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答谢中书书重点句(共9篇)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答谢中书书重点句(共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答谢中书书重点句(共9篇)
篇1:答谢中书书重点句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猴、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3、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篇2:答谢中书书重点句
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
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4、、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答: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6、、“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答: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视两种视角来写。
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
答、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8、《答谢中书书》最后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发了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
9、.“书”的意思是信,“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给谢中书的信
10、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11、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对偶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对偶,借代
12、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
13、“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分析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通过写人间奇景,传达了作者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
篇3:答谢中书书的重点句
文章开始,作者从人们对山水的态度入手: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赞美青山绿水的,特别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更是柔媚亮丽、清秀绝尘,是如此的典雅、飘逸。接着描写了山水、石壁、丛林、翠竹和早晨、黄昏的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最后,作者发出慨叹:从谢灵运后,又有谁能欣赏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还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
整篇文章,六十八言,有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鳞,有比喻、夸张、拟人,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说不完无限情趣、道不完生机盎然。这在魏晋六朝“诗尚玄理,文工骈体”的文风中,可谓一枝独秀。读来凡心皆无,身在物外,心清神明。
更多
2025年答谢中书书重点句(共9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