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语文试卷-(1).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1语文试卷-(1) 】是由【guwut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语文试卷-(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3 月 16 日 9∶00—11∶30】
2019 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
语文 试卷
语文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史学认为,可以通过叙事揭示历史事实;实证主义史学虽然反对叙事,但仍认
为可以通过对史料的研究揭示历史事实;分析史学通过叙事的语言分析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与稳定性;叙事主义史学认为,无论是传统史学的叙事还是实证主义史学的史料考证都无法揭示历史事实,历史只是叙述者建构起来的假象。前三者虽然对历史叙事的态度有很大分歧,但都认为历史学可以揭示历史事实。而叙事主义史学实际上否定了历史学能够揭示历史事实,客观上助长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
历史学肇基于人类的记忆本能。有记忆而后有历史叙事,有历史叙事而后有作为学术活动的历史学。历史叙事是历史学与生俱来的基本形态,既是它的形式,也是它的内容。叙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将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人们的经历组织起来的
一种模式”。叙事具有归纳与总结知识的作用,也有倾诉情感的作用。作为记忆的产物, 叙事也具有个体对群体认同的社会功能。可以这样说,“我们就是我们所叙述的一切”。建构在记忆与叙事基础上的历史学,当然具有实现社会认同的价值,可以进一步说:“我们就是我们的历史。”而这也正是历史学成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学术活动的根本原因。正是通过记忆、叙事和历史,人们回答了有关“我是谁”的哲学追问,同时实现了个体的社会认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学是由叙事派生出来的。一旦剥离了叙事性,历史学也就失去了根基。虽然在历史叙事中要运用想象与虚构,但它并不同于文学叙事中的想象与虚构,历史叙事者并没有想象与虚构的主观意图,而且对于想象与虚构始终是抱有排斥态度的。历史叙事还可能因叙述者认识的差异而对叙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产生重要影响。种种因素都会造成所述“历史事实”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并不能推翻历史事实的可靠性。在基本事实层面,可以通过史料收集的增加与史实考证的深入而得到修正,并渐趋统一。而在历史叙事层面,虽然历史学家针对同一事实的叙述,有可能选择不同的事实材料、采取不同的叙述方式,但这恰恰反映了历史学作为自我反思、自我认同的工具所具有的人文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叙事应成为历史学家自觉捍卫的学科边界。历史学的形态、价值、功能等等,都生于斯、长于斯。对叙事性所造成的历史学在知识论领域的局限, 历史学家应有充分的自觉,不应擅自跨越叙事边界。边界既意味着权利,需要捍卫;也意味着局限,需要历史学家对其所不能达致的“局外”世界保持一份谦恭的姿态。
(许兆昌《深刻认识历史叙事的价值》,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实证主义史学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和对叙事语言的分析去揭示历史事实。B.叙事主义史学强调叙事性,主要从史学家的叙事中去揭示历史的真实性。C.分析史学基于史料的分析,从而能够确立知识的客观性和历史的真实性。D.传统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和分析史学,都认为历史学能够揭示历史事实。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历史叙事作为一种基本形态,产生于历史学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学术活动。B.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叙事既能归纳、总结知识也能表达人的情感。C.针对同一事实,历史学家可能选择不同的事实材料,采取不同的叙述方式。D.历史学家应有充分的自觉,要意识到叙事的边界和它给历史学造成的局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就是我们所叙述的一切”表明叙事能建立个体对群体的认同。B.“我们就是我们的历史”表明了历史学有着实现社会认同的价值。C.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运用了虚构与想象的方法。D.叙述者因种种因素造成的“历史事实”的差异性是可以得到统一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7 小题,共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2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特
严。讼者,抶不过十。诸所催科,预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落。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甃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数遣中.贵.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
无所扰。岁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
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尝曰:
“即天子布大惠,安能人人蠲租赐复,第在吾曹酌缓急而已。”久之,与应天府尹不合, 为巡抚所劾,吏部尚书熊浃知其贤,特留之。
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郞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洩以入海,而不侵田,
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时工部尚书赵文华视师东南,道河上。九思不出迎,遣一吏赍牒往谒,文华嫚骂而去。会迁高州知府。文华归,修旧怨,与吏部尚书吴鹏合谋构之,遂坐九思老,致仕。句容民为建祠茅山。九思家居二十二年,年八十五,抱疾,抗手曰“茅山迎我”,遂卒。子贞明,自有传。
(选自《明史·徐九思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B.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C.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D.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嘉靖,明朱厚熜(世宗)年号。年号是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B.知县,官名。知县之名始于唐,历经宋明,清代沿用,为正五品官员。 C.中贵,即中贵人。帝王所宠幸的近臣,后专指显贵的侍从宦官。 D.工部,古代官署名。封建时代中央官制六部之一,掌管营造工程事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徐九思执政有方,宽严有别。对孤苦无依的平民体恤有加,对强横狡猾的不法之徒严惩不贷。
B.徐九思心系民生,敢做敢为。动用库银用于中贵醮神,减轻百姓负担;以平价卖掉一半粮食补偿财政,用另一半救济饥民。
C.徐九思积极有为,造福一方。节省公费用于修路,方便行旅;建造减水桥,连通漕河、盐河,解决了当地长年的旱涝之忧。
D.徐九思为人方正,不阿谀奉承。工部尚书视师东南,取道河上,他不肯出迎, 只是派遣下属官员前去谒见。
3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为巡抚所劾,吏部尚书熊浃知其贤,特留之。
(2)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忆钓舟 吴融①
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叶垂纶几溯沿。后浦春风随兴去,南塘秋雨有时眠。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乱烟。回首无人寄惆怅,九衢尘土困扬鞭②。
[注] ①吴融(?—903):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隐居茅山西。唐昭宗龙纪元年
(889)进士,历官侍御史、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②九衢:繁华的街市。尘土:指尘世,尘事。
8.简要赏析颈联。(5 分)
9.尾联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这样描写有何作用?请作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以“金”“璧”描写水中月光、月影的两句是“ , ”。
(2)《诗经·氓》中,写到兄弟讥笑的两句是“ , ”。
(3)李商隐《锦瑟》中,写到“珠”“玉”的两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4 小题,共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父亲的细叶芒 马淑敏
①父亲一生都在与草战斗。
②父亲的这场战争漫长而持久,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和精神。与堂吉诃德同风车对抗相比,父亲更像一个强者,因为他拥有机车和锋利的铧犁,这些工具可以轻易将蓬勃的一望无际的草斩尽。但是,所谓的胜利不过是一年的事,无论用多么沉重的链轨碾压, 用多么锋利的铧犁切割,次年,只要春风拂过,草儿便悄无声息地穿透结实的泥土一丛
4
丛一蓬蓬地生长起来,它们蓬勃有力无所顾忌,甚至用柔软的身躯铺满停放机车的场院, 向链轨和铧犁示威。
③春天的早晨,空气尚且凌冽,面对一夜间怒放在链轨缝隙间的一株红灿灿的野蒜花,父亲坐下来,燃起一支烟,静静地和它对视。我伸出的手被父亲按住,他说,让它再长一会儿吧。几分钟后那朵花儿别在我辫梢儿,父亲和他的机车隆隆奔向原野。是的, 是原野。
④为了彻底打败无边无际的野草,父亲在砍断野草的地方种上黄豆和玉米,他希望春风像呵护野草一样把黄豆和玉米撒得漫山遍野,荒山野岭都挂满粮食,那样,就没有人再挨饿。
⑤父亲离开我的很多年里,闭上眼睛,常常看到父亲和他的机车驰骋在荒野,像一只蚂蚁,一口一口啃噬茂密的野草,每一口都艰辛无比。
⑥每年春天,我们的家跟在父亲机车后面移动,父亲的战场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每一个新家的篱笆角落必定长出一蓬细叶芒,细叶芒很快填满篱笆缝隙,抢走母亲种下的南瓜或者豆角的养分,直到南瓜和豆角枯萎。父亲不介意母亲的抱怨,带着我们在房子后面重新栽上一排豆角南瓜。父亲很坦然,吃终归是要吃的,草该养还是要养的。
⑦父亲与草的战争持续了一生,他没有打败草,这是他引以为骄傲的。与我们理解的胜利不同,父亲说,原野是草的家园,人类是掠夺者。和堂吉诃德与风车的搏斗相比, 父亲对野草更多的是怜惜,这低微的为生而死为死而生生生不息的野草,为他提供了一份切实的赖以生存的职业,在他活着的时光中,除了机车,野草是贴紧父亲的最真切的生命。
⑧细叶芒,是父亲家乡的草,一个跟野草博弈半生的人,对故乡最深切的思念竟然还是野草。当然,不止野草,父亲念念不忘的故乡还有黄河吕剧、阿胶和曹植。
⑨我对父亲的故乡充满了好奇。若干年后,我第一次走进父亲的故乡,太阳照在细长的胡同中,照在红色黄色的大门上,照在一张张被时间细细雕刻过的脸上,他们眉头的皱纹眼角的笑意如此熟悉,仿佛昨日我才离开。站在父亲无数次描述过的他来来回回进出的胡同口,那些掀起过他帽子的风钻进我衣内,抚摸着我凉森森的皮肤,我,突然泪雨滂沱,那一刻,“故乡”不再是两个汉字,她变得真实并有了切实的温度。
⑩秋风催果黄,石榴引燕回。
⑪在黄河的湿润中干旱,意想不到的气候生长出意想不到的植物,不止父亲这样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人懂得随遇而安,植物更懂得生存之道,涝亦活旱亦旺,细叶芒把自己活成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⑫细叶芒于父亲是生活,于我是一道风景。东阿王曹植的领地至今仍是一座县城,
这座小城建有世界唯一的一家阿胶博物馆。企业的博物馆内无非放些阿胶的来龙与去
5
脉,历史与荣誉,令人惊叹的是博物馆旁一丛丛黄灿灿的细叶芒,是细叶芒在微风中那份岁月静好的安详。
⑬没过胸口的细叶芒与一日浓过一日的银杏大道上的秋叶两两相望,落向地面以及被秋风卷到细叶芒根处的银杏叶不动声色地将灰色石板路铺成一条金光大道。夕阳西下,迎着夕阳伫立在这条路的一端眺望,只是眺望,哪怕将自己眺望成一尊雕像也不忍踏入——仿佛踏进去就碎了夕阳,碎了叶子,碎了细叶芒的好梦。
⑭后面的人推开我们,走进细叶芒覆盖的石板路。他们身后,被 37 度体温撞开的叶子们迅速合拢紧紧靠在一起,难怪细叶芒还有另一个名字——拉手笼。也许,在细叶芒的时光隧道中,瞬间就是久别,再次相见需要更多的相拥补偿彼此,就像曹植,需要用一生思念与宓妃一见钟情的瞬间,就像父亲,将一根野草相思成故乡。
6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有删改)
8
A.文章用堂吉诃德与风车较量的故事来衬托父亲与野草之间的独特关系。 B.文章②自然段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野草蓬勃生长的情形。C.文章中描写父亲制止“我”摘野蒜花的细节,表现了他对“我”的父爱。D.文章中父亲又割草又养草,表明了他对野草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 E.文章用细叶芒的别名“拉手笼”表达了“我”对父亲、故乡的特殊情感。
12.文章⑩自然段“秋风催果黄,石榴引燕回”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6 分)
13.如何理解文中“父亲与草的战争持续了一生,他没有打败草,这是他引以为骄傲的” 这句话的含义?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
14.如何理解“细叶芒”这一意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 5 小题,共 20 分)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 有它的征兆。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 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幸福不喜欢 ,常常在平淡中降临。贫困中 的一块糕饼,困苦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片温馨的字条……这都是 的幸福! 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暗淡中愈发熠熠夺目。
A.光彩夺目
炫异争奇
患难之交
价值连城
B.光彩夺目
喧宾夺主
患难之交
千金难买
C.轰轰烈烈
喧宾夺主
相濡以沫
价值连城
D.轰轰烈烈
炫异争奇
相濡以沫
千金难买
8
16.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保供水安全,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首要任务。东、中线通水以来,在京津冀豫鲁 40 多个大中型城市,已成为主力水源,黄淮海平原地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1 个亿左右。
A.东、中线通水以来,在京津冀豫鲁 40 多个大中型城市,南水已成为主力水源,
黄淮海平原地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1 个亿左右。
B.东、中线通水以来,南水在京津冀豫鲁 40 多个大中型城市,已成为主力水源,
黄淮海平原地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1 个亿左右。
C.东、中线通水以来,在京津冀豫鲁 40 多个大中型城市,南水已成为主力水源,
黄淮海平原地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1 个亿。
D.在京津冀豫鲁 40 多个大中型城市,东、中线通水以来,南水已成为主力水源,
黄淮海平原地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1 个亿。
17.下面是某公司一则海报的片段,横线处为需要补出的词语。依次补出的词语用语准确并与海报语体风格一致的一项是(3 分)
新年将至,为 广大员工的辛勤工作,公司定于 2018 年 12 月 30 日举行新年
晚会暨抽奖活动。为 现场气氛,公司拨出专款购买了 的奖品。欢迎广大员工 。
A.感恩 活跃 丰硕 光临
B.感恩 提高 丰富 莅临
C.感谢 活跃 丰富 光临
D.感谢 提高 丰硕 莅临
18.仿照示例造句。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一致,语意相连。(5 分) 示例:善念止于想法,好比风中之烛,忽明忽暗,不可长放光明。
善念施于行动, 。
19.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有些人却又太爱说话了, ① ,而且不许别人多说。这样,就变成了抢说。喜欢抢说的人常常叫人家让他说完,其实看他那滔滔不绝的样子,若等他说完真是待河之清!这种人似乎把说话看做一种很大的权利, ② ,不肯让人家利益均沾。偶然遇着对话的人也喜欢抢说,就弄成了僵局。 ③ ,大家都只管说,不肯听, 于是说话的意义完全丧失了。
9
五、作文(6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时候,家里用柴火烧饭。柴是湿的,常常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我问奶奶湿柴烧起来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响声呢?奶奶随口一句:“火小的,声音都大。”
有一次,与朋友顺江而行。江面宽阔,江水波涛滚滚;越往下行,江面越窄,江水反而平缓起来,没有了那份湍急。问朋友,朋友甩出一句“这儿水深呗”。
一天,父亲要我在木头堆中选一段好木料做桌面,我挑了一段又大又直的木头。父亲拿过去掂了掂,说“这木头不结实”。我问,你怎么知道?父亲扔下一句“结实的木头分量重”。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0

2021语文试卷-(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wutang
  • 文件大小254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