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物理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初中物理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中物理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1页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
反思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涉及本章内容及要求有: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
义。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
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能量是《课标》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这充分说明了能量
在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本章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认识能
做了铺垫。由于只要求初中学生初步认识能量概念,所以教科书并未
追求能量概念的严密性,而是在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
关系引入能量的概念——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
能量。本章在学生已经深入学习了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展开一幅由力
而揭开的能量画卷,本章又是学习内能,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础,所
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第七章学习的力是功的基础,功是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个效果
的度量,这些知识为我们这一模块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又经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和指导实际
生活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在复习时,应注重复习物理知识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机械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必要条件;
(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3)掌握动能、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1页 : .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2页
(4)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5)了解功和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解释实例等习题复习,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章的习题复习,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
解决问题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功和功率的概念;
(2)功和功率的计算;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4)机械能守恒的应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
由过山车的内容导入课题《功和机械能》习题复习,用金庸的
“降龙十八掌”导入今天的复习方法——“降龙五式”。
第一式:见龙在田(起手式)
【招式要领】梳理基础知识,把握复习要点
一、功
1、做功的必要因素;
2、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3、功的计算。
二、功率
1、概念;
2、物理意义;
3、公式;
4、单位。
三、动能和势能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2页 : .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3页
1、能量;
2、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弹性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的概念;
2、机械能及其转化;
3、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第二式:飞龙在天
【招式要领】典型例题分析,深化理解要点
例 1、试分析举重冠军周璐璐在抓举和挺举过程中的做功情况。
例 2、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
用质量不
同的 A 、B 两个小球( m A >m B )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
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速度
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 A 、B 两
个小球的 的大小。
(2 )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
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
(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 。
例 3、玩“过山车” ,
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点 C 上升到最高点 A ,时而从最高点 A
飞驰而下。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只有动能和势能
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机械能小于
B 点机械能
B .
C 点动能最大,A 点势能最大
C .C 点动能最大,A 点机械能最大
D .A 点势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3页 : .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4页
第三式:鱼跃于渊
【招式要领】有效习题训练,巩固提高
1、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表示做功越快
,表示做功越多
,功率越大
D. 物体做功用的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2、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
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
B .机械能变小,动能变小
C .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 .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3、一辆汽车匀速上坡,它的 ( )。
A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B .动能不变,势能增加
C .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 .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 A B C
拓展:一般汽车上坡时速度变慢的原因是什么?(汽车上坡时输
出功率一定)
4、如图所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
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 .助跑时运动员跑得越快, 越大,从运动
员撑杆起跳到越横杆的过程中,有关能变化的情况是: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杆的弹
性势能 。
第四式:亢龙有悔
【招式要领】小结反思,学有所获
(1)功;(2 )功率;(3)动能和势能;(4)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五式:神龙摆尾
【招式要领】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4页 : .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5页
思考一、甲、乙两个同学体重之比是 4 : 5,都从一楼走到三楼,
甲和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8 : 7 ,那么甲、乙做功之比为 ,功率之比为 。
思考二、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
平推力F 的作用, 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和物体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
系如图乙所示。则第 2s 末时,物体处于 状态,第 6s 末到第 9s 末,
推力 F 做功是 J 。

【板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立足于基础,从基础概念入手,循序渐进。教
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注重基础;通
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精心设计习题,针对学
生在做题中暴露的错误进行分析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功和机械能》复习 一、功 二、功率 三、动能和势能 四、机械
能及其转化
第七章学习的力是功的基础,功是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个效果
的度量,这些知识为我们这一模块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又经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和指导实际
生活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在复习时,应注重复习物理知识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立足于基础,从基础概念入手,循序渐进。教
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注重基础;通
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精心设计习题,针对学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5页 : .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6页
生在做题中暴露的错误进行分析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能量是《课标》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这充分说明了能量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本章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认
识能做了铺垫。由于只要求初中学生初步认识能量概念,所以教科书
并未追求能量概念的严密性,而是在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
能的关系引入能量的概念——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
具有能量。
教科书通过列举生产、生活中一些物体具有能量的实例,引出了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

初中物理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523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