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1年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中国的地理差异-北方地区(1)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年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中国的地理差异-北方地区(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十四单元 中国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地理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降。低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 少。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 。下降
(1)农业分布特点: 西牧、东南耕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特点:东 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 。低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淮均河气一温线的南北差异
(高于0℃或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小于800 mm 大于 mm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 平原、高8原00
、盆地、丘
陵
无
河流冬季结
冰(有或无) 有
河流流量 小 大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1)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综合 地理、位置 地理、自人然文地理的特点。
(2)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 地区,D 地区。
(3)区域界线及确定因素
南方 北方
分界线
名称
确定的主导因素
Ⅰ
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降水
Ⅱ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形
Ⅲ
秦岭—淮河 一线
气候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位置
大体位于 大兴安岭 、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 东北平原 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 气候
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
干湿地区
大部分为半湿润 地区
(1)发展农业的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 甜菜、棉花、大豆等。
(3)农业发展:春旱制约农业发展,采取的措施是南水北调。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东北三省
(1)特色称号:
(2)地形
白山、黑林水海雪原、北大仓、黑土地。
①特征:以 平原、山地为主。
②分布:东部是 长白山地,北部是 ,西小倚兴安岭 ,山地中间大兴安岭
为 东北平原。
(3)河流
①特征:河流众多,结冰期 长,含沙量小,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
②分布:鸭绿江和图们江(中朝两国界河)、乌苏里江(中俄两国界河)、松花江等。(4)气候
①类型: 温带季气风候。
②主要特征:气候 冷湿,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③成因:纬度较高,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
(1)农业生产条件
①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 雨热、同黑期土广布、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纬度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低温冻害频发。
②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发达、交通便利、 地广人。稀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湿地
(3)环境问题(停止开发的原因): 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4)解决措施:停止
开荒、恢复湿地、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1)特色: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形成条件:煤、铁、 等石矿油产资源丰富。
(3)存在的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4)采取的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21年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中国的地理差异-北方地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