心情,若不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就难以把握好朗读的基调。
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以朗读篇目《永远的蝴蝶》为例,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雨天里主人公的女朋友樱子在帮助主人公穿过马路寄信时,不幸遇车祸丧生,而信件的内容恰恰是告诉主人公的远方的母亲,他们打算下个月结婚了。文中多处用了“湿冷”、“湿冷冷地”、“孤独地”、“默默地”、“静静地”等词语,体现了作者无以言表地哀恸。朗读者只有深刻理解了作品,把握了作品的基调,才能将作品朗读好。
朗读的意义和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