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1页
——浙江省余胜兰名师工网络作室学科带头人个人成长案例
成长背景:
俗话说,人生两件宝:良师与益友。良师指引方向,益友伴你同行。人生如
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亦如此。 本人自 2001 自幼师专业毕业至今任教十余载 ,在学
前教育领域不断钻研与进取,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也开始受制于原有的经
验与惯性思维 ,专业发展进入了 “瓶颈期”。是让自己停滞不前还是尽快突破专业
发展困境,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成了我一直思考与焦灼的问题。浙江省余胜兰名
师网络工作室给了我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浙江省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杭州市兰苑幼儿园园长余胜兰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师傅,于是我在第一时间加入
了余胜兰名师工作室。有了特级的引领,工作室骨干团队的互促互进, 我的专业
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 尤其是 2019 年 11 月份启动的教研项目 “基于学习故事评
价的课程故事” ,在经历了一系列、深入研讨后令我受益匪浅,至今难忘。
案例过程: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 ,我们的教育观在发生转变, “生成活动” 作为师
生共同构建的课程 , 老师们需要在一日生活中去观察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
去分析幼儿兴趣和经验, 捕捉到课程的生长点, 在这样的课程观下, 因为年龄段
的差异性、班级的差异性、环境的差异性、个体经验的差异性等等因素,生成活
动轨迹也是的千姿百态的, 因为生成活动是基于幼儿已有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开展
的活动, 同一种材料或者主题在不同的年龄段、 甚至是同一个年龄段不同的班级
呈现出来的探究和学习过程都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那教师如何开展生生活动
呢?在余特的引领下,我作为保教干部,带领大班组教师团队践行“以学定教”
的课程理念,聚焦省审定教材《体验式学习与发展课程》大班上“旋转王国”主
题实施过程, 基于学习故事评价法的跟进, 以学习故事孕育教育故事, 让课程回
归孩子发展需求。
,优化主题活动
2019年末,我和杭州市兰苑幼儿园大班组的老师和孩子们开启了主题活动
“旋转王国”,在前期经验调查中,我们发现每个班的孩子兴趣点和原有经验差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1页 : .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2页
呢?在团队老师抛出困惑后,余特以课程审议实施“3、3、3”方略为操作路径
引领我们开展不同阶段的研讨活动,实现对主题活动的优化,在《旋转王国》审
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分享班级的学习故事识别幼儿兴趣经验和发展需要, 分析回
应策略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主题前审阶段, 余特引导我们在记录学习故事中捕捉主题课程班本化的生发
点。老师们通过分享本班孩子的“学习故事”,小组成员共同分析寻找幼儿学习
的兴趣点,把握主题背景下幼儿学习的契机 ,以集体的智慧识别“哇时刻” ,怎
持与回应幼儿的哇时刻等。 主题中审阶段, 余特带领我们在解读学习故事中
发现主题课程班本化的黄金线索。链接故事,关注主题课程班本化中幼儿学习的
连续性; 链接经验,破解主题课程班本化中支持幼儿学习的关键策略。主题后审
阶段, 小组成员分享课程故事, 在余特的帮助下,通过学习故事评价明晰主题课
程班本化的路径。
,辨析课程故事
在 2020年初,恰逢疫情期间,小组教师在工作室“停课不停研”的精神引
领下,利用网络平台与余特一起开展线上研修, 围绕“学习故事评价跟进推进主
题活动班本化”与我们进行了观点碰撞。 从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的问题和矛盾冲
突、教师的支持策略、幼儿获得了哪些关键经验(经验发展的递进性)等方面对
《旋转王国》 主题背景下各个班级的课程故事进行逐一的深度剖析, 帮助教师进
一步理解在课程故事中“看得见儿童、看得见老师、看得见学习” 。
,提炼课程链
在课程故事的基础上,余特引导教师用导图的方式梳理出“课程链” ,也就
是把课程故事的逻辑结构概括出来, 用关键词、 句呈现每个阶段幼儿的关注点和
兴趣是有什么, 遇到了什么问题, 教师提供了什么样的学习支架, 借助“课程链”
帮助教师厘清故事当中每个学习片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反思幼儿深度学习的轨迹
和教师的支持策略的有效性。
在余特的帮助下,一条条清晰的课程链跃然纸上, 老师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幼
儿的核心经验链是否在螺旋式上升。核心经验在螺旋式丰富提升提炼的过程中,
孩子心智有成长,获得核心经验, 就是看得见的学习。 教师看到儿童的关注点 (现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2页 : .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3页
,在幼儿的言和行中有目的地观察(看、听、问、谈)到儿童兴趣点,获得
有效信息。教师带着目的、目标捕捉自己想要的信息,倾听成长的声音,捕捉教
育的智慧,并有效地进行回应。
我不禁想用一句非洲谚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
人可以走得更远!正是名师网络工作室团队成员的抱团合作、名师引领,才有了
我对幼儿园课程的深层认识,这对我接下来带领全园教师开展课程园本化工作有
重大的帮助。
,享受成长
2020年 4 月 21 日下午 1 时,我和我的团队老师们在杭州市兰苑幼儿园兰苑
园区开展“研故事﹒品课程﹒共成长——大班 《旋转王国》主题背景下的课程故
事专题研讨活动” 暨浙江省余胜兰名师网络工作室课程故事线上线下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也是江干区《基于儿童需求的幼儿园教师课程生成能力实践培训》 24
学时培训班和江干区幼儿园 “研训区域链” 第四区域系列研讨活动之一。 活动共
三个篇章,扬帆篇:课程故事研修历程回眸;航行篇:大班《旋转王国》主题背
景下的课程故事分享;领航篇:课程故事解读(点评专家:余胜兰老师 ——浙江
省特级教师、浙江省余胜兰名师网络工作室负责人,杭州市兰苑幼儿园园长) 。
活动参与对象包括浙江省余胜兰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40 余
人,线上参与研讨的老师主要通过余胜兰名师网络工作室的教研直播平台和 QQ
直播平台两种网络学习模式, 同步观摩现场活动、 共同互动研讨, 以留言的方式
积极参加线上话题的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抛出问题和困惑。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3页 : .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4页
“浙江省余胜兰名师网络工作室”为纽带,以杭州市兰苑幼
儿园的“课程故事展示研讨”为核心,将线上线下的研讨过程紧密的交织、融合
在一起,打破教师学习的时空限制,打造“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下”的网络学习共
同体,扩大研修对象的范围,参研教师涵盖区级、市级、省级等各个地方的幼儿
园,实现优质教研资源辐射面的最大化。
要让教师“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本次教研活动展示活动通过线上
资源共享、话题研讨、直播互动、实践交流等多种方式, 深入、完整、全面的
展现了主题活动园本化实施和研讨的全部过程,让教师真切的看到了孩子学习的
生长力,看到了教师建构课程的生长力,真正理解课程生长的思考路径,引领教
师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走进“课程故事” 。 展示活动获得了老师的高
度评价, 这些反馈评价对我们研修活动成果的肯定, 也是对我们工作室团队的肯
定,我从心里为我们的成长感到高兴。
回想这期间的种种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每每于此,心中无限感动与感恩。
感谢工作室给了我成长的舞台, 感谢师傅的精心指导, 感谢工作室的姐妹的相互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4页 : .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5页
!
四、成果
在余胜兰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学习让我收获良多,不仅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与
教学能力的提升,更汲取了做人从教的大智慧。每次活动,都能使我们在交流中
敞开心扉,享受成长的快乐,留下一个个难忘的故事。
首先是认真。在每次的指导与交流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余特做事的认真、细
致,她对细节的关注与剖析处处渗透着“认真”二字。我自认为自己也很认真,
但对比师傅,每每惭愧。我知道这生可能都无法达到,但我心向往之,定会不断
努力。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会努力用智慧去教学,用智慧去研究,用
智慧去演绎平凡而充实的人生轨迹。
其次 是合作。团队合作的效率永远没有一个人高,但它的效果却远大于一
个人所能取得的最大值。更多时候,我属于“单兵作战”的类型,但在工作室学
习的这段时间, 我深深感受到团队成员合作的重要性, 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
有资源和才智, 并且能够优势互补, 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价值, 产生一股强大而
且持久的力量,帮助每一个团队成员专业成长。
通过工作室的学习 ,特别是教研项目“基于学习故事评价的课程故事”的研
修过程, 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幼儿园课程是孩子主动参与和自主参与的活动, 它
是一个可以不断深入、 不断延续、 不断进行下去的活动。 它是由一个起始目标引
导,由新的发现、 新的问题支持而持续发展的活动。 它是有可能向不同方向发展,
也有可能向同一方向发展的活动。
3. 习得了有效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中诸要素的桥梁和纽带, 合适的课程评价对于调动幼儿
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 推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研项
目的研讨过程中我通过 “故事研究法”,即通过“行中发现故事” “思中撰写故事”
“研中分享故事”“知中拓展故事”,在实践大班主题活动《旋转王国》主题实施
过程, 基于儿童的视角发现幼儿的关注点、 兴趣点,融入教师的视角和理论的视
角识别幼儿的经验点与心智倾向, 捕捉课程生长点并创造条件给予积极的支持与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5页 : .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第6页
在此过程中促进主题背景下课程故事的发生与发展,即班本课程的生成与
发展,在经历故事研究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课程创生能力的提升。
4. 获得广阔的网络学习空间
自加入名师工作室后,与其他成员的交流逐渐增多,网络交流的次数也越来
越多。原来不认识不熟悉的成员开始通过工作室的纽带作用彼此相识,并能在网
络上通过QQ、微信交流,分享工作经验、探讨困惑和问题,专业资源更加丰富,
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 线上线下直播同步互动式的研修更是开启了研修的新模式
新途径,突破了传统研修活动时间一致性、地点固定性、模式单一性,使工作室
研修活动更高效。
幼儿教师 成长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