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科学教案[合集7篇] 】是由【森森】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科学教案[合集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科学教案[合集7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异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爱好,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探讨各种自然现象,并找寻相应答案的学科。
视察、试验、思索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更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学问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试验和视察
视察和试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试验又是进行科学探讨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试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试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非常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匀称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裂开。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运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视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视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改变。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试验室的主要热源。运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短暂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相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视察起先。首先要有正确的视察看法,不能为了视察而视察,要明确视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视察试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试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视察——干脆视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牢靠的推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视察,做出精确的推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视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视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依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运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驾驭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运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运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视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运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索: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楚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留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索: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精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精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确定的。依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别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登记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松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
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lcc=lcm3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干脆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假如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干脆测量。
在运用量筒和量杯时应留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视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心最低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但是光凭感觉来推断物体的温度凹凸简单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凹凸,这时须要借助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匀称。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在运用液体温度计时,要留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
到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马上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 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体温计是一类特别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从35℃~42℃。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改变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改变。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殊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运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如电子温度计、金属温
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五、质量的测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哟接触到大量的物体,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确定的。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
质量具有以下属性: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单位还有吨,符号t;克,符号g;毫克,符号mg。
它们之间的换算是:
1吨=1000千克 I千克=1000克=106毫克
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 1两=50克
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试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了解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
分度盘 指针 托盘 横梁 横梁标尺 游码 珐码 底座 平衡螺母
运用托盘天平常要留意以下事项:
(1)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整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心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心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摇摆。
思索: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整平衡螺母?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外)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里)调。
(3)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整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不行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干脆放在天平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4)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
思索:假如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将上述公式变为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求解。
六、时间的测量
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能用来测量时间。古时,人们常用日晷、燃香、
沙漏等方法来计时。现在人们常用钟、表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时间的主单位是秒,单位符号是s 。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时、天、月、年。
时间的基本换算关系是:
1天=24小时 l小时=60分钟=3600秒
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指的是时间的一个点,如10:00;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如课间休息10分钟。
试验室中常用来计时的工具是停表,有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30秒),并将它们相加。。
七、科学探究
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揣测和假设——制定安排——获得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沟通
能完成简洁的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
科学教案 篇2
不倒翁是孩子们平常比较熟识、又简单见到的一种玩具,在不倒翁的一次次被扳倒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经常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孩子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但是对于不倒翁为什么不倒的缘由,或许孩子们从未想过。
从孩子的生活中找寻孩子的爱好点动身,我选择了本次活动,想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对不倒翁不倒隐私有所了解,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体,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觉、探究其中的隐私,找出不倒翁不倒的隐私,并制作简洁的不倒翁,让孩子们体验科学的魅力和胜利的喜悦之情。
1、主动探究不倒翁,发觉不倒翁不倒的隐私。
2、情愿参加活动,大胆尝试,敢于在集风光 前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不倒翁、图谱一份、ppt一个、材料人手一份、橡皮泥若干。
了解不倒翁不倒的缘由。
制作不倒翁。
一、猜谜导入
1、谜语导入:
——圆圆的身体左右摇,你推他来我推他,推来推去他不倒,小挚友们猜一猜?
2、出示不倒翁:
——了解不倒翁的本事。 好玩的谜语引入不倒翁,。
二、初步探究
1、探究不倒翁:
——知道不倒翁不倒的隐私。
2、了解不倒翁:
——出示不倒翁的结构图,知道不倒翁的两个要素。 通过分析不倒翁的材料和ppt动画片的资料,初步让幼儿知道如何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制作不倒翁。
三、幼儿操作
1、第一次操作:
假设1:不倒翁里面的橡皮泥没有粘住底部。
假设2:不倒翁里面的橡皮泥粘住底部但是没有站在中间。
2、其次次操作:
假设3:不倒翁里面橡皮泥要适中。 让幼儿自由操作,在操作中发觉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四、观赏作品
1、活动总结:
一个胜利的不倒翁他的底部要圆圆的,滑滑的,肚子里要有固定在中间适当的物品。
2、一起和不倒翁来跳舞。 总结不倒翁的原理,体验胜利的喜悦。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感受小汽车在不同斜坡上的下滑速度的不同。
活动过程
活动起先了,每天和乐乐、佳佳和宁宁各自组队,起先了斜坡开车的探究,每天拿着小汽车,放在斜坡的最高处,用力往下一滑,小汽车“嗖”的一下就滑到了桌面上,佳佳也拿着小汽车,放在在他们的斜坡上,松手,小汽车也顺当的滑到了桌子上,这时候,乐乐说:“,我们的快,你们的好慢哦!”宁宁不甘示弱:“不对,每天是用力让小汽车滑下去的,而我们是把小汽车放在斜坡上,让他自己滑的,你们用力的不算,要不我们再来比比,同时松手。”乐乐听了爽快的答应了,这次,乐乐和宁宁各自把小汽车放在了斜坡的最顶端,数“1、2、3”后两人同时松手,之间两辆小汽车同时顺当的向下滑,并到达了终点,宁宁说:“你看吧,我就说,我们要同时松手这样才能比出快慢,我们的斜坡是一样斜的,所以我们两辆汽车同时到达。”乐乐说:“那我们现在来比比不用力看谁的小汽车下滑速度快。”宁宁爽快的答应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之间两组人不停变换斜坡的斜度进行竞赛……
活动反思
活动中可看出,幼儿对科学探究还是相当感爱好的,由于阅历的缺乏,每个幼儿的科学探究实力都不同,就像第一个画面,每天是用力将小汽车向下滑,所以才让小汽车快速到达桌面,可是这一问题被宁宁发觉了,宁宁说要在同一高度同时松手这样比才公允,因此在其次次操作的时候每天与宁宁同时松手,发觉结果两辆小汽车的下滑速度差不多,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们就不停变换斜坡的斜度进行比,这里也能看出两队小挚友对探究好玩的斜坡这一试验还是比较感爱好的,下次可供应些布、沙子等材料,让幼儿选择的空间更多,探究相同的汽车在不同材质的相同高度斜坡上下滑的速度是否一样。
2025年科学教案[合集7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