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第4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4-第4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是由【zhimensh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4-第4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4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能解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问题.
2.了解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及原因.
3.了解离心运动及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知道离心运动的应用及危害.
一、火车转弯
1.火车在弯道上的运动特点
火车在弯道上运动时做圆周运动,具有向心加速度,由于其质量巨大,因此需要很大的向心力.
2.转弯处内外轨一样高的缺点
如果转弯处内外轨一样高,则由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提供向心力,这样铁轨和车轮极易受损.
3.铁路弯道的特点
(1)转弯处外轨略高于内轨.
(2)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不是竖直向上的,而是斜向弯道的内侧.
(3)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与火车所受重力的合力指向轨道的圆心,它提供了火车以规定速度行驶时的向心力.
二、汽车过拱形桥
1.汽车过凸形桥
汽车在凸形桥最高点时,如图甲所示,向心力Fn=mg-FN=,汽车对桥的压力FN′=FN=mg-,故汽车在凸形桥上运动时,对桥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2.汽车过凹形桥
汽车在凹形桥最低点时,如图乙所示,向心力Fn=FN-mg=,汽车对桥的压力FN′=FN=mg+,故汽车在凹形桥上运动时,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的重力.
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1.向心力分析:宇航员受到的地球引力与座舱对他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mg-FN=m,所以FN=mg-m.
2.完全失重状态:当v=时,座舱对宇航员的支持力FN=0,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四、离心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切线飞出或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原因:向心力突然消失或合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3.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1)应用:离心干燥器;洗衣机的脱水桶;离心制管技术.
(2)防止:汽车在公路转弯处必须限速行驶;转动的砂轮、飞轮的转速不能太高.
思维辨析
(1)车辆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
(2)车辆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所受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
(3)车辆在“内低外高”的路面上转弯时,受到的合力可能为零.(  )
(4)车辆按规定车速通过“内低外高”的弯道时,向心力是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的.(  )
(5)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重,加速行驶时大于车重.(  )
(6)汽车在拱形桥上行驶,速度小时对桥面的压力大于车重,速度大时压力小于车重.(  )
提示:(1)× (2)√ (3)× (4)√ (5)× (6)×
基础理解
(1)同一辆汽车先后经过凹形区域和凸形区域,在哪一区域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更大?
(2)①空间站中的物体为什么能飘浮在空中?
②空间站中的宇航员为什么躺着与站着一样舒服?
③我为什么能在空间站做“水球”实验?
提示:(1)经过凹形区域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更大
(2)空间站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火车的弯道问题
问题导引
火车在铁轨上转弯可以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重力G与支持力FN的合力F是使火车转弯的向心力.
请思考下列问题:
(1)火车转弯处的铁轨有什么特点?火车受力如何?运动特点如何?
(2)火车以规定的速度转弯时,什么力提供向心力?
(3)火车转弯时速度过大或过小,会对哪侧轨道有侧压力?
[要点提示] (1)火车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由于外轨高于内轨,火车所受支持力的方向斜向上,火车所受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可以提供向心力;火车转弯处虽然外轨高于内轨,但火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中心的高度不变,即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即火车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均沿水平面指向圆心.
(2)火车以规定的速度转弯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3)火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会对轨道外侧有压力,速度过小会对轨道内侧有压力.
【核心深化】
1.火车在弯道上的运动特点
火车在弯道上运动时实际上是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由于其质量巨大,需要很大的向心力.
2.转弯轨道受力与火车速度的关系
(1)若火车转弯时,火车所受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所示,有mgtan θ=m,则v0=,其中R为弯道半径,θ为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tan θ≈),v0为转弯处的规定速度.此时,内外轨道对火车均无侧向挤压作用.
(2)若火车行驶速度v0>,外轨对轮缘有侧压力.
(3)若火车行驶速度v0<,内轨对轮缘有侧压力.
关键能力1 火车转弯的分析
 (2019·山东菏泽高一检测)有一列重为100 t的火车,以72 km/h的速率匀速通过一个内外轨一样高的弯道,轨道半径为400 m.(g取10 m/s2)
(1)试计算铁轨受到的侧压力大小;
(2)若要使火车以此速率通过弯道,且使铁轨受到的侧压力为零,我们可以适当倾斜路基,试计算路基倾斜角度θ的正切值.
[解析] (1)v=72 km/h=20 m/s,外轨对轮缘的侧压力提供火车转弯所需要的向心力,所以有:
FN=m= N=1×105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铁轨受到的侧压力大小等于1×105 N.
(2)火车过弯道,重力和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正好提供向心力,如图所示,则mgtan θ=m.
由此可得tan θ==.
[答案] (1)1×105 N (2)
解答火车转弯问题的两个关键
(1)合外力的方向:火车转弯时,火车所受合外力沿水平方向指向圆心,而不是沿轨道斜面向下.因为,火车转弯的圆周平面是水平面,不是斜面,所以火车的向心力即合外力应沿水平面指向圆心

(2)规定速度:火车轨道转弯处的规定速率一旦确定则是唯一的,火车只有按规定的速率转弯,内外轨才不受火车的挤压作用.速率过大时,由重力、支持力及外轨对轮缘的挤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速率过小时,由重力、支持力及内轨对轮缘的挤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关键能力2 汽车转弯的分析
 (多选)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v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高于vc,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c 的值变小
[解析] 汽车以速率vc转弯,需要指向内侧的向心力,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说明此处公路内侧较低外侧较高,选项A正确.车速只要低于vc,车辆便有向内侧滑动的趋势,但不一定向内侧滑动,选项B错误.车速高于vc,由于车轮与地面有摩擦力,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选项C正确.根据题述,汽车以速率vc转弯,需要指向内侧的向心力,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没有受到摩擦力,所以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转弯时vc的值不变,选项D错误.
[答案] AC
【达标练习】
1.(2019·河北石家庄期末)某段水平公路转弯处弯道所在圆半径为40 m,,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10 m/s2,汽车转弯时不发生侧滑的最大速率为(  )
A.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
解析:,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有:μmg=m,解得汽车转弯时不发生侧滑的最大速率
v== m/s=10 m/s,故B正确,A、C、D错误.
2.(2019·河南南阳期末)为了行驶安全和减少对铁轨的磨损,火车转弯处轨道平面与水平面会有一个夹角.若火车以规定的速度行驶,则转弯时轮缘与铁轨无挤压.已知某
转弯处轨道平面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α,转弯半径为R,规定行驶速率为v,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v=gRtan α B.v=gRsin α
C.v= D.v=
解析::
在转弯处火车按规定速度行驶时,火车所需要的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有:F合=mgtan 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tan α=m,解得火车规定行驶速度为:v=,故D正确.
 汽车过桥问题与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核心深化】
1.汽车过桥问题
(1)向心力来源
汽车过凹凸桥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其合力提供向心力.
(2)汽车过凹凸桥压力的分析与讨论
若汽车质量为m,桥面圆弧半径为R,汽车在最高点或最低点速率为v,则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情况讨论如下:
汽车过凸形桥
汽车过凹形桥
受力分析
指向圆心
为正方向
G-FN=m
FN-G=m
FN=G-m
FN=G+m
牛顿
第三定律
F压=FN=G-m
F压=FN=G+m
讨论
v增大,F压减小;
当v增大到时,
F压=0
v增大,F压增大

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飞船、空间站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1)质量为M的航天器在近地轨道运行时,航天器的重力提供向心力,满足关系:Mg=M,则v=.
(2)质量为m的航天员:航天员的重力和座舱对航天员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满足关系:mg-FN=.当v= 时,FN=0,即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航天器内的任何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关键能力1 汽车过桥问题
 (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一辆小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90 m的拱桥.当汽车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没有压力而腾空,g=10 m/s2,则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为(  )
A.90 m/s B.30 m/s
C.10 m/s D.3 m/s
[解析] 汽车经过桥顶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车对桥恰好没有压力而腾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桥对车的支持力为零,即N=0
即汽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完全由其自身的重力提供,有:F=G=m
解得:v== m/s=30 m/s,故B项正确.
[答案] B
关键能力2 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多选)航天飞机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关于航天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航天员受到的重力消失了
B.航天员仍受重力作用,重力提供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C.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D.航天员对座椅的压力为零
[解析] 航天飞机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依然受地球的吸引力,而且正是这个吸引力提供航天飞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航天员的加速度与航天飞机的相同,也是重力提供向心力,即mg=m,选项A错误,B正确;此时航天员不受座椅弹力,航天员对座椅的压力为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D正确,C错误.
[答案] BD
【达标练习】
1.(多选)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飞船内可以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在飞船内可以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的气压
C.在飞船内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D.在飞船内将重物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但重物仍受地球的引力
解析:,此时放在天平上的物体对天平的压力为0,因此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A错误;同理,水银也不会产生压力,故水银气压计也不能使用,B错误;弹簧测力计测拉力遵从胡克定律,拉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C正确;飞船内的重物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并不是不受重力,而是重力全部用于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D正确.
2.(2019·北京石景山区期末)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如图所示,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
A.汽车对凹形桥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
B.汽车对凹形桥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C.汽车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汽车的速度越大,对凹形桥面的压力越大
解析:-mg=m,解得:N=mg+m,可知汽车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的重力,故A、B错误;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N-mg=man,所以汽车的向心加速度不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故C错误;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N-mg=m,解得:N=mg+m,所以汽车的速度越大,对凹形桥面的压力越大,故D正确.
 离心运动
问题导引
链球比赛中,高速旋转的链球被放手后会飞出(如图甲所示);雨天,当你旋转自己的雨伞时,会发现水滴沿着伞的边缘切线飞出(如图乙所示).
(1)链球飞出后受什么力?
(2)你能说出水滴沿着伞的边缘切线飞出的原因吗?
(3)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要点提示] (1)重力和空气阻力.
(2)旋转雨伞时,雨滴也随着运动起来,但伞面上的雨滴受到的力不足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雨滴由于惯性要保持其原来的速度方向而沿切线方向飞出.
(3)物体受到的合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核心深化】
对离心运动的理解
(1)物体做离心运动的原因:提供向心力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合外力不能提供足够的向心力.
注意:物体做离心运动并不是物体受到离心力作用,而是由于合外力不能提供足够的向心力.所谓“离心力”实际上并不存在.
(2)合外力与向心力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F合=mrω2或F合=,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即“提供”满足“需要”.
②若F合>mrω2或F合>,物体做半径变小的近心运动,即“提供过度”,也就是“提供”大于“需要”.
③若0<F合<mrω2或0<F合<,则合外力不足以将物体拉回到原轨道上,而做离心运动,即“需要”大于“提供”或“提供不足”.
④若F合=0,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是摩托车比赛转弯时的情形,转弯处路面常是外高内低,摩托车转弯有一个最大安全速度,若超过此速度,摩托车将发生滑动.关于摩托车滑动的问题,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摩托车一直受到沿半径方向向外的离心力作用
B.摩托车所受外力的合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
C.摩托车将沿其线速度的方向沿直线滑去
D.摩托车将沿其半径方向沿直线滑去
[解析] 摩托车受重力、地面支持力和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没有离心力,A项错误;摩托车正常转弯时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等于向心力,如果向外滑动,说明提供的向心力即合力小于需要的向心力,B项正确;摩托车将在沿线速度方向与半径向外的方向之间做离心曲线运动,C、D项错误.
[答案] B
 (多选)(2019·四川乐山期末)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筒壁的
B.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
C.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
D.水会从筒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的向心力很大
解析:,衣物做离心运动而甩向桶壁,故A正确;F=ma=mω2R,ω增大会使向心力F增大,而转筒有洞,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水滴就会被甩出去,增大向心力,会使更多水滴被甩出去,脱水效果会更好,故B正确;中心的衣服,R比较小,角速度ω一样,所以向心力小,脱水效果差,故C正确;水滴依附的附着力是一定的,当水滴因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于该附着力时,水滴被甩掉,故D错误.
 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
【核心深化】
两类模型的分析

4-第4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imenshu
  • 文件大小1.56 M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