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社会现实逼散乡村师生.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1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社会现实逼散乡村师生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社会现实逼散乡村师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如今优秀的教师都逃离了农村,不太优秀但有背景的也多离开了乡村。因此,那些家庭经济宽裕的孩子,也逃离了乡村——去县城读书了;而那些会读书、经济拮据的家庭,为了孩子未来的命运,只好勒紧裤腰甚至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进县城读书,否则就可能考不上大学。于是,城市学校越来越庞大,乡村学校有的合并,有的由于没有生源而关门。
家乡的吴老师诉说:我家在县城,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一位教师。我从小就立志要当孩子王,师范毕业后要求分配到乡村小学教书。那时我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开始是教低年级,由于教出了成绩,校长就安排我教高年级,并带毕业班。带了几年带出了名声,因为在全县统考中我的学生中总有人名列前茅。县城重点学校也常公开招考教师,有人对我说,你去考,肯定能考上。后来浙江省几家私立名校找我,要高薪聘请,我还是没有离开。可我没走,那些优秀的老师有的调进了县城,有的到外地淘金去了,好的生源也随之流失了。尤其是多年搭档的数学老师也走了,我的语文教得再好,在全县也排不上名次,于是我也选择了离开。在乡村学校肯定比城市学校艰苦,但工资待遇却比城市低得多。再说乡村学校不搞家教,城市兴家教,有的老师的家教收入比工资还多得多。在乡村教书每月收入不会超过2000元,而去江浙一带教书,少的也有五六千元,多的上万元,不走才怪呢!收入低是个原因,关键还让人瞧不起,找对象,人家一听是乡村教师,扭头就走。
堂弟则向我诉说:你侄子聪颖会读书,在村小学读了两年,他的班主任对我说,他总是考全班第一,这孩子在这里读可惜了,你还是把他送进城里去读,别误了孩子的前程。堂弟是个泥瓦匠,一天也可赚100元,可刚建了一幢新房,还欠着七万多元的债务。孩子在村里读书方便,又不要钱,进城读书要择校费,租房子要钱,吃饭要钱,还要一个大人陪着,生活成本太高,一年下来至少要过万元。可不去,在乡村显然难以考进重点高中,考大学也就没什么希望,所以村里不少孩子只读了小学,反正又考不上大学,不如趁早出去打工。
从读书这条路来说,今天的穷孩子几乎没有春天。乡村学校没有好的师资队伍,没有优质生源,穷孩子在城里读不起书,他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即使出了个天才,在乡村读书,之后考取了大学,穷孩子也交不起昂贵的学费。一个好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底层人获得平等上升机会的社会。其实这也不难做到。
那位吴老师说,每个人都有理想,他的理想是要当一位优秀的教师,乡村学校没有高收入不要紧,可没有好生源不行。好的学生都进城了,留下的不是捣蛋的,就是有点傻的,这还有劲儿教吗?其实他不想离开乡村小学,是现实把他逼走了!
很多农民父母都对我这样说:俺们不在乎自己有多劳累,不在乎在外漂泊有多苦,只要孩子能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的身份,就是累死也心甘。不知我的那位堂哥临死前,还有没有这种想法?他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了,可他死了,没有享到一天福。值得警惕的是:当教育这条能改变农家子弟命运的唯一通道被淤塞,让社会最底层的人看不到一丝希望和阳光时,这个社会的矛盾可能就会加剧。

2021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社会现实逼散乡村师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