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第一课时教学第9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精选13篇).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第一课时教学第9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精选13篇) 】是由【hh思密达】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第一课时教学第9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精选1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第一课时教学第9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精选13篇)
篇1:第一课时教学第9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八、统计
第十六周     星期二   第二节    --.06-03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怎样才能知道?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统计的知识,来帮助小朋友整理这个盒子。(板书:统计)
二、新授。

(1)用什么办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
(如果学生说先把三种图形分开,再一种一种数出个数。可以请几名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演示这种方法)。
(2)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指挥学生看书,仔细看图,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统计三种图形个数的,其中一名学生做什么事,其他学生做什么事,你也能像图中的学生那样统计吗?
4人一组分组活动,一人报名称,其他三个人记录。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展示和交流学生记录单,说说各种记法的特点,比一比谁记得清楚又方便?(画“√”)
老师讲解画“√”“√”“√”的方法记一记吗?(学生再用画“√”的方法记录一遍,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4)提问: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面的表面国吗?统计表里的“一共”这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集体交流时提问:(1)从统计表里能知道点什么?(2)除了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和一共的个数以外,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在统计之前,同学们要想好用什么方法统计,如果是小组统计,要分派好每个同学的任务,一般选用画“√”的记法记录统计结果比较方便,最后完成统计表,从统计中我们不仅可知道统计的结果,还能想到许多问题。
三、完成“想想做做”1
完成“想想做做”1。
,统计小组里的铅笔、橡皮、直尺各有多少,要求学生用画“√”的方法记录,并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表中,老师解释表中的“文具”栏里定的是文具的名称,“数量”里只要把整理的数据填进去就可以了。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看边分、边记。
,说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种文具多?哪种最少?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好
篇2:第十一课时: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第十五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25--.05-29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复习1~6。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1~6的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小朋友能熟练地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还要能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
二、复习。
1、复习1。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这是我们学过的1~6的乘法口诀,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口诀吗?(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2)学生对照口诀放大表,横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横着看,口诀的排列与我们学习时的顺序一样,第1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2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3行是3的乘法口诀,……一行一行排到6的乘法口诀。
请小朋友一行一行背一遍。
(3)竖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竖着看,每一行中口诀的第一个数相同,第二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也就1个几1行、2个几1行……这样排列的。例如第一行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第二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
请小朋友竖着一行一行背一遍。
(4)拐弯看(要说明先横后竖地读),每一组口诀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拐弯看,先横后竖,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与2有关的口诀,也就是2和1、2和2、2和3……相乘的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与3有关的口诀,也就是3和1、3和2、3和3、3和4……相乘的口诀。
请小朋友齐着拐弯试背一遍
(5)师生共同对口令。
2、复习2。
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乘法,一名同学出示口诀卡片,另一同学口答两道乘法算式与结果。
3、复习3。
竞赛的形式同桌同学两人一组,比比谁先过河;比两次,使每个同学都能练习到两组题。
4、复习4。
20题口算,,集体订正,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做好统计。
5、复习5。
在写出得数的算式里填写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之后组织交流,讲讲是怎样想的?
6、复习6。
填方框里的乘树,由于只学到6的乘法口诀,所以方框里暂时填1~6个数,要求学生说出所填乘数,所得的积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第一题可按横着背的6的口诀的顺序想,后面两小题可以按拐弯背的顺序想。)
7、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能熟练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而且要很快说出算式和得数。
三、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五二十     ()六十八     ()四十二    二()得八
四()十六     五()三十      三五(   )   四六(   )
2、把得数相等的式子来连起来。
6×3       4×3         2×2        2×5
2×3       3×6         5×2        6×2
2×6       1×6         3×4        1×4
3、在○里填上“+”、“-”、“×”、“÷”。
1○1=2     2○2=0      3○3=9
1○1=1     2○2=4      3○3=6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感兴趣。
篇3:复习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
口算卡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谈话导入:我们今天再来上一堂复习课。
二、综合练习
1、第7题
出示第7题的图,仔细观察,把说的话和提的问题连起来读。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2、第8题
出示第8题的图,观察,把说的话和提的问题连起来读。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指名说说)
3、第9题:(出示情境图)
(1)先说题意:(一(1)班浇了20棵花,还剩15棵没有浇,一(1)班一共浇了多少棵花?)(一(2)班一共有27棵花,还有3棵没有浇,一(2)班已经浇了多少棵花?)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算法不同?
4、第10题:
从图和表格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
题目要我们求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答?
5、第11题:
出示第11题的图,把说的话和提的问题连起来读。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问题的意思也就是什么?怎么解决?
6、第12题:
(1)出示第12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提问:求什么?有几个问题?是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第13题
(1)出示第13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提问: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一起解答。)
三、布置课堂作业
(编制者  蒋凤娟)
教学后记:
篇4: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
认图形
教学内容
1、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重点、难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教学要求
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地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六周     星期五   第三节    --.03--28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2025年第一课时教学第9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精选1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