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BIM+AR辅助交叉转换结构进度质量管控.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BIM+AR辅助交叉转换结构进度质量管控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BIM+AR辅助交叉转换结构进度质量管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BIM+AR辅助交叉转换结构进度质量管控
 
 
Summary:长沙机场T3航站楼项目不仅是一个航站楼的扩建,而是一个综合交通枢纽的创建,它将集成空运、地铁、高铁、磁浮以及地面运输,形成一个五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其中T3航站楼项目E指廊区域地下交叉转换结构包括磁悬浮、中轴大道、高铁。本文以长沙机场T3航站楼项目E指廊结构与地下交叉转换结构为例,介绍了BIM+AR技术在项目中对交叉转换结构的质量管控的应用方法及成效。
Keys:BIM+AR;航站楼;转换结构;进度质量
引言
BIM技术通过创建详细的三维模型,为项目的每一个阶段提供了精确的视觉参考和数据支持。这些模型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如材料属性、几何尺寸、时间安排等,为施工团队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平台,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项目计划。
AR技术则将这些模型通过特定的设备,如智能眼镜或移动设备,投影到用户的视野中,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在现场直观地看到设计与实际环境的叠加。这种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复杂的交叉转换结构中,可以显著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
以长沙机场T3航站楼项目E指廊为例,该项目涉及磁悬浮、中轴大道、高铁等多种交叉转换结构。在这样的复杂工程中,BIM+AR技术在施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后期运维阶段都有相应的应用。
1工程概况
长沙机场T3航站楼项目E指廊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屋盖支承柱为钢管混凝土柱,总长度380米,扩大头最大宽度为100米。整体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两层。E指廊本身包含贵宾厅区域,其下还包含磁悬浮、中轴大道、高铁等立体交通空间,整体结构复杂。
图一  E指廊余地下交叉转换结构空间关系
2BIM+AR在项目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施工准备阶段设计优化:通过搭建E指廊及地下交叉转换结构BIM模型,各专业BIM人员可以在模型中进行协同设计优化,可以弥合设计方与施工方之间的
信息断层,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实现沉浸式协作,提高沟通效率和准确性。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碰撞和冲突问题,提交给设计审核并修改,从而避免了后期施工中的返工和延误。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BIM+AR技术可以实现问题清单与BIM关联,问题工单流转追溯,确保过程管理数据可追溯,提高质量管理的透明度和可追踪性,现场利用AR技术可以将BIM模型无缝融合到真实环境中,为施工人员提供直观的指导,确保施工精度。辅助施工交底,为所有施工参与方提供协同高效的信息平台,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信息交互障碍。
施工阶段的进度监控:将施工进度方案导入到BIM模型中,进行4D模拟,可以直观地辅助现场负责人管理分析现场情况,及时发现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对此方案进行完善优化,BIM模型可以实时更新,反映出施工进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模型直观地了解当前工程进度,及时调整资源和计划,确认各区域的移交及施工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后期运维:竣工后的BIM+AR模型可以作为运维阶段的重要参考,提供设备和构件的详细信息,便于日后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其中包括:
(1)设施管理:结合物联网技术,利用BIM的可视化模型,可以快速查询设备信息,获取设备的详细参数和状态。通过AR技术,运维人员可以在现场直接查看设施的实时数据和运行状态,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隐蔽工程管理:AR技术可以显示墙体内部或地下的管道、电线等隐蔽工程的精确位置,便于维修和改造。结构信息获取:通过调整BIM模型的透明度,可以直接获取隐蔽工程的结构信息,减少维修时对建筑结构的损伤。
(3)能耗管控:结合BIM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建筑能耗数据,并进行分析管理,有效减少能源浪费。通过AR技术,运维人员可以直观地认识到不同设施节能减排的可能性,提高能源管控的效率。
(4)持续运营维护:BIM+AIoT运维管理:结合AIoT技术,AR可以帮助物业管理人员准确地找到隐蔽的管线,不用查看图纸,就可以获取到设备的参数信息,便于物业设施的维护管理,运维阶段的建筑工程BIM数据是实时更新的, AR提供了管理人员、业主与数据资产沟通交互的媒介,让数据资产在运维管理全生命期发挥价值。
图二  现场地下交互区域BIM+AR应用实况
3 应用总结
BIM(建筑信息模型)和AR(增强现实)技术在T3航站楼E指廊与交叉结构中的应用,为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维带来了显著的改进和优化。以下是这些技术在E指廊与交叉结构中应用的总结:
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协同深化设计及模拟,帮助设计师在早期阶段就发现潜在的设计问题,如空间冲突和材料选择,从而提前进行调整。通过AR技术,设计团队可以在真实环境中虚拟展示设计方案,使得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项目的最终外观和功能。
在施工阶段,BIM+AR技术被用于施工模拟,特别是在复杂的立体交通作业施工工序与搭接移交情况和吊装工作中,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效率。AR技术为施工人员提供了现场导航,确保每个构件都按照BIM模型精确地放置和安装,减少了错误和返工。
在运维阶段,运维团队可以使用AR技术快速定位设备和管线,获取维护信息,提高了设施管理的效率和响应速度。BIM模型为运维人员提供了详细的维护指导和历史数据,使得维护工作更加准确和高效。
在长沙机场T3航站楼E指廊与地下交叉立体交通结构中,BIM+AR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还为运维阶段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使得整个项目在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BIM+AR将继续在建筑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项目管理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Reference:
[1]+AR技术在河道疏浚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3,6(11):150-153.
[1]赵金侠,,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9-04-12.
[3][1][D].河北工业大学,2016.
 
-全文完-

BIM+AR辅助交叉转换结构进度质量管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413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