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学资料 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观念 2 学习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医学资料 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观念 2 学习课件 】是由【清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医学资料 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观念 2 学习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全科医生(yīshēng)的预防医学观念文档ppt
第一页,共45页。
4. 将个体预防与群体预防结合起来。
5. 将连续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健康照顾整合到个体化服务上。
(zhíjiē)指向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
第二页,共45页。
二、全科医生(yīshēng)提供预防服务的优势
1. 利用地域优势提供预防服务。全科医生立足于社区,与社区居民接触频繁,有许多提供预防服务的好时机。
2. 连续性服务。
3. 为相对固定的人群提供预防服务。
。全科医生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最有能力在社区中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个体化的预防服务。
5. 利用全科医生的特殊角色(jué sè)提供预防服务。全科医生与居民及其家庭成员的融洽关系,最有条件激励个人、家庭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模式和健康消费观念,并促使个人及其家庭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第三页,共45页。
三、三级预防原则(yuánzé)与策略
三级预防是以人群为对象,根据疾病的自然史,以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健康为目的的公共卫生策略。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亦称病因预防、发病前期预防,即采取各种措施以控制或消除致病因素对健康人群的危害。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第一级预防必须以个体预防和社区预防并重。
前者可采取增进健康和自我保健,具体措施包括:①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③合理营养、平衡膳食(shànshí);④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 ⑤适量的体育锻炼等。
后者可采取特殊预防包括:①健康教育;②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③妇女保健;④儿童保健;⑤高危人群的保护;⑥环境保护,防治空气、水、土壤的环境污染;⑦执行工业卫生标准,做好职业人群健康监护;⑧执行生活环境卫生标准,保护居民健康等。
第四页,共45页。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亦称临床前期预防、发病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zhìliáo),从而使疾病能够得到早治愈而不致加重和发展。
尤其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多为复杂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如能早期发现,可有效阻止其向临床期发展。早期发现的手段包括:筛检试验、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周期性健康检查、群众自我检查等。
第五页,共45页。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亦称临床期预防、发病后期预防,即对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病残。
对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通过家庭护理指导(zhǐdǎo)、功能性康复、调整性康复、心理康复等,促进其身心康复,提高生命质量并延长寿命。
第六页,共45页。
第二节 临床预防医学(yīxué)服务
临床预防医学(clinical preventive medicine)是伴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在临床场所评估和干预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来实施的,是对健康人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的个体化预防措施,使临床医疗服务中第二级预防与第一级预防有机结合。临床预防医学有效地弥合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间的断痕,通过降低健康危险因素的强度来达到维护(wéihù)与促进健康的目的,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健康咨询、疾病筛检、免疫预防和化学预防等。
第七页,共45页。
一、临床预防(yùfáng)医学服务的意义
1. 贯彻执行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即预防为主
2. 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zhìliàng)。对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可有效延缓病程、减少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zhìliàng)。
4. 促进专科医生加强预防意识。使专科医生直接感受到预防工作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双向转诊。
5.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zhìliàng)和水平。
第八页,共45页。
二、临床预防医学的一般(yībān)原则*
1. 选择适宜技术降低人群发病率、伤残率及死亡率。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实施第一 、二级预防,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降低疾病(jíbìng)发病率为目标。
2. 选择适合干预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选择应参考以下标准: ①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②危险因素对疾病(jíbìng)影响的大小。综合考虑两者,一个相对弱的危险因素如果流行范围广,则比一个相对强但流行范围小的危险因素更值得关注。
3. 选择适当的疾病(jíbìng)开展临床预防工作。对疾病(jíbìng)的选择宜参考以下标准: ①将疾病(jíbìng)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作为优先考虑因素,而对罕见病、早期发现方法尚不成熟且发现后没有很好疗效的疾病(jíbìng)一般不宜列人优先考虑的范围; ②将预防服务是否具有确切效果作为参考指标。
第九页,共45页。
4. 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应综合(zōnghé)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行为生活方式和存在的危险因素,决定选用适宜的临床预防方法。不宜选择可能造成服务对象承受过大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的方法。
5. 健康咨询与健康教育优先的原则。通过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可以使某些表面上看似健康的人提高警觉,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线索,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6. 医患双方共同决策的原则。开展临床预防服务,要求扩大临床医生的职责范围并强调患者的作用,使患者能主动维护自身的健康。
7. 效果与效益兼顾的原则。对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不断优化临床预防服务项目。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临床预防服务效果与效益、副作用(如是否带来了其他疾病的发生及经济影响、医源性损伤、时间消耗和伦理道德上的问题等)和干预措施的特征(如操作的难易、费用、安全性和可接受性等)进行评价,旨在不断优化临床预防服务项目,提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十页,共45页。

医学资料 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观念 2 学习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清晨
  • 文件大小3.31 MB
  • 时间2025-0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