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液体紫外固体紫外原理及实例 】是由【fanluqia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液体紫外固体紫外原理及实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2/12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基本知识
单击添加副标题
姓名:于贝贝
学号:662085216150
学院: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2025/2/12
2
01
02
03
04
05
紫外的发展史
仪器的原理
仪器组成
固体紫外与液体紫外的区别
紫外应用实例
发展简史
2025/2/12
3
1、早在1665年,牛顿首次通过分光光度法发现太阳光是复合光的事实。
2、1815年夫琅和费(J. Fraunhofer)仔细观察了太阳光谱,发现太阳光谱中有600多条暗线,并且对主要的8条暗线标以A、B、C、D…H的符号。这就是人们最早知道的吸收光谱线,被称为“夫琅和费线”。
3、朗伯( Lambert)早在1760年就发现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的厚度成正比,后被人们称之为朗伯定律;比耳( Beer)在1852年又发现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后被人们称之为比耳定律。在应用中,人们把朗伯定律和比耳定律联合起来,又称之为朗伯—比耳定律。
发展简史
2025/2/12
4
美国Beckman公司于1945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成熟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商品仪器
1862年密勒( Miller)应用石英摄谱仪测定了一百多种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他把光谱图表从可见区扩展到了紫外区,并指出:吸收光谱不仅与组成物质的基团质有关。
1859年本生(R.Bunsen)和基尔霍夫(G.Kirchhoff)发现由食盐发出的黄色谱线的波长和“夫琅和费线,;中的D线波长完全一致,才知一种物质所发射的光波长(或频率),与它所能吸收的波长(或频率)是一致的。
2025/2/12
5
紫外的发展史
01
仪器的原理
02
仪器组成
03
固体紫外与液体紫外的区别
04
紫外应用实例
05
基本原理
2025/2/12
6
它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 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01
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02
设入射光强度为I0,吸收光强度为Ia,透射光强度为 It,反射光强度为Ir,则
I0= Ia+ It+ Ir
由于反射光强度很弱,其影响很小,上式可简化为:
I0= Ia+ It
一、吸光度和透光度
基本原理----朗伯-比尔定律
吸光度: 为透光度倒数的对数,用A表示,
即A=lg1/T=lgI0/It
透光度:透光度为透过光的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用T表示:
即 T= It/I0
朗伯-比尔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 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 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即
A= κ cl
式中比例常数κ与吸光物质的本性,入射 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c为吸光物质浓 度,l为透光液层厚度。
2025/2/12
10
紫外的发展史
仪器的原理
紫外应用实例
仪器组成
固体紫外与液体紫外的区别
液体紫外固体紫外原理及实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