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第1页
烟台市 2023 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
(时间: 120 分钟 共 120 分)
请将试题的答案按照要求答在答题卷上。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 共 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
出,填在答题卡上。
得分 阅卷人
一、(本大题 10 个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慰藉 辐射 相形见拙 贻笑大方
B.修葺 玷辱 哗众取宠 肢离破碎
C.契据 收讫 杯水车薪 焕然一新
D.鞭挞 急功进利 谈笑风生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到红光制衣厂的公交车有:8 路、18 路、28 路、32 路等,停车点离厂门口不到100 米。
B.本化工厂招聘运输部主管一名;需从事过运输调度工作一年以上,司机两名;需有三年
以上驾驶经验。
C.不绝于耳的争议提醒我们, 应该对改革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 明确改革是要进 还是要
退 如果要进,哪些应该坚持,哪些需要调整
D.在杭州举行的 “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官员在主题报告中对《无
极》剧组污染香格里拉的行为提示了严厉批评。
3、下列各文言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范增也。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也想返回身来,纵缰驰马,奔腾于广袤无 ① 垠(yín)的② 塞(sā i)外草原之上,③ 逶(wěi)
迤翻腾的幽④ 燕(yān)群山之间,然后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 ⑤ 顷
(qǐnɡ)的渤海老洋里,去一洗那炎夏⑥ 溽(rù)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
A.① ③ ④ ⑥ B .① ④ ⑤ ⑥
C.① ② ③ ⑤ D .② ④ ⑤ ⑥
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您的棋艺实在高明,我只有甘败下风。
B.联合国维和部队进住后,这一地区箭拔弩张的局面才得以缓和。
C.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贸然下结论,这种结论很难站得住脚。
D.按装工人下午就到,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让大家难以理解的是,我班读书角的报刊杂志常常不胫而走。
B.事情紧迫,已是燃眉之急了,我们还不动手,更待何时啊 !
C.提起我们车间的张师傅,谁不称赞 他可是班门弄斧,技术高得很哩 !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第1页 : .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第2页
D.李老师说笑话真有本事,每次都说得大家笑个不停,他还是道貌岸然地说下去。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尽管社会上一再宣传吸烟有害,但老师和家长严厉的禁止,有时反而会激起某些学生对
吸烟的好奇心。
B.陈老师生病时仍坚持工作,找一个一个同学谈心、了解思想,对症下药地做好工作,使
班级各方面都有进步。
C.从高空俯视贡嘎山,像一座银色的金字塔耸立在气势磅礴的云海之上,阳光照得闪闪发
亮。
D.新禾电子厂在管理上以人为本,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不论考虑什么问题,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B.因为人家并没有挽留我们的意思,那我们还赖在这里干什么
C.不管中国羽毛球队是否乐意, 21 分制都会出现在今后的大小赛事上。
D.虽然商厦开业只有半年,商厦领导却非常重视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建了一座希望小学。
9.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
A.当他收到父亲已安全返家的消息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B.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果。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
1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黍离》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将忧愤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B.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元和十年”,是以帝王年号纪年;“戊戌变法”中的“戊戌”,则是
以天干地支纪年。
C.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汉书》、班固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
史”。
D.《选择与安排》的作者朱光潜与《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方苞都是安徽桐城人。
二、(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天空中的死神”——酸雨
“天空中的死神”是人们给一种会 “螫人 ”的雨所起的名字,这种会螫人的雨就是 “酸雨 ”。
由于在正常情况下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降水时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
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 pH 值约为 5.6—5.7。至于“酸雨 ”,人类早在 1872 年便发现了
它的存在。迟至 1982 年 6 月,国际环境会议才将 pH 值小于 5.6 的降水(包括雨、雪、霜、
雾、雹、霰等 )正式定名为“酸雨”;联合国有关组织也于当年承认它属于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各国的工业相继崛起, 特别是在欧洲, 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
地区,每年经由工厂烟囱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烟雾可达 4600 万吨左右。在风
力的吹送下, 这些烟雾在几千公里的长距离飘送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硫酸、 硝酸及其
盐类。当硫酸、硝酸及其盐类与水汽、云滴和雨雪相遇时,就形成酸雨落到地面,进而由水
流汇集到江河湖泊中,严重地威胁鱼类及其他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例如, 在瑞典,每天都
有上千吨外来的烟雾随着横贯欧洲的盛行西风从境外进入该国上空。 30 多年来,瑞典 l/5
左右的湖泊严重酸化,湖水 pH 值降至 5.0 以下,鱼卵多已不能正常孵化;加之湖底淤泥
中的有毒金属遇酸溶解,最终导致鱼类死亡。目前,瑞典全国 4000 多个湖泊里的鱼类已经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第2页 : .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第3页
绝迹。又如,在挪威, 5000 多个湖泊中有 1838 个湖泊没有活鱼;在美国,纽约州的阿迪龙
克达克山区有 180 多个湖泊鱼类绝迹。
酸雨对森林的危害近年来也频见报端。 树木的叶片对酸雨的反应特别敏感, 叶片受损后光合
作用降低,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弱,导致林木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在德国西部,估计近 lO
年来已有 12%的森林受害;瑞典每年由酸雨造成的木材损失达 460 万立方米。
酸雨还可使露天的建筑物及管理设施受到腐蚀。 例如,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的查理一世塑像、
罗马科洛西姆斗兽场和雅典巴台农神庙等,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我国也不乏这方面的
例子,如嘉陵江大桥以每年 O .16 毫米的速度被腐蚀,仅用于钢结构维护的费用每年就达
20 万元以上。
更为严重的是, 酸雨还会使城市自来水管的铜、铅一类成分溶解在饮用水中, 直接危害人体
健康。饮用酸化的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地面(下)水,食用酸化湖泊和河流的鱼类,都可使一些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累积进入人体而最终产生危害。
此外,吸入含酸性物质的空气能使人的呼吸道疾病加重。酸雨中含有甲醛、丙烯酸等成分,
对人体尤其是对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碳要高10 倍,其
微粒可侵入人体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并导致死亡。
11.根据原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烟雾中的硫酸、硝酸及其盐类与雨雪相遇时才会形成酸雨。
B.早在 1872 年,酸雨就已经成了一个危害整个人类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
C.正常降水都是呈酸性的,但只有 pH 值大于 5.6 的降水才是酸雨。
D.一般降水之所以不会形成污染,是因为其中被溶解的二氧化碳的毒性很低。
12.根据原文,对酸雨被称为“天空中的死神”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酸雨总是伴随着雨、雪、霜、雹等能导致灾害的自然现象出现。
B.酸雨中含有硫酸、硫酸盐等腐蚀性、毒性很强的化学成分。
C.酸雨能严重污染湖水,给那里的鱼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D.酸雨能妨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树木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13.下列关于 “酸雨”对“人体健康 ”危害的概括,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
A.食用被酸雨污染了的鱼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
B.呼吸到酸雨环境中的空气就能立即导致严重的肺病甚至死亡。
C.酸雨对人的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是因为酸雨中含有碳酸。
D.饮用因酸雨而溶解了铜、铅等成分的自来水会给人带来危害。
14.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出现酸雨天气的时候,人们应该避免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户外活动。
B.要防止酸雨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的伤害,就应该大面积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C.要降低酸雨形成的可能性,就应该减少排放到大气层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
D.酸雨在地球上肆行无忌,即便是工业化程度不高或环保很好的国家和地区也很难幸免。
三、(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戴复古 )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桃无主自开花 ”的“自”,指的是自由自在的状态。
B.“烟草茫茫带晚鸦 ”,写傍晚时分,荒草迷茫,乌鸦归巢。
C.“几处败垣围故井 ”,描写村里破败不堪、满目凋敝的景象。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第3页 : .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第4页
D.末句指出,这里本是人们安居的地方,并不是荒废之地。
1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从目前的颓垣废井联想到昔 Ft的村居景象,突出战乱所造成的恶果。
B.作品写傍晚的荒村,乌鸦凄厉的叫声打破了沉寂,更加反衬出景象的悲凉。
C.诗人在破败的景象中特别欣赏桃花,赋予桃花坚定、独立的品格。
D.这首诗内含着诗人对战乱的愤慨、对失去家园的老百姓的无限悲悯。
17.下列与《淮村兵后》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是七言绝句。
B.全诗由首联和颔联组成。
C.该诗的韵脚是“花”、“鸦”和“家”。
D.这首诗的标题是作者自拟的,不是乐府旧题。
四、文言文阅读(共 24 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
槁暴,不复挺者,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1、解释下列字词:(4 分)
已: 槁:
就: 砺:
2、找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3 分)
3、文中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3 分)
4、“学不可以已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576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