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1页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与学位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和各
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
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教育部《关
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
山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各专业学位相关要求,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授予学位的对象和标准
本细则适用于除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之外的硕士专业学位研
究生。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环节,课程考
试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相
应硕士专业学位:
(一)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
的专业知识;
(二)具备特定专业(或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第三条 组织和管理
—3—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1页 : .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2页
(一)学校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导小组,组织领导、
统筹协调与专业学位教育有关的招生、培养及质量评估检查等方
面的活动。
(二)研究生院对各培养单位的招生录取、培养方案审定、
学位授予质量评估检查等进行目标管理。
(三)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负责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的日
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培养目标与方式
第四条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
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五条 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为 2 年,非全日制学
习的学制为 3 年。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
不能延长。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者,应提出申请,
经院系同意,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最长不超
过 5 年(含休学)。延长的学习时间不计入学制。延长期间按学
校规定交纳相关费用。
第六条 培养方式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 实践教学与论文训练相结
—4—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2页 : .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3页
合的培养方式。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其中,全日制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一般实
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来自行业的校外导师
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
第三章 课程学习与考核
第七条 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学分按照国家各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
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
课程设置应围绕培养目标,充分反映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
知识与能力要求,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
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课程设置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公共理论课程(含公共外语、政治理论等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程
(三)专业方法或专业技术与实践类课程
(四)拓展课程
各专业学位可根据本专业学位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各类课程的
内容、学分和必修、选修要求,体现教学特色。同时,应致力于
适应行业需求,加强课程的针对性,探索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考
试的衔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
有不同侧重,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加大专业实践类课
—5—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3页 : .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4页
程所占的比重;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加大基础理论
课程所占的比重。
第八条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方式以能力培养和职业导向为本,遵循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律,重视运用案例分析、团队学习、现场研究、模拟训练
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九条 课程考核
按照《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业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章 专业实践
第十条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堂模拟实务教学和校外实践基地及企业实
习,以校外实践基地及企业实习为主要形式。实践环节的学时和
学分要求按照国家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
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执行。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
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及实践
总结报告。学校对研究生实践环节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
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第十一条 实践基地
通过深入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深对企业文化的体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
环节。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
分比例。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培
—6—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4页 : .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5页
养研究生实践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
教学模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
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第五章 学位论文工作
第十二条 学位论文选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强化应用导向,论文选题应来
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
研究内容应是选题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切合选题且具有较强的针
对性。对试验、工艺设计、现场调研、产品制作等应有研究工作
的原始记录资料。
第十三条 学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可采用案例型论文、决策型论文、应用基础研究论
文和高水平的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文学艺术作品等
多种形式。
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明确规定学位论文形式的,按照专
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规定执行。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暂
未做明确规定的,具体论文形式及要求由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单位制定、试行。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各培养单位可参
照《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制定不同形式学位论文
的撰写格式要求。学位论文的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的特点和
选题,灵活确定,一般为 1~3 万字。
第十四条 学位论文要求
—7—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5页 : .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6页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相关
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
和实用价值。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
价值;应能表明作者确实在本领域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
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
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2. 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工作量,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论文内容应以自己获得的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为基础;
3. 应体现研究生较好地综合运用本领域的研究方法与技能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创
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用价值;
4. 论文表述须通顺、简洁、准确,图表清晰、数据可靠,实
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引用他人资料或结论须加以说明。
第六章 学位授予
第十五条 学位申请
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课程、实
践考核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第十六条 论文评阅与答辩
各专业学位应明确规定符合本专业学位特点和要求的专业学
位论文标准,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
—8—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6页 : .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第7页
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由2~3 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评阅人
中要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答辩委员会成员要求由3~5 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组
成,其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可参照《中山大学硕士、博士学
位授予工作细则》中关于学位论文答辩程序的规定,制定专业学
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第十七条 学位授予审核
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
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经考试入学的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非学历教
育)人员的培养与学位工作按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