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玉米秸秆纤维素提取工艺优化.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玉米秸秆纤维素提取工艺优化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玉米秸秆纤维素提取工艺优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玉米秸秆纤维素提取工艺优化
 
 
杨文玲 王妨茶
Summary[目的]优化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氢氧化钠-醋酸-亚氯酸钠法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并用硝酸乙醇法测定纤维素含量。利用单因素试验探讨原料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因素对产品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过程中,搅拌速度为500r/min;半纤维素脱除过程中,称取5g秸秆粉末,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9%,提取温度T1为60℃,提取时间t1为120min,将产物洗涤烘干;木质素脱除过程中,取上述产物进行试验,,醋酸用量为10mL,提取温度T2为70℃,提取时间t2为60min,将产物洗涤烘干得到纤维素。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而且经红外分析可发现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已基本被去除。[结论]该工艺研究可为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批量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Key玉米秸秆;纤维素;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S131A
0517-6611(2019)01-0198-04
doi:.051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纤维素属于可降解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秸秆中。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20%,但是综合利用率只有50%,大部分被就地还田或直接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1]。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是一种丰富的生物质能源。因此,植物秸秆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们对
秸秆纤维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2-6]。目前,秸秆纤维素提取通常采用高压蒸煮法[7]、氢氧化钠-醋酸-亚氯酸钠法[8]、过氧酸体系法[9]等。
在植物秸秆中,纤维素是秸秆中的支架,而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则是其中的填充物。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个部分组成[10]。虽然纤维素不溶于水,但是半纤维素具有亲水性,可溶于碱溶液,碱液可以切断半纤维素与纤维素之间的氢键连接[11];亚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与木质素反应,增加了亲水性,木质素氯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产物进一步水解,木质素氯酸盐溶出,最终可将纤维素从秸秆中提取出来。因此,笔者以玉米秸秆粉末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醋酸-亚氯酸钠法提取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利用硝酸乙醇法测定纤维素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各个试验条件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1材料与方法


玉米秸秆粉末,來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秋天秸秆。

氢氧化钠,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亚氯酸钠,分析纯,天津欧博凯化工有限公司;醋酸,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硝酸,分析纯,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恒温水浴锅,XMTD-7000型,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JJ-1100W型,江苏金坛宏华仪器厂;马弗炉,SX--10型,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真空泵,SHB-Ⅲ型,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鼓风干燥箱,101-1A型,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S-135型,美国BIO-RAD。


秸秆纤维素的提取分为两步进行。首先,称取5g左右玉米秸秆粉末,加入100mLNaOH水溶液中,水浴加热并搅拌,以去除玉米秸秆中的半纤维素,反应完成后抽滤并烘干;然后将上述产物加入亚氯酸钠与醋酸的100mL混合水溶液中,水浴加热并搅拌,以去除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反应完成后,过滤并烘干。

试验中采用硝酸乙醇法测定纤维素的含量[12-13]。称取1g左右的产品(m0)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25mL体积比为1∶4的硝酸乙醇混合液中,加热回流1h,冷却后用G4玻璃砂芯漏斗抽滤,并用混合液洗涤残渣,再用热水洗涤至不再呈酸性为止,最后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烘干并称重(m1),然后500℃下焙烧2h并称重(m2)。纤维素含量C计算方法如下:
C=(m1-m2)/m0×100%
式中,C为纤维素含量(%);m0为所取产品的质量(g);m1为产品焙烧前的质量(g);m2为产品焙烧后的质量(g)。

试验主要考察原料用量、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产品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优化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试验。
2结果与分析


从图1可看出,提高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能增高产品的纤维素含量,但是由于半纤维素能够溶于碱液,随着NaOH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溶液中半纤维素含量的增加,溶液黏稠度变大,造成传质阻力变大,进而导致产品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NaOH溶液质量分数选取7%为宜。

从图2可看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提取温度能增加产品的纤维素含量,但是温度过高导致半纤维素的溶解度降低,产品半纤维含量增高,导致产品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提取温度T1选取55℃为宜。

从图3可看出,延长提取时间能增高纤维素含量,但是提取时间过长,产品纤维素含量反而有轻微下降。这是由于提取到一定时间,半纤维素已经基本溶出,提取时间过长对产品纤维的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延长时间还会增加能耗。因此,提取时间t1选取90min为宜。

从图4可看出,增加亚氯酸钠用量能增高纤维素含量,但是亚氯酸钠用量过多可能使木质素与亚氯酸钠的反应逆向进行,导致产品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

从图5可看出,增加醋酸用量能增高纤维素含量,但是醋酸用量过多可能导致木质素氯酸盐的水解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产品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醋酸用量选取10mL为宜。

从图6可看出,提高提取温度能增高产品的纤维素含量,但是温度过高导致木质素氯酸盐溶解度降低,同时木质素氯酸盐的水解也受到抑制,导致产品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提取温度T2选取70℃为宜。

从图7可看出,延长提取时间t2能增高纤维素含量,但是提取时间过长,产品纤维素含量反而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木质素氯酸盐已经基本溶出,搅拌时间过
长导致纤维素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使产品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提取时间t2选取60min为宜。

从图8可看出,提高搅拌速度能增加产品纤维素含量,但是搅拌速度过快,产品纤维素含量反而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搅拌速度过快导致反应不完全,进而使产品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搅拌速度选取500r/min为宜。

为了确定玉米秸秆提取纤维素的最佳操作条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对试验影响最大的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NaOH溶液质量分数(A)、提取温度T1(B)、提取时间t1(C)、亚氯酸钠用量(D)为变量,不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设计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因素水平选择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4个因素对产品的纤维素含量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B(提取温度T1)、D(亚氯酸钠用量)、C(提取时间t1)、A(NaOH溶液质量分数);可确定最佳方案为A3B3C3D3。因此,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过程中,搅拌速度为500r/min;半纤维素脱除过程中,称取5g秸秆粉末,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9%,提取温度T1为60℃,提取时间t1为120min,将产物洗涤烘干;木质素脱除过程中,取上述产物进行试验,,醋酸用量为10mL,提取温度T2为70℃,提取时间t2为60min,将产物洗涤烘干得到纤维素。

根据以上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3次重复试验。结果发现,提取的产品纤维素含量较高,%,%。

从原料与产品纤维素的红外光谱(图9)可看出,-1处的吸收峰表征与木质素、半纤维素有关的羰基伸缩振动;-1;经过处理后两峰都已消失[14-16]。--1都是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峰,说明经过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经过处理后,原料秸秆中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已经基本被去除,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纤维素。
3结论
该试验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提
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提取过程中,搅拌速度为500r/min;半纤维素脱除过程中,称取5g秸秆粉末,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9%,提取温度T1为60℃,提取时间t1为120min,将产物洗涤烘干;木质素脱除过程中,取上述产物进行实验,,醋酸用量为10mL,提取温度T2为70℃,提取时间t2为60min,将产物洗涤烘干得到纤维素。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的产品纤维素含量较高,%,%。而且经红外分析可发现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已基本被去除。该工艺研究可为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批量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Reference

玉米秸秆纤维素提取工艺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426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