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1页
5 篇
5 篇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 1
说教材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
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
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
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
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
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说教法学法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
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
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
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特点,教学要求,本课设计了四大环节,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二自读自学,三朗读感悟,四总结升华。
1、通过师生对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
给大家听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
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
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收集、展示资料的过程,培养了学
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范读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整体感知课文,
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
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自读自学。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1页 : .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2页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仔细观察,
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
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关注学
生个体差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效调控教学。让学生交流识字
经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
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识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
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朗读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
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读中
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体验读诗的乐趣,感
悟强烈的思乡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读者爱读,听者专
注”,师生共同探讨读古诗的方法,互听互评,共同进步,极大地调
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6、通过小结感悟挖掘、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产生情感的共
鸣,进一步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
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2
一、说教材
本单元主要由古诗改编的歌曲组成,通过演唱和欣赏感受古诗的
意境。歌曲《静夜思》为两段体,宫调式,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舒缓
的节奏,稍慢的速度表现了思乡的愁绪。依据课标对五年级学生的要
求和他们已经具备和掌握的音乐技能和知识,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理解
和对学情的把握,围绕三维目标,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四四拍的指挥图示并运用于指挥四拍子的歌曲。
2、能用较长的气息和纯净的声音合唱歌曲《静夜思》,感受思乡
之情。
3、能从速度、节奏、结构、力度等方面挖掘歌曲内涵,逐步提高
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
依据新课标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本课的教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2页 : .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3页
思乡之情。教学难点是:四四拍的指挥图示及二声部的合唱。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
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我主要采用了听唱法:听唱法是
学习唱歌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听唱能较准确地模仿、学习歌曲。如
本课教学中,合唱部分先让学生聆听高声部和低声部的旋律,再让学
生跟琴学唱,然后合唱二个声部以突破歌曲难点。同时我还会根据需
要辅以直观教学、创设情境等教法。
三、说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音乐学习能力和本
课特点,我将通过对比法、讨论法、小组创编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过程
本课将用一课时来完成,通过激趣导入——学唱歌曲——拓展创
编——课堂小结四个环节来落实。
一、激趣导入
课依始,教师演唱《读唐诗》导入(唱),同学们,还有一首歌
曲与这首歌有异曲同工之处,想听吗?请听———《静夜思》(范
唱)。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情绪。
接着进入
二、学唱歌曲环节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诵《静夜思》,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歌曲的意境。
2、带问题复听:你觉得作者是如何通过音乐要素表现这种思乡之
情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音乐的速度较慢,
节奏比较舒展,演唱的声音很柔和,力度较弱,情绪略带悲伤,正是
这些音乐要素构成了这种思乡之情。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歌曲,
以逐步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入
3、学习歌谱环节 课件首先显示歌谱中节奏难点部分: 556 和 7 7
6 及 5 5 3切分节奏(板书),教师运用划拍的方式用直观教学法指导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3页 : .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4页
件再次出现 1 02 7 6︱教师运用对比法依次演唱有休止符和没有休止
符的唱法,引导学生区别并回答为什么出现半拍的休止符?师生小结
得出诗人因思念家长和亲人难过的哽咽了一下。此环节通过对歌曲节
奏、情绪的把握更好地学习、演唱歌曲。
4、紧接着,课件出现《静夜思》的曲谱,采用听唱法让学生学会
歌曲第一乐段。
5、歌曲的第二乐段是合唱,老师弹奏高声部,你们听和第一乐段
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学生很快指出与第一乐段相同,但是第三句又多
唱了一遍。
6、用听唱法学唱低声部旋律。
7、带入歌词,分声部演唱歌词。
8、现在让我们把曲作者呈现给我们的音乐要素,融合到演唱中来,
有感情地合唱歌曲《静夜思》。
9、同学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今天老师就教你们怎么指
挥四拍子的歌曲。(板书,师划指挥图示,指导学生学习)
以上教学,目的是落实歌曲的学习,以突出有感情地演唱《静夜
思》的重点,突破二声部合唱的难点。接着老师带领学生进入
三、拓展创编
同学们,你打算用哪种不同的表演形式来表现《静夜思》这首歌
呢?请分小组讨论。老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并归纳出适合
本歌曲的表演形式,可以是情境表演,也可以是歌舞形式。让学生尝
试表演,以达到加深对歌曲意境的体会与提高学生表现能力。最后是
四、课堂小结
唐诗的博大精深还需要大家去领悟和感受。正所谓,唐诗里有苦,
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诗。让我们以古诗新唱的形式再
一次走进唐诗。在聆听《读唐诗》中结束课业。此环节首尾呼应,围
绕主题。
五、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当然,以上的说课只是本课的教学预案,在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4页 : .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5页
化。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3
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静夜
思》。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计理念即为什么这样设计、
达成效果如何、课后的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根据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我从单元整体教学要求出
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同桌互学,教师点拨等方式认识 10 个生字,
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
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通过教师范读,教师指导,学生展示等方式,能够正确、有感
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
这节课的基本流程是:
一、复习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三、创设情境,游戏巩固生字
四、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五、书写指导
六、内省反思
每个环节的设计理念是:
复习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请学生自己背诵展示已经学过的古诗,
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产生成就感,从而学习古诗的兴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出示自学导航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独
立自学,和同位互学。学生借助自学导航,明确了学习任务,在教师
的指导下进行独立自学和同学互学,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教
会学生学习的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游戏巩固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预设了你还有哪些
不认识的字?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这样一个环节,目的在于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5页 : .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第6页
节目的在于体现公平平等的原则。
朗读指导,熟读成诵这个环节,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
像画面,动作朗读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书写指导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观察范字的起笔和手笔在田字格中所
占的位置,书写笔画的注意事项,同时关注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
势。
内省反思环节:这是生本课堂每节课都要设置的“黄金两分钟”。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结合知识、能力及情感体验等从收获、遗憾或困惑
方面进行内省反思。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又是促进学生自我
识别、自我发展的引导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力求突出两个方面:1、学会学习——前置自学、
交流互学、习得方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846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