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AHP在底抽巷位置选择评价中的应用.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AHP在底抽巷位置选择评价中的应用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AHP在底抽巷位置选择评价中的应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AHP在底抽巷位置选择评价中的应用
 
 
王恩博 孙耀光 高 宇
(同煤集团金庄煤业)
底抽巷围岩稳定性与瓦斯抽采效果是影响底抽巷位置的重要因素[1]。底抽巷的作用主要是布置钻场,进行瓦斯预抽采,多用于防突工程。此外,底抽巷一般先于回采巷道开挖,其开挖的卸压作用能够影响后续采煤活动的采场矿山压力分布,减轻回采巷道的破坏程度[2]。但是,回采巷道的开挖引起底抽巷围岩应力再次改变,使得底抽巷围岩破坏加剧[3]。因此,底板瓦斯抽放巷的位置选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决策过程。因评价指标不确定、难以定量描述物理指标以及人为选择倾向,底抽巷的位置选择极具主观性和模糊性。
传统的底抽巷位置选择往往考虑单方面因素或主观经验,难以确定出最佳位置方案。通过层次分析,尽可能考虑影响底抽巷位置的主要因素,划分、建立因素的层次关系,并定量表示相同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依据数学方法确定相同层次元素的权值,根据模糊评价理论,建立底抽巷位置选择的评判模型,确定最佳位置方案[4]。
首山一矿采用底板岩巷穿层抽采、水力压裂以及深孔爆破等措施掩护煤层平巷掘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底抽巷和煤层平巷的相对位置选取不合理,目前存在的问题:①钻孔终孔位置准确率偏低,瓦斯抽放效果较差,防突可靠性降低,煤巷掘进速度慢;②煤层平巷掘进和工作面回采引起底抽巷围岩应力再次改变,导致锚杆、锚索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底抽巷变形破坏严重。为了充分发挥底抽巷作用,需对底抽巷位置进行评价,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1 底抽巷位置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合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以尽量少的指标、尽可能全面反应评价对象的主要信息[5]。从底抽巷围岩稳定性与瓦斯抽采效果角度出发,建立底抽巷位置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底抽巷位置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在建立了底抽巷位置选择的指标评价体系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基于模糊数学及文献[6],构造比较标度,如表2所示。
表2 比较分值含义
根据各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建立比较判断矩阵Q=(qxy)n×n,其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即:
采用特征根法确定权重向量,即解矩阵Q特征根:
式中,w为最大特征根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将w归一化后即得到权重向量。
计算出λmax后需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评判结果与实际状况符合。一致性检验指标:
式中,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取值见表3。
表3 平均随即一致性指标取值[7]
当CR<,判断矩阵Q的一致性满足要求,否则应调整Q,直至CR<。
2 二级模糊评价模型
建立二级模糊评判模型,需要确定方案集G、因素集U、隶属阵T以及因素权重集w。对于方案集G={G1,G2,G3,…,Gn},其中任一方案 Gj(j=1,2,…,n)都是因素集上的 m 维向量:Gj={Gj1,Gj2,Gj3,…,Gjn}。因素权重集 w={w1,w2,w3,…,wm}表示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并有
采用隶属函数法确定定量指标的隶属度[8]。设m个定量指标的n个方案组成的矩阵为:
定量指标可由收益性指标和消耗性指标组成。例如,对于底抽巷位置选择而言,瓦斯抽采平均浓度、瓦斯钻孔施工准确率、瓦斯抽采量为收益性指标,指标值越大则越有利;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与两帮移近量为消耗性指标,指标值越大则越不利。
对于收益性指标,令tij=kij/maxkij;
对于消耗性指标,令 tij=minkij/kij;i=1,2,…,m;j=1,2,…,n得到目标相对隶属度矩阵:
根据隶属度矩阵T和因素权重w,对方案进行综合评判:
式中,bj(j=1,2,3,…,n)为方案 Gj的综合优越度。
3 应用实例
工程概况
首山一矿己二采区煤层平均埋深750 m, m,煤层倾角6°~14°,煤层顶底板岩性见图1。确定8个备选方案,如图2所示,即底抽巷与回采巷道的垂距5 m和10 m,平距为0,5,10,15 m;分别将方案标为 G1,G2,G3,…,G8。
图1 己15-17煤层围岩状况
图2 底抽巷方案布置(单位:m)
试验结果
基于工程实际条件,采用FLAC3D依次开挖底抽巷和回采巷道,得到不同方案的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各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见表3所示。平距分别为0,5,10和15 m底抽巷的瓦斯钻孔施工准确率、瓦斯抽采平均浓度及单孔瓦斯平均抽采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表5。
图3 巷道变形模拟结果
表4 巷道变形统计 mm
表5 底抽巷瓦斯抽采状况
底抽巷位置选择评判
根据多名专家主观评价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建立各个因素的评判矩阵(表6),并得矩阵最大特征值 λmax=3,CI0=0,得 RI0=,CI0=0<。因此该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标准,权重向量 w={,,}。
同理,得到二级评价指标权重向量
表6 判断矩阵
各个指标权重排序见表7,底抽巷位置选择的权重向量为:w={,,,,,,}。

AHP在底抽巷位置选择评价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436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