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
 
 
徐江林,王 强,李 祯,彭 烨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长沙410128)
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
徐江林,王 强*,李 祯,彭 烨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长沙410128)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目前油菜高效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探究适合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的最佳栽培模式,以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系‘1358’为材料,共设置3个播种期、3个栽培密度和2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迟播能缩短油菜的生育期,而密度和肥料处理对生育期影响不大。不同处理间,株高随着播期推迟和密度增大而降低,增施肥料能增加油菜株高。一次分枝的数量和分枝位与播期、密度显著相关,而肥料对其影响不显著。在油菜分枝位方面,3个因素的组合处理均在
68 cm以上,适合油菜机械收获的要求。此外,早熟油菜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增加施肥量能提高油菜产量。本研究中,在同一施肥量条件下,10月20日播种,随着密度增加减产幅度增大;10月30日和11月9日播种,产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提出了直播早熟油菜10月底播种,每公顷栽培90万株,施用复合肥(有效成分48%,N、P、K含量均为16%)900 kg的农机与农艺相配套的最优栽培模式。
早熟油菜;机械化收获;播种期;密度;施肥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高居世界第一[1]。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油菜种植区,对我国冬闲田的利用以及粮油安全和稳定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长江流域地区种植模式以稻—油和稻—稻—油多熟制为主,油菜与水稻的季节矛盾突出。虽然油菜早熟品种的主要特性和鉴定选育方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3],育成了特早熟油菜品种,而且为了实现油菜的高产优质栽培,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因子如播期、肥料和密度单因素或两两互作对早熟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4~9],但针对油菜种植费时费工、经济效应低下的问题研究较少。即使前人提出了早熟油菜“机播机收、适度管理”栽培模式[10,11],但国内对不同栽培措施对于油菜机械化作业影响的研究依然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密度[12]、施氮量和密度[13,14]以及播期和密度[15]等单因素或两因素对油菜机械化收割的影响,一般认为播期越早,产量越高,密度45万~75万株/hm2,施氮量因品种不同有较大差异。而播期、密度和施肥水平三因子互作对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结合适合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育种新概念[16],以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系)‘1358’为材料,探讨不
同栽培措施对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的影响,使油菜性状达到株型紧凑,株高适中,花期集中,成熟期一致,筛选出与最佳早熟油菜机械收获匹配的栽培措施,为长江流域多熟制油菜的机械轻简化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和材料
2013~2015年连续2个生长季在长沙市湖南农业大学耘园油菜基地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系)‘1358’,由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选育。供试土壤的基本性状如表1。
表1 供试土壤的基本性状Table 1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experimental soil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置3个播期:,,;3个密度:/hm2,/hm2,/hm2;2个施肥水平(复合肥,有效成分48%,N、P、K含量均为16%): kg/hm2, kg/hm2。共18个处理。采用直播的方式,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 m× m。前茬为水稻,水稻收获后翻耕土壤,肥料全部作基肥施用。
表2 18个处理组合详情Table 2 Details of the 18 treatment combinations
(续表2)
测定内容和方法
生育进程记载
按照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品种考察项目统一调查记载标准进行观测记载不同生育阶段,包括出苗期、抽薹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收获期。全生育期天数: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
成熟期植株性状考察及测产
油菜成熟后采用5点取样法,各处理取样10株考种,包括株高、分枝数、分枝位、每株角果数、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
量、分枝位(即第一个一次有效分枝距离地面高度)、分枝层(即第一个一次有效分枝到最后一个一次有效分枝之间的高度)。以实收小区产量测产。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10月20日播种的油菜全生育期为189~190 d,比10月30日播种的长6~7 d,10月30日播种的油菜比11月9日播种的生育期长9 d。同一播期内,不同肥料用量、密度对油菜全生育期没有影响。在油菜的各生育阶段,苗期、现蕾期和角果期的天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11月9日播种的油菜苗期天数比10月20日、10月30日播种的短7 d和5 d,现蕾期短10 d和4 d,角果期短5 d和3 d。由于T3播种时温度较低,苗前期时间比另外两个播期长2 d,抽薹时间比T1长4~6 d,比T2短2~4 d,而在花期方面,3个播期处理都在23 d左右,时间较短。
表3 不同处理下油菜生育进程(d)Table 3 Grow th process of rapeseed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Days)
(续表3)
不同处理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株高
由表4可以看出,相同肥料、密度处理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其中T1D1F1和T2D1F1两个处理株高基本一致;3个播期的平均株高分别为150、140和130 cm。同一播期内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油菜的株高则呈现降低的趋势,除了11月9日播种的油菜之外,同一播期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油菜的株高均呈现升高的趋势。
分枝数
从表4可以明显看出,同一播期和相同的施肥条件下,密度对油菜一次分枝数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分枝数显著减少,而对于其它条件相同时,除了T1D3、T2D1和T3D3三个处理外,增大施肥量其一次分枝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分枝位和分枝层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播期、密度、肥料处理对分枝位的影响并没有明显规律,但T1D2F2和T1D3F1两个处理的一次分枝位均大于80 cm,10月20日播种的不同肥料和密度处理的一次分枝位均在70 cm以上( cm),
10月30日播种的油菜除了前两个处理T2D1F1和T2D1F2外,其余处理也是在70 cm以上,而在11月9日播种则只有T3D2F2的一次分枝位高于70 cm。而播期、密度和肥料对分枝层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除了T3D3F2的分枝层大于40 cm,其余所有处理分枝层均在15~40 cm之间,T1D3F2、T2D2F1、T2D3F1、T2D3F2、T3D2F2处理的分枝层较小,分枝紧凑。
表4 不同播期、密度、肥料处理的农艺性状Table 4 Effect of different sow ing date,density and fertilizer on agronom ic traits
栽培措施与油菜一次分枝的相关性
分枝位即是指子叶节到一次有效分枝的高度,分枝层是指第一个有效分枝到最后一个有效分枝之间的高度。由表5可以看出,早熟油菜的播种时间与油菜的分枝位有极显著关系,随着播期的推迟,分枝位高度显著增加。播期、密度对油菜分枝数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密度对分枝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密度的增加能显著减少一次有效分枝数;而播期、密度与分枝层的相关性
不显著,播期、密度、施肥水平两两交互作用以及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油菜一次分枝的分枝位、分枝数和分枝层相关性均不显著。
表5 不同处理的一次分枝性状F值Table 5 F values of primary branch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不同处理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由表6可以看出,在相同密度和施肥量水平下,不同播期间小区产量均表现为T1>T2>T3(T2D3F1>T1D3F1、T2D3F2>T1D3F2除外)。而在同一播期条件下,相同密度处理中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均会增加油菜的小区产量;对于同一施肥量条件下,10月20日播种,随着密度的增加,小区产量不变或者减少,而且随着密度不断增加减产幅度增大;10月30日和11月9日播种的油菜随着密度的增加,小区产量呈现单峰趋势,即先增加而后减少。在所有18个处理中,T2D2F2小区产量最高,T1D1F1、T1D1F2、T1D2F2、T2D3F2、T3D2F2的小区产量处于较高水平。
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T1D1F2、T3D1F1、T3D1F2这三个处理的单株角果数最多,、,比最低的T2D2F1()%、%%;,其余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都介于18~22粒之间;千粒质量与播期间有显著性相关,随着播期推迟,千粒质量有不断减小的趋势,在18个处理中,T2D3F1千粒质量
最高, g,T1D1F1、T1D2F1、T1D2F2和T1D3F2也均大于5 g, g左右。
表6 不同播期、密度、肥料处理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比较Table 6 Effect of different sow ing date,density and fertilizer on yield and yield com ponents
3 讨论
不同栽培措施与油菜生育期的关系
在长江流域稻—稻—油三熟制地区,晚稻的收获时间为10月底,早稻的播种移栽时间一般在4月底、5月初,为解决季节矛盾,早熟油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10月20日左右[17]。康洋歌[18]和王淑芬[19]研究发现,不同油菜品种的生育期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缩短,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相比于10月20日播种而言,10月30日和11月9日播种的油菜生育期更短,都能在5月初收获,能更好地解决稻—稻—油三熟制的季节矛盾,而且3个播期的花期都在23
d左右,较为集中。同时曾宇等研究发现,提高施肥量能延长油菜全生育期,提高栽培密度则缩短全生育期[20],而本研究发现不同密度和肥料水平对各个播期油菜的生育期影响不大。
不同栽培措施与油菜株高的关系
根据李爱民等[16]提出的适合油菜机械化栽培的新概念,早熟油菜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枝数少且集中。前人研究认为,油菜栽培密度增加,能降低油菜的株高[21,22],而侯剑[23]发现田间栽培密度对株高影响不大,施肥量加大可以增加油菜的株高。本研究发现,株高随着播期的延迟不断降低,3个播期的株高分别为150、140和130 cm左右,均符合机械化收获的要求。而密度增加导致单株营养物质分配减少,使得植株株高降低,而增大施肥量,为油菜提供更多的营养,则会增加油菜株高。
不同栽培措施与油菜分枝的关系
中国油菜育种以高产和优质为主要目标,油菜的分枝数多、分枝位较低、分枝层厚,都不适宜机械化收获。施肥量增加可以显著增加油菜的分枝数[20,23,24],推迟生育期[20],而增加栽培密度会减少油菜的有效分枝数[25],增加分枝高度[22]。本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播期、密度和施肥量能减少早熟油菜的分枝数、降低分枝位、缩短分枝层的高度。在这三个因素之间,密度对分枝数的影响最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播期也能显著影响分枝数。就单个处理而言,10月30日播种,90万株/hm2的两个施肥水平以及10月30日播种60万株/hm2同时施肥水平为900 kg/hm2时早熟油菜分枝数相对较少,最符合油菜机械化收获的要求。而分枝位方面,播期能极显著影响分枝位,密度也可以显著影响分枝位,3个播期中,10月20日播种的油菜在不同

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514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