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材料加工组织性能控制第四章.ppt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材料加工组织性能控制第四章 】是由【135479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材料加工组织性能控制第四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HSLA钢中常用合金元素及夹杂元素分类:
微合金化元素:铌(Nb)、钒(V)、
钼(Mo)、铜(Cu)、镍(Ni)和铬(Cr)。
夹杂及硫化物形状控制的添加元素:磷(P)、
钢的塑性。
钛(Ti)、铝(Al)和硼(B)。
置换元素:硅(Si)、锰(Mn)、
硫(S)、钙(Ca)、稀土金属(REM)及锆(Zr)。 控制
控制钢的强度、韧性、相变显微组织

微合金化元素:
特点:与碳、氮结合成碳化物、氮化物和
碳氮化物,高温下溶解,低温下析出。
作用:(1)加热:阻碍原始奥氏体晶粒长
大;
轧制:抑制再结晶及再结晶后的晶粒长
大;(3)低温:析出强化作用。
合金元素的作用
机理:
如果有细小的第二相质点导入奥氏体基体中,由于质点和晶界发生相互作用,第二相质点通常存在于晶界上,一部分晶界被质点所取代,并且表面的能量确保了晶界相对位置的稳定。因此晶界迁移(晶粒长大)受到来自质点的阻力。
01
02
图4-1 中碳化物和氮化物的溶度积
特点:
TiN:
VC:
NbC和TiC:
(2)晶格结构:Al,其余
元素;
(3)氮化物与碳化物的比
较;
(4)含钛钢:首先形成氮
化钛。
图4-2 晶粒尺寸与加热温度的关系
特点:
铌钢:
钒钢和Si-Mn钢:
钛钢:
机理:沉淀对奥氏体晶粒边界起钉扎作用使钛钢具有高于1250℃的极高的晶粒细化温度。
的析出
控制轧制过程中微量元素碳氮化合物
01
出炉前:
加热到1200C,均热2h:90%以上铌都固溶到
奥氏体基体中,有极少数粗大Nb(C、N)没有
固溶到奥氏体中。
1260C :保温30min,Nb(C、N)全部溶解。
各阶段中Nb(C、N)的析出状态
02
出炉后到轧制前:
在轧制前,从固溶体中析出Nb(C、N)数量很少。
出炉后尚未变形
在变形奥氏体中:
图4-3 钢中析出Nb量与变形变量和变形后停留时间的关系
Nb(P):在沉淀相中的Nb量占钢种Nb量的%
为未变形的奥氏体;∆为形变量43%;○为形变量73%
Nb(C、N)平均析出速度:
高温、低温析出都很慢。
终轧温度的影响:
高温轧制后(再结晶轧制,如1050C):铌的平
均析出速度不大、析出颗粒较大( 200 Å左右)。
原因:
低温轧制后(未再结晶轧制,如900800C) :
加大了铌的析出速度,析出颗粒细( 50100Å )。
原因:
控制轧制就是应用这种微细的Nb(C、N)析出质点固定亚晶界而阻止奥氏体晶粒再结晶,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轧后冷却过程中铌的析出速度主要取决于铌的过饱和度、变形温度和变形量。随变形温度降低或变形量增大其析出速度增大。

材料加工组织性能控制第四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54793****
  • 文件大小6.13 M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